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推动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和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运行,必须突破原告资格这一制度"瓶颈"。检察机关可以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相关的行政机关对保护公益不作为时,普通公民对民事公益诉讼也有原告资格。公益团体法人和公益律师事务所作为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比较专业的组织,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2.
民事公益诉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八条对此作了立法规定。然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仍然面临诸多难题,首要的便是原告资格的确定。本文仅就公民个人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环境保护在中国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我们发现"政府万能论"已经失去效力,或者更可怕的:政府甚至成为了环境破坏背后的黑手,我们急切呼唤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到来。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原告资格上,一些学者在选择模式上出现了分歧,本文就这个分歧展开讨论并作简要评析,以便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雪 《科技咨询导报》2010,(11):204-204
本文从宪法、诉讼信托理论、既判力的扩张理论和正当当事人理论等方面阐述了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依据,并从诉讼费用的分担、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诉讼前审查程序上初步论证了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教授为自然物申诉到普通市民提起的维权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支持将此项制度纳入我国的法律.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状态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总是走向夭折呢?原告适格问题是其最大的障碍.在赞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学者中,对于谁才是适格的原告,大概有四种观点.文章认为,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以其公益的性质、环保的宗旨、专业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克服了检察院和自然人(公民)诉讼的不足,成为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在制度构建时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去规制和约束它.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对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进行了确定,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可以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当事人。在该诉讼中,原告的实体性意义上的权利和程序性意义上的权利是分开的,即只具有程序性意义上的权利,不具有实体性意义上的权利,但是原告可以通过处分程序性意义上的权利来间接处分实体性意义上的权利。因此,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处分权进行一定的限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派生诉讼制度对维护股东的公司治理主体地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的运作机理突破了公司作为社团的自治性,确定鼓励积极诉讼和遏制投机诉讼的平衡点是该制度的关键,其间的技术保障体现为派生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本认为只有符合“当时所有规则”且能公正代表其他股东和公司利益的股东才能成为此类诉讼的适格原告。  相似文献   

8.
原告主体资格难以确定问题是环境公益诉讼这一保护环境的良好机制难以展开的一块“硬伤”。基于此点考虑,以改革诉讼理念为基础,提出在实践上借鉴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中的“事实损害标准”以及参考美国环保团体参与公民诉讼的相关规定,以期发动环保团体的力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公益的关键是从立法上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多元化机制。当事人适格理论、诉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从民事诉讼理论层次论证了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多元化的正当性,而人民主权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从法治的高度奠定了其深层法哲学依据。从立法上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应立足于程序的正当性而非实体上的直接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行政公益诉讼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就必须解决原告资格问题,即要有适格主体代表国家和社会公众提起诉讼.而赋予社会团体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既有法理基础,又有现实依据.因此,对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案件,社会团体应当可以以原告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另外,本文还对社会团体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具体规则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新《民诉法》规定"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人民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便有了法律依据。但人民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与其法律监督职能相悖,同时也不符合实体公正要求,并且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还会导致相应公益诉讼在二审、再审中出现程序主体重叠的问题。所以,为保障程序正义,从程序设置视角来看,人民检察院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相似文献   

12.
日益频发的环境破坏事件,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管理中补救政府作用失灵的有力措施,也是人们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并无环境公益诉讼的明文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本文立足于我国现行法律,针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以及缺失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形成一条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康菲石油蓬莱19—3油田泄漏事件使环境公益诉讼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主体的特殊性、法律的滞后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施现状存在诸多不足.适度放宽原告起诉资格,科学确定环境法中的诉讼时效时问,实现举证责任倒置,有助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行政理论与实务界的焦点问题,由于传统理论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本身的缺陷,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的重大症结,根据我国行政法制度设计,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是一个关乎公民权利能否获得行政救济的前提性问题,对其界定关系到行政诉讼之目的、行政诉讼之价值取向。在我国原告资格的核心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对其界定是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核心。本文拟从日本对"法律上的利益"、台湾对"权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的界定进行分析,试图更好地解释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称"法律上利害关系",使其更加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民事侵权责任以无过错为一般归责原则。如何预置相应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通过决定败诉风险的承担者,将利益和不利益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做有效且合理的分配,以确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是保护环境民事权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居于环境侵权自身的特征,有必要把环境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公害的一种手段。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这方面的理论付诸实施。中国应该借鉴西方经验对环境法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7.
环境公益诉讼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诉讼,它是围绕环境问题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诉讼。同时,也是在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的大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救济方式。本文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被告资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公益诉讼的宪政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学术界兴起了对建构经济公益诉讼法或者设立专门的环境法庭来审理环境公益案件问题的探究。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宪政价值研究,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利于实现民主价值,又有利于实现法治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公益诉讼问题日渐突出,关注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为我国司法实务界目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原告被告     
2002年2月24日上午9时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美国Sybase公司状告深圳万国软件有限公司侵权一案。Sybase公司律师对300万元的赔偿金额和要求被告赔礼道歉的这一诉讼请求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