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艺术创作与艺术境界的主观感受,与潜意识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对设计作品的消费都是在外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内部的感动,引起生理和精神的愉悦。视觉图形的游戏感和乐趣体现在能够重视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人们尊重自己的内心体验,设计作品带来的身体愉悦转化成为内心精神的快乐。现代社会,诉诸人身体感官的设计成为生活主题,互动体验环节的设计使人类感官的享受日益细微化、精致化。如何运用人类潜意识情感展开诉求,却是超现实图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驱动下的儿童美术经验与情感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美术经验生成和情感培养在于早期的感性体验。目前,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家庭、学校、公共艺术机构缺乏有效的教育机能,另一方面是儿童面对错综复杂的视觉文化毫无辨别能力,要想对儿童的道德情感、认知意向和人格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只有正确选择视觉文化、有效利用视觉文化资源拓展儿童美术教育视野,引领儿童建构丰富的美术经验和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杨得固 《科技信息》2011,(8):263-26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相继有较大的发展与改革。面对国际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竞争,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教育肩负起了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重任。无论是教育实践改革还是教育思潮的演变都出现较大的发展。美术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利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美术是一种分享人类经验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鲁迅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更兼涉美术、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领域,他笔下诸多经典的文学意象呈现出文学之外的鲜明的跨艺术特征。梳理以《野草》为代表的鲁迅式文学意象,从建筑、美术、音乐乃至伦理学角度探寻鲁迅文学意象的复杂成因,指出鲁迅式意象的跨艺术之美不仅凸显出鲁迅的艺术素养,更是鲁迅个体生命体验和复杂情感的艺术折射,具有跨越艺术界限、超越现实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6.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等。广义上讲,还可包括舞台美术和电影美术。它是用一定有形的物质材料,诸如绘画用的笔、墨、纸、颜料等;雕塑用的土、石、木、金属等来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它属于意识形态,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美术教育,则是一种培养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演进过程中,美术教育与美术同时产生。它是人类传播美术思想、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传授造型技能、艺术审美经验和启迪智力的重要手段。对整个人类种族的生存和繁衍、精神文化的  相似文献   

7.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课程的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关薛仁贵和薛丁山的中国民俗故事与西方的奥狄浦斯情结进行联系对比,力图描述这个中国民俗故事所透露出来的人类的原始情感类型,即奥狄浦斯情结。从而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学与西方文学及民间神话一样,在揭示人类情感底蕴上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9.
何雨鸿 《科技信息》2010,(19):I0188-I0189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对语言分析有重大影响。他认为一篇好的说服性的文章应该需要以下三个方面ethos(人格诉诸),pathos(情感诉诸),和logos(逻辑诉诸)。本文通过对某一篇演讲稿的分析探讨这三方面是如何应用的。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三种劝说模式在说服行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对说服这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恰当使用逻辑诉诸(logos)、人格诉诸(ethos)和情感诉诸(pathos)这三种修辞劝说模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利于最终达到说服。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技能,其实美术课堂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在音乐、文学及其它学科中都体现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因此,在美术课堂中,适当的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不仅不会有冲突,反而会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新世纪,美术微格教学为迎接视觉文化的挑战应作出相应的调整。现代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强调的是人文性、实践性、视觉性、谕悦性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我们现在应该去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学技能。通过对“视觉读写能力”的分析与研究,美术微格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纳入“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教师重要教学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电影以视听造型的形式来传输审美信息,其形象性、逼真性、生动性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经验,激起观众深层体验思维活动,这就决定了电影观众的接收体验与其他文艺形式的接收体验不同。电影的本体特征和观众所产生的视觉、听觉的心理效应,决定了电影观众接收体验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的融汇;“认同”的心理效应,逼真的现实感;情感是体验的中心环节;美感是体验的灵魂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显示了电影观众审美体验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花草树木是天地间绚丽的自然物,是三界中最纯净的受造物。作为文人所喜悦的对象,它们也同样成为了奇幻作品中耀眼的文学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人类思想的演变,花妖树怪的神异流变在奇幻作品中也在不断地演绎、变化、蜕形、成熟,逐渐地自成体系。它们的流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人类情感意识与文学现象的动态流程,值得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恩克 《科技信息》2013,(11):322-322
职高美术鉴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要使美术欣赏课真正发挥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情感认识。情感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本文论述在职高的美术鉴赏课教学当中,学生的情感共鸣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的相应的尝试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猎象记》情感诉诸艺术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诉诸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哲学中的三种劝说方式之一,它通过影响读者的感情对读者进行劝说。乔治·奥威尔擅长通过激起读者情感来达到其写作目的,情感诉诸是使他的作品成功的艺术手段之一。散文《猎象记》就是实例。作者通过修辞格的运用,心理描写、情景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的感染力,而且生动地再现了“我”的心理矛盾,无情地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罪恶,表达了作者的愤怒和不满。  相似文献   

17.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色彩的美感是一种天性,人们的穿戴不仅仅只是为了卸寒和遮阳,更要考虑其装饰和美观。服装设计和文学、音乐、美术等文化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当人类物质生产得到高度发展时,服装色彩审美意识就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动画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动画运动是其独特的形式语言,这使得动画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决然不同,对运动的模拟和表现成为该种艺术独特的形式特征。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动画运动作为一种视觉的、虚拟的运动,如何承载人类的审美情感,使动画艺术成为审美可能?做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人类的情感本体如何互动,它的形式语言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个幼儿对绘画都有一种喜欢的情感,幼儿较为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对幼儿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创意美术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多种美术形式、视觉形式传达自身情感,与他人分享自身成果。在分享的快乐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从思考中开始探索、创造。幼儿进行绘画也是在进行一种表达,只是没有我们用言语表达那样直接。而且幼儿通过绘画相应地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如果能够给幼儿更加丰富多元的材料以及绘画形式等,幼儿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除此以外,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于幼儿园如何才能展开有意义的美术创意活动,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应考虑创设环境的方式。该文正是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反映”范畴的机械唯物主义规定,是我国当代文学反映论走向误区的一个根本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反映”是包含认识、情感、意志在内的综合心理过程,因此,重视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是文学反映论的应有之义。文学作为生活的审美反映,偏重于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表现性关系,这就要求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的特殊性放置在情感论和形式论的范围加以深入探讨。这或许正是完善与深化文学反映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