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实时的交通和车辆信息的采集是很多种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基础.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平台,详细描述了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这种信息采集平台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特性的研究、交通数据采集、现场测试等提供良好的辅助测试和验证平台.该平台还能作为智能交通多功能测试车的一个辅助检测手段,进行移动检测的研究.而虚拟仪器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优势,它能够使测量过程更加便捷可靠.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交通信息采集是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前提,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很多,其中,视频检测技术具有大区域、大信息量、多功能的特点,正成为交通动态信息采集技术主流。本文分析了视频交通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特点,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综合应用视频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交通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是交通监控系统运行的基础,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采集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等情况,给交通监控的有效实施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确保所采集交通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进行检测器的优化设置,包括纵向设置和横向设置;二是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错误数据剔除和丢失数据修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差、信息交互共享难问题,设计了一种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人车路智能协同的工作环境。为解决智能交通结构化多源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由卡尔曼(Kalman)滤波和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两种信息融合模型——KD-SF模型,发现采用KD-SF模型信息融合结果与GPS车载采集实际测试数据近似相同,信息融合更精确。通过系统应用验证表明,人车路协同系统与交通服务信息融合后,在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平均运行车速明显提升,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浮动车辆数据(floating car data,FCD)的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融合地感线圈采集的交通流量信息,提高FCD系统交通速度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利用LS-SVM回归得到速度-流量关系曲线的临界速度参数,再根据历史数据库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流量-速度关联规则的可信度矩阵,在得到这些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定义了两种证据源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通过D-S证据理论对两种证据源进行数据融合,获得融合后的速度信息.实地跑车实验结果论证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器对道路的监控和对车流量、流速、流向等数据的采集以及智能交通决策控制系统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根据每段路口的车流量的大小自行及时调配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自动设置禁行、限速标志(电子显示式)并通过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以语音传送的方式对交通参与者进行合理的交通引导和疏通,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的流通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基于Web的智能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一方面采用高效的URL去重和基于模版的下载机制,极大提高了采集Web资源的性能;另一方面应用成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采集信息做智能分类和摘要。  相似文献   

8.
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的基本概念,从交通出行者、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规划部门三个方面分析了对ATIS的信息需求。分析了ATIS的组成,ATIS组成包括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交通信息传输子系统、交通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交通信息发布子系统。指出为了解决不同交通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的接口和数据冗余等问题,必须建立共用信息平台,文章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框架结构。从ATIS交通信息资源的沟通和共享以及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方面探讨了共用信息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为我国ATIS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雪思  宋占伟 《科技信息》2009,(31):I0007-I0008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是交通系统管理的基础环节。视频检测由于其能够直观、有效的获取交通中运动目标的运动状态,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智能交通领域。本文以嵌入式系统中的DSP(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开发交通信息采集装置,对交通流视频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算法进行设计,对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基于Web的智能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一方面采用高效的URL去重和基于模版的下载机制,极大提高了采集Web资源的性能;另一方面应用成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采集信息做智能分类和摘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基于Web的智能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一方面采用高效的URL去重和基于模版的下载机制,极大提高了采集Web资源的性能;另一方面应用成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采集信息做智能分类和摘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的基于Web的智能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一方面采用高效的URL去重和基于模版的下载机制,极大提高了采集Web资源的性能;另一方面应用成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采集信息做智能分类和摘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当前国际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般做法,针对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具有出租车GPS数据资源条件,提出建设基于FCD技术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服务系统,重点描述了FCD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并对FCD的深入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应用的研究重点。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的现状,提出基于Android终端进行信息采集的行车助手系统,实现了交通路况的自动收集、服务器综合分析并提出规避拥堵的路径规划等功能。基本数据信息采集通过Android智能手机的传感器实现,智能规划路径则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由服务器配合完成相关元数据的计算,并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的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1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中的信息物理映射与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将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理论与方法集成融入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交通"的交叉创新领域,在交通物理与信息空间映射、网络通信与时空数据规约、交通安全与可信可控关联等关键问题上形成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推进实现交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应用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6.
徐巍 《科技资讯》2009,(21):17-17
深圳市城市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与处理平台完成SUTSS所需的外场实时交通信息获取,是整个SUTSS的数据来源,也是城市道路交通仿真系统最重要的基础。信息采集平台主要包括检测点交通流量参数采集,路段行程车速采集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蕴含大量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采集,必然会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针对该问题,在循证科学原理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信息精细化采集"概念,并将项目施工信息进行三级精细化虚实体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兴信息采集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实践,构建工程项目实体施工信息精细化采集技术体系,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论证了该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该体系的应用将推动新兴信息采集技术与工程施工的融合与发展,加快施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并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是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一期建设内容和启动工程,以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城市交通仿真为核心技术是本期建设的技术思想.系统包括: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网络;城市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与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仿真(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五个部分.如何从构架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入手,将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城市交通仿真、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等作为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一体化设计与建设,是这一大型系统工程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边缘计算、大数据传输、智能无人机技术致力于搭建5G无人机智慧消防应急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大量信息资源,让"数据"来思考,实现信息采集、协同救援、灭火模块一体化,为社区、城市火灾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火情发生初期由智能无人机进行引导、疏散人员,并对火场信息实时采集回传,再通过由智能无人机为载体的大型云数据中心,利...  相似文献   

20.
信息智能处理技术是信号与信息技术领域一个前沿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它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侧重于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包括计算机智能化(文字、图象、语音等信息智能处理)、通信智能化以及控制信息智能化。融合信息智能技术就是将多种数据信息处理的智能化,逐渐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的过程。数据融合技术,例如,信息特征识别和数据融合,物理信号处理和识别等。除了需要人工智能理论的支持以外还需要进行智能信号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文将围绕融合信息智能技术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