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志锐《鸡卜》诗歌中描述了有关维吾尔族使用蓍草卜、鸡骨卜、羊胛卜的现象,通过对维吾尔族占卜类型的窥探,探究诗歌中维吾尔族使用蓍草卜、鸡骨卜、羊胛卜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最终对维吾尔族占卜源流进行讨论,分析维吾尔族占卜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清代伊犁将军志锐存有一首杂诗《鸡卜》,其中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四种占卜方式,即蓍草卜、龟甲卜、鸡卜和羊骨卜。通过这首诗歌,可以看出这些占卜方式在西域流传与应用情况。同时,可确定此诗歌的内容是写西域少数民族进行占卜的诗歌,而不是一首简单描述少数民族娱乐的诗歌。  相似文献   

3.
屈原作品中烙有楚国礼仪文化的深刻印记。结合《离骚》文本及相关文献,至少可以考知楚人在认祖归宗("高阳苗裔")、始生取名("锡余嘉名")、陈辞神明("就重华而陈辞")、占卜降神("灵氛占之""巫咸夕降")、颂神祭祖("奏《九歌》而舞韶兮")等方面的礼仪习俗。  相似文献   

4.
P.T.1047号写卷是国内外所藏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篇幅最长、内容极其丰富且苦涩难懂又涉及吐蕃早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占卜类文书。文章认为该卜法属于中古苯教卜法,其产生年代很早,是藏族先民创造的非常古老的卜法之一,也是吐蕃王室或上层集团独享的一种占卜术。在其占卜的方式上,学界有木板上掷骰子法、羊胛骨卜法、象雄绳占法等三种不同的观点。但是通过文本研读发现,上述观点均经不起科学的检验,多为猜测或推断。另外,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偏救弊,翻译P.T.1047号全文的同时,做了必要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彝族骨卜是彝族的一种特殊占卜化,彝族骨卜有羊骨卜、鸡骨卜和猪骨卜,其中羊骨卜是在彝族社会里最为重要、最为使人信奉的。这里笔着重讨论的是彝族羊骨卜的卜法及卜义问题。  相似文献   

6.
壮族古老的鸡卜,其运作方法与汉族先民的甲骨占卜截然不同,主要分为选鸡、祈祷、取卦、看卦四个步骤。看卦由事主、长老和布摩共同验视,并由布摩确定卦象、卦名和判断占测的结果及其应验的时间和方位。鸡卜应用的范围主要包括社祭、家祭、战争、招魂、送鬼、求问等事项。以上情况,至今仍在云南壮乡广为流行,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古老而又保留最为完好的一份活着的"人文化石",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壮族鸡卜,依据鸡胯骨上原生血窍的数量、位置及插签的角度、朝向构成的卦象来判断吉凶,源于远古时代的占象。犹如汉族先民在商周时代的甲骨占卜及其卜辞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一样,壮族鸡卜及其卜辞则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华夏民族的龟筮占卜信仰演绎为《易经》,被推崇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而壮族的鸡卜信仰演绎为《鸡卜经》之后,则与《摩经》结合,构成了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壮族祖先神布洛陀不是一个抽象的神祇,而是一个实施鸟或鸡卦占卜的"鸟神"或"鸟部落首领",布洛陀崇拜亦即鸟神崇拜。所谓"麽文化"的核心亦即鸡卦巫术,布洛陀的传说只不过是鸡卦巫术的筮辞。所以,壮族"麽文化"是布洛陀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星占术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都有星占术,但占法各不相同.本文所述中国星占术的特点,是针对西方而言的.总的说来,二者占卜的对象不同,西方以五星月亮的正常行度为占,中国则以星象的变化为占;二者占卜的服务对象不同,西方为个人占卜,而中国为帝皇军国占卜.故西方的星占是民间的,中国是官办的.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都有星占术,但占法各不相同,本文所述中国星占术的特点,是针对西方而言的,总的说来,二者占卜的对象不同,西方以五星月亮的正常行度为占,中国则以星象的变化为占;二者占卜的服务对象不同,西方为个人占卜,而中国为帝皇军国占卜,故西方的星占是民间的,中国是官办的。  相似文献   

11.
占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越春秋》这部汉代著作在抄录前人史书的同时,加入了很多占卜方面的描写,使原本就不乏此内容的史书进一步增加了神秘的色彩,由此也奠定。了其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占卜的方式受到汉代阴阳五行的影响,以及从春秋到汉代这段时间内南北文化的交互影响,但带有明显的吴越地区民风和民俗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李莎 《科技咨询导报》2013,(35):219-220
楚人非常重视服装之美,所穿服装具有独特魅力,而楚冠更是颇具特色,古人甚至用楚冠来辨认楚人,楚人是一支崇巫、崇凤的民族,这些信仰在楚人心中已经扎根,所以在各个方面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这种精神。本文从楚人崇巫、崇凤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其对楚冠形制的影响,并更深入的了解楚人的特殊信仰,从而对楚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尹湾汉墓简牍>博局占图构造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排列、配置、统计等方法 ,对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 (约公元前 1 5年 )中的“博局占”图进行考释 ,找到了“博局占”图的原始形式 ,发现了 2 1 0 0年前一种数学游戏的新证据。应用数学方法研究占法获得一些有趣的结论 ,这有助于对汉代占卜史的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人如何在占卜中应用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筮卦为筹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前提,筹算起源于筮卦。  相似文献   

15.
老挝的占卜语和占卜术是老挝原始宗教或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其信仰的内容与民间的日常生活相混合而影响着老挝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占卜语和占卜术在民间盛行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6.
拓跋鲜卑政权受原始社会遗俗影响,对巫筮及其有类似功能的其他方术如阴阳、图谶等都有很大的兴趣。这为明悉阴阳易筮、图谶的汉族士大夫的大批参政、地位的上升创造了契机。在拓跋鲜卑政权内部,统治利用巫筮图谶等作为工具,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先有刘洁、拓跋丕的图谶案,后的拓跋焘与拓跋晃两党围绕巫筮展开的较量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对《九歌》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对其所作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阐释。如从宗教文化角度考察,《九歌》体现了楚人的天神崇拜意识,是楚人宗教情感的审美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九歌>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对其所作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阐释.如从宗教文化角度考察,<九歌>体现了楚人的天神崇拜意识,是楚人宗教情感的审美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9.
楚人的衣着配饰和发型发艺张扬个性,有着强烈的艺术特质,是楚人浪漫个性的物化和外。延,也是楚文化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服饰大量采用凤形象为纹饰,体现了楚人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审美取向。本文从楚服饰文化研究出发,探究其精神实质及其孕育环境的相关性、必然性,寻求对楚文化这一古老文化精髓发掘和传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栏目主题是“神话历史”,共刊发4篇文章。Lisa Raphals著,胡建升、周黎译的《古代占卜比较研究的中国视野》谈了占卜的分类,对20世纪希腊的占卜、古典文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占卜理论的中国视野,由对中国和希腊材料的比较进而对人文进行了讨论。林炳僖《韩国神话历史初探》认为,神话与历史并非相互对立,而是不断互补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