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全球企业市场和生产体系、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趋势,这些趋势对中国的对外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中国必须紧紧抓住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2008年,对中国来讲,是自1976年以来最为惊心动魄、充满灾难但也激情飞扬、希望升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央明确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是:保增长、扩内需、凋结构。保增长是目的,调结构是措施手段,真正要下功夫做的,是扩内需。本文对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剖析,并提出创造和实现有效需求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双周要闻     
, 《世界博览》2012,(22):8-8
7%-8%是高是低? 事件 根据统计部门的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目前下滑至7%~8%.这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恐慌。一些国家担心,过去几年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中国一旦失去经济活力,全球经济都可能受到牵连,欧?J'l'lgl美国的经济复苏可能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准也可能因中国工厂倒闭、出口放缓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11,(6):40-4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东北部工业区遭受重创。作为全球重要的资源消费国和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同时又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震对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会波及到世界和中国经济。中国经济面对这次强震,既看到了压力也看到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09,(8):16-16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3月26日发布的《2009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概览》指出,中国正全面承受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出口和经济增长都受到严重影响,但中国仍将是全球恢复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09,180(1)
当前,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扩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应对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统一体当中,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及最大的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中美贸易关系及中美投资关系两个方面,对两国经济的发展与新世纪两国经济依存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10,(7):12-13
美国《时代》周刊近期将关注点投向了中国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文章认为,经过几十年来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中国领导人开始认准国内消费才是经济增长最持续的驱动力,这不仅因为更多中国人有钱花了,且仍然脆弱的全球经济也使得自力更生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罗英杰 《世界知识》2013,(23):13-13
全球冶理的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促使我重新思考相关问题的是近年来国内热议的美国倡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年国内外学行对TPP背后的动机及其影响多有论述,这里也不愿做添足之举,笔者比较感兴趣的是如何透过这些观象看待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某些问题。20世纪下半期发生的东、形经济奇迹,无疑是全球治理的一个极佳注脚。战后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日本、成立不过半个世纪的东盟和经历了“文革”冲击的中国等,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0,(11):10-11
在新出版的《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转型》一书中,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指出,海外华人和乡村经济振兴对中国创造经济奇迹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二战之后,在东亚地区实际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最新发布的一系列中国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初步确立,国内经济界对此普遍表示肯定,国外专家也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并出现回升迹象。但是在全球经济仍然低迷的太环境下,有关专家判断,一季度应为本轮经济回落的底部,二季度经济增长已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09,(8):16-16
3月18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认为,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的严重冲击,中国的实体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一方面导致全球经济停滞,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对引起经济失衡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长期内,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经济情势严峻,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抢救经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采取的措施并不能将社会经济的“杠杆比率”降低到合理水平,也不能将“流通性”恢复到衰退以前的水平。文章从影响FDI和全球贸易的诸多因素论述了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并阐述了中国目前的反通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通胀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杨其才 《科技智囊》2009,(3):I0036-I0039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大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全球竞争考验,不仅要迎接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与国际跨国企业展开残酷的商业大战,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潜力,让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据权威专家指出,当夸世界正处于产业链垒球范围内重新分工的历史时期,而此次产业链世界大挪移的重心在亚州,  相似文献   

16.
杨龙 《科技智囊》2011,(5):I0015-I0018
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坐标,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正在成为经济领域话题的焦点。与此同时,欧美市场在复苏的过程中,依旧在忍受着阵痛。笔者认为前景已经越来越清晰: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未来,将不再仅仅只是“世界工厂”,更将是最具潜力的“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影响巨大而深远,科技社团作为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有生力量,具有先天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动能。以“科创中国”品牌建设作为科技社团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观测窗口,从供需对接、资源推介及技术服务3方面总结了科技社团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现状,调研了中国科技社团在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未来科技社团在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茹 《科技信息》2008,(9):328-328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实现一体化。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管部门,中国政府应努力转化职能,使政府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和保障者。  相似文献   

19.
四年来,中国第二次成功克服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逆流而上。在1998年由危机引发的全球不景气中,中国力拒亚太区货币贬值的压力,并能保持7.5%至8%的经济增长率。今年,面对全球罕见的同步陷入经济衰退,无论在亚洲或全球,中国再度展示出坚韧的抗跌力。反观世界其它地区,经济弱势日益明显,与中国经济最近的表现呈鲜明对比。这当然不是表示中国完全不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在极易受贸易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20周年福建     
《华东科技》2007,(7):58-59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未来发展必须与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紧密联系。被称为“世界工厂”对中国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一切都源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低端锁定,多数跨国公司只是把它们的车间搬到了中国。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通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使它们在长成参天大树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