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油田用热现状和含油污水利用现状,详述了太阳能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回收含油污水余热来加热原油,进而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及五种运行模式,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沼液余热式热泵高温厌氧发酵加温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地源热泵式沼气池加温系统需要打地埋井及铺设地埋管受地质水质局限等问题,系统构建了太阳能—沼液余热式热泵高温厌氧发酵加温系统.对系统发酵池热负荷、沼液余热回收率、中高温热泵机组、太阳能集热装置等关键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系统能够保证发酵池温度50±2℃,沼液余热回收量可以达到系统总需要热量的70%.系统特点在于采用太阳能和沼液余热联合作为中高温热泵低位热源并确立其三种运行模式,包括太阳能直接加温模式,太阳能低位热源—热泵加热模式和太阳能—沼液余热回收联合式热泵加温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地源井中的介绍,列举出了四种回填料的性能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回填料之间配比组合达到更大的热传递.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特点,基于智能体和分层递阶控制理论,提出了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智能加热的设计方案,以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优势.该方案采用层次型结构对加热系统进行设计,其中组织级智能体能够根据人机交互接口和数据库信息规划、决策,完成复杂任务的分配,并根据协调级反馈结果动态调整控制策略;协调级智能体规划、协调...  相似文献   

5.
一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一空气源热泵和单一太阳能热水器的不足,提出太阳能-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太阳能辅助热泵与空气源热泵运行对比实验得出,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系统运行性能和加热水速率均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平均值约为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的3倍.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太阳能辅助热泵相对于空气源热泵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刘雪峰 《广东科技》2010,19(6):47-49
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提供近乎免费的生活热水,但其受天气影响难以全天候运行,需要设置辅助加热装置,而空气源热泵是较易实现且自身就有节能特点的热源形式。本文结合某文体中心工程实例,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的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0,(29):101-101
本文以实际设计工程为实例,在空调,采暖、卫生热水以及训练馆内泳池加热等方面提出了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可实现冷暖空调卫生热水(泳池加热)三联供,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并对原有建筑使用设计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取代原有建筑使用变频一拖多+燃气锅炉采暖的设计方式的确是一个经济合理的方案。无污染又安全、全年综合节能率70%以上的制冷热方式,是一种实用的环保节能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对太平油田边底水稠油油藏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低、采收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开展了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整体调整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边底水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隔夹层研究、水平井技术等水平井整体调整配套技术,在太平油田应用后取得好效果,对太平油田边底水稠油油藏及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热力学火用分析方法的单位火用成本和单位冷热量成本等作为评价指标,建立空气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热力学模型,对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并以北京某办公楼建筑空调系统具体运用热力学火甩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研究发现:地源热泵系统冬季(火用)效率明显高于空气源热泵,夏季工况则二者接近,均具有较大节能潜力.地源热泵系统总体经济性要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0.
孙培琴 《甘肃科技》2011,27(20):144-145
主要论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及其优缺点,以及地源热泵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重点分析了影响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系数的因素,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大力推广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西省太原地区地源热泵应用导致土壤热平衡难以满足的问题,在传统空气源耦合地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新的喷气增焓空气源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太原地区某一建筑的应用为例,利用DeST软件模拟计算案例建筑全年冷、热负荷需求特征,利用TRNSYS软件仿真分析常规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喷气增焓空气源耦合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并对新的喷气增焓空气源耦合地源热泵系统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案例建筑全年累计冷、热负荷比为1.57∶1.00,应用常规地源热泵后,土壤初始温度和最高温度逐年下降,10 a后平均温度降幅14.3%;与常规地源热泵系统比较,喷气增焓空气源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初投资节省12.5%,节省25.8%的打井数,节省33.9%的运行费和15.9%的总费用,可解决埋管区土壤冷、热不平衡、埋管面积不足的问题,夏季性能系数(COP)提升26.2%,冬季制热性能系数(COPh)提升12.3%.  相似文献   

12.
地源热泵在育种/育苗温室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为育种/育苗温室供暖,对温室进行温度调节.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能作为温室采暖热源.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充分发挥浅层地能的效能,从地下土壤中获取能量作为温室采暖系统的基本负荷,满足温室加温时的供热需求,热泵机组采用中温热泵,末端采用地下盘管供热或风机盘管供暖风,可以快捷、方便的调节育种/育苗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取消原来的燃煤锅炉,降低燃煤能耗、较少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3.
地源热泵利用土壤中的热源,向建筑物内部提供热量或者冷量.地源热泵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有所区别.结合兰州市马兰黄土的特性和气候环境,分析地源热泵与土壤间热量传递的规律,总结马兰黄土中含水量对热量传递的影响,以及土壤特性对人工增湿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西北地区分布范围较广的马兰黄土特点,提出在土层深度为5 m以下的换热区域,施加人工增湿;为避免黄土湿陷,需要保证黄土含水率在6%-15%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地源热泵实验系统,设计了实验装置测试系统和测试步骤;研究了地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并且对地源热泵机组供热量和COP值进行测试及数据分析。试验表明,地源热泵制热性能实验系统设计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寒冷地区长期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出现的热平衡问题,提出了季节性蓄存环境空气热能的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模式,建立了系统中各部分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哈尔滨地区某办公建筑为对象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由模拟结果可知,该系统能够保持土壤温度场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全年供暖空调平均性能系数为2.44,与燃煤锅炉供暖和分体空调供冷方案相比,该系统节能率为22.3%.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能源消耗日趋增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一种新型的采暖系统--热泵系统进行采暖,并对各种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鉴于北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地理条件,分析了选择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并推导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可用能效率公式,找出了影响可用能效率的因素,通过计算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可用能效率,直观地突出了土壤源热泵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规模的村镇住宅建筑供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与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展开研究.首先,采用TRNSYS软件模拟得到60~2 000 m2范围内不同供热面积村镇住宅建筑的动态热负荷,并对太阳能、电锅炉、地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4种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控制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得到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不同供热面积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热源供暖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村镇住宅建筑供热面积下的热源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热源供暖系统的总费用,电锅炉供暖系统最大,太阳能供暖系统最小,太阳能供暖系统总费用比电锅炉供暖系统减少近65%.  相似文献   

18.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连续墙内埋管的结构形式和传热特点,建立开挖面以上和开挖面以下两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并采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其解析解.该模型能求解带有随时间变化的内热源、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复合介质热传导问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及周围土体内的温度场分析,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布置形式、埋管间距以及间歇运行时间等参数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埋管换热器动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土壤换热的复杂性及地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的耦合作用,地埋管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地下水渗流及其动态性能。通过对某实际工程进行热响应试验,测算出该地地下水渗流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逐时负荷-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器耦合模型对该工程埋管设计进行动态分析。最后在此设计工况下对系统全年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为该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源热泵机组冬季供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热泵机组各部件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特征,建立了可快速准确地模拟热泵机组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吻合较好。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土壤源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COPh基于为3.1左右,优于风冷热泵机组,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