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分析比较了偏心基础和中心基础在钢结构厂房中的应用。及偏心基础和中心基础的设计方法,从而得出偏心基础在该类厂房中的优点,提出类似的钢结构工程在设计基础时,可以优先考虑设计信心基础以达到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解析基础研究环境要素的基础上,从投入环境、评价环境、政策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环境的基本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丰富基础研究投入方式,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创新基础研究评价模式,健全基础研究评价方法体系;完善基础研究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独立的基础研究奖励体系;营造崇尚自由的基础研究环境,避免基础研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依法行政、服务政府的建设过程中,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亟待提高。提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这个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法哲学基础、宪法学基础和行政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纯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开拓人类的知识,认识人类自己和长远物质自然环境,而不是当前的应用。纯基础研究的动力是兴趣。纯基础研究的成果是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在学术会议上报告,以促进学科发展。通常纯基础研究成果当时不能显现实际应用意义,在若干年之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时,它才有实际的意义。这一转化,通常是建立在综合多项基础研究成果和多项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其实际意义体现在基于转化的技术制造的产品,价格适当,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通常,有很大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在当时看不出来实际意义。当时看出来“有实际意义的基础研究”应该是接近应用技术基础的研究,体现实际的意义才是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学华 《科技资讯》2006,(32):67-68
无塔脚而直接将主材浇制在基础混凝土中的基础俗称为“主材插入式基础”。插入式基础尺寸控制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插入式基础的主材就位尺寸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在这里仅介绍一种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和校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国内大量的踊现。由于箱形基础较其它形式的基础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优越性,在大量的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在高层建筑中箱形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其中基础应力的计算是影响基础整体计算的关键,也是目前箱形基础设计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采用的简证计算方法,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地基、基础及基础与其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性质。使得大量实际工程中存在着钢筋用量过大,钢筋应力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箱形基础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入手,研究了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与载体、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分层教学的考核,结果表明,在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一学年的教学之后,学生基本都掌握了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再学习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混合结构房屋基础设计的进一步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结构房屋基础一般采用条形基础,按各墙体承受的荷载分别计算基础宽度。由于在墙体相交处存在基础面积重叠问题,基础底面尺寸应作适当修正。根据基础底面压应力的分布特点确定基础底面的合理修正范围,导出了两种线性修正时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简单可靠,可直接用于基础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9.
铁塔基础是稳定铁塔的根本,关系到架空线路机械稳固和安全运行。在目前线路电气设计及铁塔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的情况下,基础的设计是线路设计人员面临的关键课题,线路路径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情况,这就需要对各处的基础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基础设计是线路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在山区的铁塔基础设计中,为了施工工艺及运输的方便,大部分铁塔基础采用了斜插式基础。  相似文献   

10.
空心锥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是一种新型陆地风电基础形式。通过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了在钢筋混凝土用量相等情况下,空心锥形基础与传统重力式圆形基础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及弯矩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和基础周围土体变形规律,探讨了基础尺寸、比尺效应对基础承载力和土体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圆形基础,空心锥形基础水平承载力提高幅度为202%~456%,并能有效控制基础位移;弯矩承载力大幅提升5.1~7.9倍;竖向承载力最大提高35.5%。空心锥形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随径高比(基础顶面直径与高度之比)的增大逐渐减小,竖向与弯矩极限承载力随径高比的增大而增大。随锥形基础径高比增加,在水平荷载和弯矩作用极限状态下,基础周围土体隆起量逐渐减小;竖向载作用下,土体变形范围逐渐增大。对基础极限承载力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研究比尺效应对其影响,发现比尺效应对基础竖向承载力影响较大,对水平和弯矩承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图像子块的熵值组织基础表,通过对基础表表项数量的限制和编码前对基础表的加工,达到降低基础表大小的目的。同时,在预测编码过程中,对基础表项的利用并不要求信息严格匹配,而允许在给定阈值内进行模糊匹配,提高了基础表项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压缩效率  相似文献   

12.
P&H无张力灌注桩风机基础承载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是一种新型的风机基础,已用于我国多个风电场中.本文基于陕西某风电场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的设计资料,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土体和基础的模型.分析了锚杆和基础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讨论了锚杆这一结构构件在PH无张力灌注基础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锚杆预应力对基础内部应力分布及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薄层元素法,建立了土筏板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形状不规则筏板基础在倾斜SH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平面形状为"L"形和"C"形的刚性筏板基础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倾斜SH波作用下,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随着其入射角的增大以及其频率的增大,基础的水平响应减小,同时还会产生扭转响应.基础的不规则对其水平响应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缺口位置的不同,"L"形基础与"C"形基础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基础的不规则对其扭转响应在低频区域的影响较小,而对"C"形基础在高频区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及了在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同时,重视基础研究,就基础研究谈了四个问题:一、基础研究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对基础研究实行扶持措施;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积极为四化建设做出直接的贡献;四、按照基础研究的特点,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高耀  孙炳昌 《科技与经济》2023,36(4):106-110
巴斯德象限将基础研究分为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两类,使用SBM模型、全局莫兰指数、Tobit回归模型分别测度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相关性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效率有显著差异;纯基础研究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在省份间有显著空间相关性;纯基础研究受外界影响较小,应用基础研究受外界影响较显著。基于结论提出了健全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基础研究资源、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大型原油钢制立式储罐基础设计的具体做法,总结了技术要点,探讨基础设计在立式原油储罐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就基础的选型设计进行了讨论。在基础设计中,基础的选型、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方案优选。  相似文献   

17.
庞巍  张树剑  郭端 《科技信息》2012,(23):334-334,376
0引言任何建筑物都是埋置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该深度如何确定,以及在设计计算如何使用该深度,一直困扰着很多工程人员。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基础埋深的确定及其应用。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是指基础底面到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选择埋深是基础设计工作的重要一环,因为它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工期的长度及造价的高低。对大量中小型建筑一般采用浅埋基础,但考虑到基础的稳定性、基础大放脚的要求、动植物  相似文献   

18.
聂明  李凤超 《科技资讯》2012,(32):212-2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数字化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作用在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数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分析,由此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确定桶形基础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力矩等共同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建立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的破坏包络面,并进而依此评价海洋平台基础及地基的稳定性是桶形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采用位移控制法和Swipe试验加载方法,分别针对单个荷载和各种荷载组合方式,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平台上,建立了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的计算模型,确定了桶形基础在单个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与复合加载作用下的破坏包络面,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探讨了桶形基础在极限状态时的破坏机理,即桶形基础地基破坏形式或失稳模式.  相似文献   

20.
劳碧文 《科技信息》2012,(8):287-287
对传统素描基础课的看法素描基础课需要改革,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此改革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什么是基础,很多时候都说不清楚。绘画有基础,设计同样也要基础。要做一个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或设计,都需要创作者有一个扎实的基础,这就是"基础"所存在的重要意义。可是,基础是变化的,基础是流动的。时代在改变,艺术设计里的各种概念也在改变,那些靠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