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学习曲线与传统的分段方法结合起来,既克服了分段法中不考虑涫产效果的缺陷,又克服了学习曲线中不能灵活调整的缺陷,形成两种方法的优点叠架。用学习曲线测算井段的钻井时间,其前提条件是:各井段的钻头选型基本相同,井段直径相同,所窗帘莛的地层相同。  相似文献   

2.
学习曲线常用于中短期的经营规划中,国外已开始将其用于钻井周期测算.用塔里木油田两个区块的预探井、评价井和生产井的实际资料,分析了学习曲线在石油钻井中的运用条件.普通学习曲线的运用条件为“五个相同”,即区块、井别、井型、目的层和井深相同,并用实际资料计算验证,计算误差不超过5%,效果良好.鉴于同一区块中井别、井型、目的层相同的井,通常井深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只满足前面四个条件,使学习曲线的运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提出了以钻时指数曲线与普通学习曲线相结合的修正公式,扩大了学习曲线的运用范围.实例计算误差小于20%,比现行的计算误差低.用实例求出了其学习率及其相应参数.提出了对学习效果的双赢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测算钻井周期时,常用分段计算和汇总相加的办法。由于其中未考虑学习效果,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用普通学习曲线测算可使差异减小,但其应用条件是要求各井的情况相同,这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满足。文章提出了在井深不同的条件下,对普通学习曲线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正公式。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说明该方法正确可行,从而扩大了钻井学习曲线的运用范围,为钻井周期的测算提供了新的手段,并能带来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提取蔚蓄总黄酮的微型化学实验法(恒压分液漏斗)与常规实验法(超声波、索氏提取器)比较,实验证明微型化学实验法与常规实验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使用试剂量小、污染小、省时间.适合选做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化学实验.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微型化学实验法提取蔚蓄总黄酮,测得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96%,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5.
钢液气化脱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600℃,常压Ar气氛下,向钢液中分别加入NH4Cl及(NH4)2C2O4,将400g钢水含铜量从0.5%,分别降至0.31%及0.38%仅用脱铜剂0.7 ̄0.8g,然而,如果不降低体系的压力,在相同条件下用铵盐脱铜很难将铜含量降至0.30%以下。  相似文献   

6.
将108只29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1、2、3组,1组为对照组),每组36只,饲喂3种不同处理的日粮6周(各组分别含甜菜碱0、100、200mg/kg),测定每组鸡的饲料消耗、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试验期末每组随机取鸡蛋30杖,分别测定蛋壳厚度、蛋壳灰分含量及哈夫单位。结果表明:3组的产蛋率、产蛋量分别比1组提高9.9%和9.5%(P<0.01),料蛋比降低8.2%(P<0.01),而2组与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平均蛋重和蛋壳厚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哈夫单位2组和3组分别比1组高1.1%和1.8%(P<0.0s),蛋壳灰分含量分别比1组高1.3%和1.0%(P<0.05),表明蛋壳矿物质沉积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相似文献   

8.
脂肪族聚碳酸酯聚氨酯的静电纺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体积比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混合溶剂用于生物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静电纺丝,扫描电镜结果发现,当DMF在混合溶剂中所占的体积分数高于75%时,容易形成珠丝结构薄膜;而当DMF体积分数为50%时,可得到无珠丝的均匀纤维结构薄膜'-3静电电压介于15~20kV时,所得纤维直径大于1000nm;而当电压介于20-32kV时,形成的纤维直径在420—720nm之间,纤维分布较为均匀.聚碳酸酯聚氨酯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10%时,易形成珠丝结构,而提高其浓度,珠丝现象消失.当聚碳酸酯聚氨酯质量分数大于12%时,所得纤维平均直径较大(1840nm).溶液体积流率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呈线性正比关系,所考察的最小体积流率为0.3mL/h,可得到均匀纤维,其平均直径为420nm.  相似文献   

9.
选择57 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2 组,采用凝血酶制剂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31 例,显效率为93 .5 % ,平均止血时间(1 .34 ±0 .63) d;对照组26例,显效率为53 .8 % ,平均止血时间(3 .22 ±0 .52) d,2 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01) .  相似文献   

10.
水中27种有机磷农药GC/MS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GC/MS测定水中27种有机磷农残物的新方法.水样经液-液(正己烷)萃取后,在萃取液中加入正十二烷作保护剂,经低温浓缩的残留物用GC/MS联用仪以SIM方式测定.用此法不仅可同时对多种有机磷农残物进行定性与定量,而且对具有色谱峰重叠(即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不同组分也可进行分析和测定.该法对水样中0.05~10.00μg·L-1含量水平,其平均回收率在60.8±0.5%~130.3±3.4%之间,检限量为0.03~0.95μg·L-1.  相似文献   

11.
Focused on various BP algorithms with variable learning rate based on network system error gradient, a modified learning strategy for training non-linear network models is developed with both the incremental and the decremental factors of network learning rate being adjusted adaptively and dynamically. The golden section law is put forward to buil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work training parameters, and a series of data from an existing model is used to tram and test the network parameters. By means of the evaluation of network performance in respect to convergent speed and predicting precis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learning strategy can be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12.
地层压力随钻监测和预测技术是在钻进过程中利用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结果,对本井钻前的地震预测模型和结果进行修正。根据新修正的模型,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再预测,以此来提高地层压力的预测精度,为安全优质地完成钻井作业提供技术保证。如果上部井段已有测井数据,还可以用测井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校正。将该项技术应用在新疆巴楚地区琼003井,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地层压力监测和预测的精度,准确预报井下异常高压和复杂事故的发生,为现场钻井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监测公路桥梁健康状况从而保证车辆行驶桥面的安全性,基于毫米波雷达监测的桥梁挠度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与门控制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 GRU)组合的桥梁挠度预测模型。首先,获取高速公路大桥高精度挠度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在保留原始数据特征的基础上,修复部分噪声数据;其次,将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时间步长和特征数的三维数据,以桥梁挠度数据序列构造的输入矩阵作为输入层,经过CNN-GRU组合模型的密集连接层后,输出预测桥梁挠度值。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数据,利用均方根误差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 (mean absolute error, MAE)、平均百分比误差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进行预测效果验证。结果表明,CNN-GRU模型的精度更高:较于传统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在RMSE上提升了59.65%,MAE提升了61.30%;较于CNN-LSTM模型在RMSE上提升了2.48%,MAE提升了4.87%。其对于桥梁挠度极值及趋势的判断基本准确,可以作为桥梁健康状况预测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井网密度逐年加大,待钻井周围钻关注水井数量也相应增加。为了避免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事故,必然要对注水过程中不同井距、不同渗透率及不同注入时间等因素下单砂体内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对钻关距离和钻关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常见的单砂体内一注一采情况下的注水井供液半径数学模型,并绘制典型理论图版。根据所建数学模型,结合理论图版对现场实际多口井进行检验,所得预测压力系数与实际解释压力系数相对误差小于15.0%,为现场钻关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水平井水平段延伸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钻井液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平井循环压耗计算模型,分别对水平井总循环压耗和水平段环空压耗进行计算,进而求出了水平井水平段极限延伸长度值;对钻井液密度、钻井泵额定压力、岩屑床高度和钻井液排量对水平段水力延伸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平段水力延伸能力受钻井液密度、钻井泵额定压力、岩屑床高度和钻井液排量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为了提高深井水平井的延伸能力,应使用较低密度的钻井液;尽量保持较低的岩屑床高度;钻井液排量应尽量小。同时还认识到,深井水平井水力延伸能力主要受到钻井泵额定压力的制约。研发高额定压力的钻井泵,是提高深井水平井水力延伸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压力对深水钻井油基钻井液液柱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油基钻井液密度的测量结果 ,建立了温度、压力影响下的油基钻井液密度计算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热膨胀系数和弹性压缩系数 ,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钻井液密度值。模型计算的密度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 0 .3% ,平均相对误差为 0 .11%。利用该模型对深水钻井时不同条件下井眼内钻井液密度和液柱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深水钻井中 ,井眼内的钻井液密度通常大于井口钻井液密度 ;最大钻井液密度出现在海底泥线处 ;井眼内钻井液液柱压力的当量密度大于井口的钻井液密度。采用无隔水管钻井时的环空钻井液密度小于隔水管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欠平衡钻井工程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井底压力预测模型,比较了利用均匀流动方法(Guo Boyun模型)、经验公式方法(BeggsBrill模型、Orkiszewski模型、韩洪升和陈家琅模型)以及力学方法(HasanKabir模型和修正的Ansari模型)建立的三类欠平衡钻井稳定流动模型。利用FORTRAN90分别对6个模型进行了编程求解,模拟了欠平衡钻井过程的环空气液两相流动规律,预测了充气液欠平衡钻井的井底压力。并把模型预测结果和现场施工数据以及全尺寸试验井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分别指出了6个模型的预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用力学方法建立的修正的Ansari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欠平衡钻井井底压力设计的工程精度要求。推荐在欠平衡钻井工程设计中使用该方法,保证全过程的欠平衡钻井,实现欠平衡钻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确定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并维持钻井过程的井壁稳定成为制约南海海上油气开发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基于流花海域LH20-2油田各已开发井的声波时差及其他测井数据,利用Eaton法对该构造的孔隙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此外,对该地区地层的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随井斜角和方位角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了各井段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结果表明,油田孔隙压力分布范围在0. 98~1. 05 g/cm~3,处于正常压力系统内。并且得出,拟开发井直井段和水平段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依次是1. 07~1. 10 g/cm~3和1. 22~1. 25 g/cm~3。此研究可以为南海LH20-2油田拟开发井钻井液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Dopamine responses comply with basic assumptions of formal learning theory.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P Waelti  A Dickinson  W Schultz 《Nature》2001,412(6842):43-48
According to contemporary learning theories, the discrepancy, or error, between the actual and predicted reward determines whether learning occurs when a stimulus is paired with a reward. The role of prediction errors is directly demonstrat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learning is blocked when the stimulus is paired with a fully predicted reward. By using this blocking procedure, we show that the responses of dopamine neurons to conditioned stimuli was governed differentially by the occurrence of reward prediction errors rather than stimulus-reward associations alone, as was the learning of behavioural reactions. Both behavioural and neuronal learning occurred predominantly when dopamine neurons registered a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at the time of the reward.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analytical tests derived from formal behavioural learning theory provides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role of single neurons in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