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与对氨基苯甲酸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H4L),并以此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Sm3+、Gd3+、Eu3+和过渡金属离子Mn2+、Fe3+组装得到系列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与结构表征的分析,配合物的组成为M(HL...  相似文献   

2.
新型稀土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11种新型的单水杨醛缩赖氨酸Schiff碱与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M(NO3)L]NO3(M=La,Nd,Sm,Eu,Gd,Tb,Dy,Ho,Er,Tm,Y;HL=C13H18N2O8,N-亚水杨基-6-氨基赖氨酸).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中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6.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的三足配体三[(6-甲基-2-吡啶甲酰胺氮氧化物)乙基]胺及其5种稀土离子配合物(Sm,Eu,Gd,Tb,Dy).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电导分析、红外光谱、1HNMR谱、MS谱、差热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L(H2O)2(NO3)2]NO3·2O(RE=Sm,Eu,Gd,Tb,Dy),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稀土与间硝基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phen.nH2O(n=0,1)和REL3bipy.K.nH2O(n=2,4,).并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2O3∶Eu3+,Gd2O3∶Yb3+与Gd2O3∶Eu3+,Yb3+荧光粉,对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且进行了样品的物相表征.结果表明,Yb3+在高掺杂浓度下存在浓度猝灭,Eu3+可以通过共合作能量传递过程和交叉弛豫过程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临近的一对Yb3+离子.Gd2O3∶Eu3+,Yb3+在Eu3+的特征激发峰314 nm激发时,可以产生550~750 nm的Eu3+的特征发射和900~1100 nm的Yb3+近红外特征发射两个波段光谱.制备的Gd2O3∶Eu3+,Yb3+荧光粉可以将硅太阳能电池吸收较弱的300~550 nm的高能光子转换为两个响应较好的近红外光子.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个系列稀土掺杂铕-1,3-双[3-(4-甲基苯基)-3-氧代丙酰基]苯(L)-邻菲咯啉(phen)三元配合物(EuxRE1-x)2 (L)3(phen)2(RE=La,Y,Gd;x=1.0,0.9,0.8,0.7,0.6,0.5,0.4,0.3,0.2,0.1).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各配合物系列进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La3+,Y3+和Gd3+对Eu3+离子均有荧光增敏作用,其荧光增敏顺序为Gd3+>La3+>Y3+.表1,参17.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6种稀土硝酸盐与4',5'二溴苯并-15-冠-5(L)的新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NO3)3·L(RE=La-Nd)和RE(NO3)3·L·CH3CN·2H2O(RE=Sm,Eu),并进行了IR,UV,TG-DTA,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等性质表征,探讨了冠醚苯基上引入双取代基后对稀土离子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1′-二(三氟甲酰丙酮基)二茂铁稀土螯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醋酸钠存在下.三价稀土氯化物与1,1′—二(三氟甲酰丙酮基)二茂铁(H_2L)反应得到螯合物(HL)_3 M·_xH_2O.当 M=Y,La,Tb,Nd 和 Ce 时 x=3;当 M=Pr,Sm,Eu,Gd,Dy,Ho,Er,Tm,Yb 和 Lu 时 x=5.由元素分析及 IR 光谱确定了螯合物的组成.UV 光谱在285,333.5和489nm 处有三个吸收带.TGA 和 DSC 表明螯合物在75~200℃之间失水,在285℃左右开始放热分解.文中做了(HL)_3 M·_xH_2O(M=La,Eu 和 Lu)的 HNMR 谱,对(HL)_3Eu 作为化学位移试剂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铕(钆、钇)-均苯三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稀土掺杂的均苯三甲酸铕系列发光配合物Eu1-xLnxBTC·0.5H2O(Ln=Gd,Y;x=0,0.1,0.3,0.5,0.7,0.9),通过元素分析及化学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Gd3 ,Y3 对发光的Eu3 均有荧光增敏作用,且Y3 的作用强于Gd3 .当n(Ln3 ):n(Eu3 )=7:3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在593nm处Eu0.3Gd0.7BTC·0.5H2O和Eu0.3Y0. 7BTC·0.5H2O的荧光强度分别为纯铕配合物的1.62和1.96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稀土元素(RE=Tb,Eu,Sm)与对硝基苯乙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bipy.2H2O,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COO-的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同时这一点也被自由配体和配合物的UV谱所证实。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2O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2O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2O2S相同,为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Gd2O2S:Eu3+,Si4+,Ti4+的激发光谱呈250~400 nm宽带状,激发光谱主峰位于365 nm;发射光谱为线状光谱,归属于Eu3+的5DJ(J=0,1)→7FJ(K=0,1,2,4)跃迁.最强的发射峰为627 nm和617 nm,均属于5D0→7F2跃迁,且627 nm的发射峰明显远强于617nm,显示出纯正的红色发光;并且Si4+和Ti4+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延长样品Cd2O2S:Eu3+的余辉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N-乙酰甘氨酸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分别制备了La3+、Pr3+、Nd3+、Sm3+以及Eu3+五种稀土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FTIR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运用RAMAN光谱研究了具有摩擦发光性能的铕配合物的室温和低温的发光光谱。实验表明,在氩离子激光器照射下铕配合物发红光,最强发射峰为613 nm,表现为Eu3+的特征荧光。且该配合物摩擦时会发出与该稀土离子的荧光颜色相同的红色亮光。  相似文献   

13.
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合成钐、铕的二元配合物,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钐、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分析确定其通式为REY32H2O、REY3phen(RE=Eu,Sm;Th=3-噻吩乙酸根,phen=邻菲啰啉)后,测定4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及TG-DTG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对稀土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增强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并且三元配合物热稳定性比二元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稀土配合物Sm(Hacac)2HAA和Sm0.5Eu0.5(Hacac)2HAA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成,探讨了它们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Sm(Hacac)2HAA和Sm0.5Eu0.5Hacac)2HAA的均发出Sm3+的特征光谱,发射峰在647 nm;Eu3+的掺入提高了配合物Sm0.5Eu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Eu(Ⅲ)-配合物的共发光与其结构的关系,合成了Eu (Ⅲ)/Gd (Ⅲ)与2-噻酚三氟乙酰丙酮(HTTA)、对苯二甲酸(TPA)和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系列配合物,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这些配合物进行表征.共发光Gd3 离子对Eu(Ⅲ)-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效果非常明显,其共发光效果与结构的关系是:网状多核配合物Eu2(1-x)Gd2x(TPA)3Phen2 > 链状多核配合物Eu1-xGdx(TPA)(TTA)Phen >单核配合物Eu1-xGdx(TTA)3Phen.荧光增强的机理可从配合物的单核和多核结构获得解释,异多核配合物Eu1-xGdx(TPA)(TTA)Phen与 Eu2(1-x)Gd2x(TPA)3Phen2分子内能量传递比异单核配合物Eu1-xGdx(TTA)3Phen分子间能量传递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DMol3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Cu2+,Fe2+,Mn2+与壳聚糖中3种不同化学环境氧原子的相互作用.初始结构采用悬式模型(pendantmodel),利用竞争配位法设计了H2O和OH-分别与Cu2+相互作用形成六配位、与Fe2+和Mn2+相互作用形成七配位的中性络合物.9个初始结构在GGA水平上,利用非对称限制法、自旋非限制法及BLYP/DND法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u2+,由于Jahn-Teller效应,其络合物为四配位;Fe2+和Mn2+主要形成五配位或四配位的络合物;壳聚糖中只有C3位上的羟基O3′能与3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非水介质中由轻稀土高氯酸盐与配体三甘双酰氮甲基苯胺(L)形成的6种具有稀土特征颜色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Ln(L)2(H2O)n](C1O4)3(Ln=La,Pr,Nd,Sm时,n=2;Ln=Eu,Tb时,n=1;不包括Pm),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L表现为四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