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并建立信道模型,是构建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无线信道建模的研究方法及其分类,并介绍了几种经典的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2.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4):27-30
本文研究以矿井隧道为代表的受限空间无线信道,通过对无线信号在井下传输特性分析,并以电磁波在矩形隧道反射传输规律为理论基础,建立一种更加贴合矿井无线信号传输特性的信道模型,并利用System View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信道仿真与模拟验证。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受限空间无线信道模型,可以为矿井隧道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有效地去除信道指纹对设备指纹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一射频指纹识别技术(RFFIT)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均衡的无线信道指纹滤除方法.首先基于匹配滤波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消除部分噪声指纹;然后利用设备0.1 m同轴线传输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对无线信道传输信号进行信道均衡与补偿,进一步滤除信道指纹;最后结合传统的设备身份认证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设备身份认证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无线信道传输条件下,对10个软件定义无线电设备的识别和分类,精度高达99.99%,去除了无线信道的信道指纹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改进的BP算法去仿真无线通信信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追踪无线信道不稳定的时变特性,并进一步阐述了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神经网络建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无法躲避的障碍物会导致无线定位的测距精度较低,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存在非视距传播,因此识别信道状态是否为非视距对室内定位精度较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信道信息的视距/非视距信道识别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过滤,获取重要的信道抽头;然后提取过滤后信号的峰值,并计算其功率;最后通过计算得出该信道信号的峰均比,并联合假设检验对信道状态进行判决.仿真结果表明,峰均比特征在视距/非视距信道上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识别视距/非视距信道的特征.该特征的视距识别正确率达到93.56%,非视距识别正确率达到87.23%,比使用峰度特征在视距场景下的识别正确率提高了2.65%,非视距正确率提高了0.71%.使用本算法在定位过程中进行验证,能够有效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说明该算法的识别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超宽带信号在林地中的传播特性,依据信道频域测量数据,提出了符合中国超宽带(UWB)技术频率使用规定的林地场景信道模型.信道总体模型采用修正S-V模型.在信道测量信号的后处理中,使用过渡带为高斯滚降特性的类高斯窗来提取符合中国超宽带频谱规范的测量信号,利用CLEAN算法得到高分辨率的离散信道响应,并为信道时域测量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分簇算法,最后统计提取出了信道模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林地超宽带信道模型和实测数据有着相近的时延扩展特性和主要多径个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无线信道的OFDM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学习OFDM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研究OFDM技术在新一代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与实现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布朗桥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无线信道建模中的应用,给出随机桥建模后信道时延分布的概率密度的估计方法,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信道仿真结果及其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影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无线信道特性,而从信道模拟实现或模拟仿真器层面上看,研究无线信道特性应重点关注不同信道间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高斯、瑞利、莱斯等统计信道模型进行分解,从它们的共性出发,用误码率来衡量几种基本信道模型中的共性和差异分别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程度的影响,以建立具有共性的信道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的近距离超宽带无线体域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采用基于频域的无线信道测量平台,对3~5GHz频率范围的人体范围无线宽带信道进行测量,其中测量环境分为办公室和静室环境,人体模型包括3种不同体型;获得的测量数据通过统计建模,得到了路径损耗模型和功率群延迟模型。对标准模型与本文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在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峰值20dB内多径数目等方面更加符合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精确地描述移动无线通信信道的时变多径特性,对传统的时变多径信道模型进行了改进,基于维纳过程将多径相位分量建模为时间变量,从理论上对经历时变多径信道的OFDM系统接收信号分量进行分析与计算,推导了系统的误码率,并对理论值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信道模型相比,改进信道模型的衰落自相关谱和OFDM系统误码率与仿真结果更为相符,证实改进的信道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时变多径衰落信道. 相似文献
14.
董长全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通过高铁隧道施工,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设的方法、监控量测项目及监测的频率,分析了隧道开挖后的地质和支护状况,对监控数据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无线光多输入多输出(OMIMO:Wireless Optic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针对系统中存在背景光噪声和多址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分别采用了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算法和迫零(ZF)检测算法来消除多址干扰,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并对两种算法的仿真结果做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通信质量要求不高、信道矩阵奇异的情况下,采用SVD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很好地逼近ZF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FC-AE-RDMA(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远程直接内存访问)协议的实现方法,采用内存区域作为目标端设备以缩短I/O访问路径,同时取消写操作中的流量控制信息单元以减少延迟时间.根据FC-AE-RDMA协议所描述的特征,为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的定制光纤通道控制硬件设计了支持RDMA传输的发起端和目标端驱动程序,并进行了光纤通道RDMA和FCP I/O访问的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光纤通道RDMA比FCP具有更短的延迟,当执行最小的I/O请求(512byte)时,光纤通道RDMA的I/O读请求延迟时间为FCP I/O读请求延迟时间的49%;光纤通道RDMA的I/O写请求延迟时间为FCP I/O读请求延迟时间的29%,其中取消流量控制信息单元令使得请求延迟时间减少22%.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该方法参照通用WiMAX网络规划步骤,分析了典型铁路移动通信业务的通信速率和服务质量(QoS)需求,结合铁路使用环境进行了各类业务的链路预算并得出网络覆盖能力,就覆盖能力数据提出了典型铁路设定情况下的容量规划算法原则,最后基于OPNET软件对典型铁路WiMAX网络的规划方案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8.
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构成的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可以进一步挖掘空间域增益,大幅度提升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容量和功率效率.从理论上看,大规模多天线系统获得空间域增益的前提条件是传播环境中的各子信道满足正交条件.准确的获取无线信道信息是通信系统研究的基础,它为通信系统的链路级仿真、样机试验和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研究了大规模多天线无线信道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大规模无线信道的测量与建模,通过随机矩阵特征值经验概率密度函数角度研究了Massive MIMO无线信道的信道容量,并给出了球面波信道建模和阵列域的相关性与非平稳特性为下一步的两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研究运动体的信号采集及信号传输的光通信互联模型,分析了瞬态光传输窗口的可行性.利用中断嵌套在系统软件中实现了周期性采样与瞬态数据传输.设计出基于电池驱动低功耗微处理器的运动体信号采集与瞬态无线光传输系统.该系统能在最高速率为25 m/s的周期运动机体上实现以0.7 ks/s的采样速率采样,1 Mb/s 的传输速率瞬时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