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大,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也越来越重要。高校是中国网络发展的前沿阵地,因此在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应该从调整课程设置、打造“红色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教育者的网络素养水平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的发展,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章从“网络社会”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行,制定相应对策,使青年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阐释“互联网+红色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其中包括:掌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需求,建立“互联网+红色文化”的育人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目前,“互联网+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育碎片化现象严重、教育形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引导、网络运营水平不佳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推进党团云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种专属传播媒介、科学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和打造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等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维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将“易班”作为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利用“易班”的网络虚拟社区功能,可以有效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易班”在高校维稳中的有效工作机制可从预防机制、反应机制、恢复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充分认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主动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开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石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2):106-107
高校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是信息化浪潮的感应和推动。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不断增加,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除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外,还有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革新,它们映射到具体教学中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本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应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主导-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并提出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高校中外音乐史”网络课程在我国开设的现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高校中外音乐史”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设想等几方面入手,对我国“高校中外音乐史”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做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春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210-21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境界突破的同时,也“造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及存在的新问题而给其带来了现实困境。可以说,网络时代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到了“瓶颈”阶段。那么,如何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突破“瓶颈”而走上一个新台阶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新疆高校加强并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护国家安全、立德树人有着深远的意义。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成效显著,但就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推动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是优化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所具有的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既充实了高校德育的内容,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主导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教育方法受到冲击,使大量信息“垃圾”得以滋长,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更新德育理念,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建设网络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开辟“网络德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由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同创办的“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2000年12月26日上网开馆。它标志着上海教育信息化向资源共享、深度利用的高水平、实用性方向发展,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一个舆论场,以互联网为纽带连接起网民和公共议题。当前,网络舆论环境存在信息庞杂、舆论失序、群体极化、网络舆论依赖等现象。网络穿过象牙塔的“围墙”,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师德教育受到网络舆论环境的冲击,“网络舆论审判”影响师德失范惩处,师德监督中显现出网络舆论依赖现象,师德师风网络舆情考验着高校舆情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不仅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网络发展的新特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创新观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大思政课堂观”、“高校全员思想政治教育观”,把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培育和发展作为重要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展开,不能见物不见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双刃剑”,一些高校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成瘾,引发了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瘾、色情瘾等“网络性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此症,高校应防患于未然,加强网络道德、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成为网络主人。  相似文献   

17.
王健 《科技信息》2008,(22):7-7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学、加强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的大德育环境等措施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该文从国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设方法,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升级、创新以及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奚进 《科技信息》2012,(36):97-97
随着信息时代与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应运而生。它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猎艳心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应利用好日益盛行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崛起的网络领域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让网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具有开放、互动、平等、自由、多向等诸多特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工作者必须加强网络研究,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唱响“主旋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手段,与时俱进,开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