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松山金矿床是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沙阿其河断裂及其伴生的NWW、NEE、近EW向次级断裂构造是矿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控制了矿区内金矿的产出。在构造控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矿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残留盆地展布、地层发育特征以及控盆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的原型盆地格局。研究表明,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过渡阶段,为弱挤压成盆期,发育中小型山间盆地,早期盆地走向以近EW向为主,晚期NNE向盆地更为发育;盆地早期的沉积表现为对印支期造成的低洼地区的充填,晚期则表现为披覆式沉积。晚侏罗—早白垩世,华北东部构造演化主要受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进入大规模裂陷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火山活动强烈,原型盆地的展布具有明显分区性,受NW/NWW向、NE/NNE向断裂系统的控制,拉张断陷、拆离断陷、反转断陷及走滑拉张型盆地在不同的地区分布。晚白垩世,华北东部隆起剥蚀,仅少数地区沉积充填。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的地震资料分析显示,该区域自始新世以来断裂系统十分发育.断层表现出张性或张扭性特征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在平面上,断裂主要为NWW、近EW和 NE向.根据断层平面展布及组合形态,可将它们分为平行断层系、雁列断层系和树枝状断层系3种组合形式.根据断裂发育时间及规模,可将断裂的活动期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剧烈活动期(Tg—T8)、较强中等活动期(T8—T6)、平静稳定期(T6—T2)、再度活化期(T2—T1).断裂发育的时间及特点对凹陷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东南沿海中生代变质—混合岩带的断裂构造研究,区分出中生代以来五期构造应力场。第一期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为NW—SE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J_3—K_1;第二期为NW—SE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K_1;第三期为近南北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K_2;第四期为NWW—SEE水平挤压,其时代为E;第五期为NW—SE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N。上述各期构造应力作用方向均能从板块运动中找到其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石炭系断裂十分发育,断裂样式有逆冲、背冲、对冲断裂类型,断裂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定向性,断裂主要沿NE—SW向、NWW—NEE向、NEE—SWW向、NW—SE向、近EW向5个方向展布。断裂发育时期特征明显, 各期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断裂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别。现今石炭系断裂应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产物,在地震剖面上通过分析断裂及其相邻地层所具有的反射特征的差别,根据断裂上下地层的变形特征、厚度变化和断裂切割地层年代的差异来判别断裂发育的时期和持续的时段,将石炭系断裂按发育时期进行分离,再现各个主要构造运动期石炭系断裂的平面分布特征。盆地石炭系断裂按主要发育时期可分为海西期断裂、印支期断裂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海西期断裂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断裂,海西期发育的断裂多数在后期又继续活动,仅在海西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腹部地区;印支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缘地区;仅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育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y"与反"y"字形组合,控制凹陷内各次洼沉积格局;走滑断裂系统呈NNE向展布,主要发育于东西边界...  相似文献   

7.
石炭系断裂十分发育,断裂样式有逆冲、背冲、对冲断裂类型,断裂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定向性,断裂主要沿NE—SW向、NWW—NEE向、NEE—SWW向、NW—SE向、近EW向5个方向展布。断裂发育时期特征明显, 各期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断裂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别。现今石炭系断裂应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产物,在地震剖面上通过分析断裂及其相邻地层所具有的反射特征的差别,根据断裂上下地层的变形特征、厚度变化和断裂切割地层年代的差异来判别断裂发育的时期和持续的时段,将石炭系断裂按发育时期进行分离,再现各个主要构造运动期石炭系断裂的平面分布特征。盆地石炭系断裂按主要发育时期可分为海西期断裂、印支期断裂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海西期断裂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断裂,海西期发育的断裂多数在后期又继续活动,仅在海西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腹部地区;印支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缘地区;仅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育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和田凹陷的构造特征.方法 综合区域地质、地震等研究成果对实测重力资料进行定性及定量拟合计算,确定研究区发育地层及断层的分布特征.结果 研究区山前及以南地区发育4条NWW向逆冲断裂,它们组成山前叠瓦式逆冲断裂系;和田凹陷发育的盖层为原地系统,推覆前缘断褶带内为双层结构,上部为外来系统,下部为原地系统.结论 研究区发育地层呈NWW(EW)向,局部构造主要发育于和田断裂与铁克里克北缘断裂之间;山前推覆构造由南向北依次为根带、第二冲断席、第一冲断席、前陆盆地变形微弱盖层,推覆构造在中新世一更新世期间形成.  相似文献   

9.
白云凹陷断裂特征对构造与沉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的地震资料分析显示,该区域自始新世以来断裂系统十分发育.断层表现出张性或张扭性特征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在平面上,断裂主要为NWW、近EW和NE向.根据断层平面展布及组合形态,可将它们分为平行断层系、雁列断层系和树枝状断层系3种组合形式.根据断裂发育时间及规模,可将断裂的活动期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剧烈活动期(Tg-T8)、较强一中等活动期(T8-T6)、平静稳定期(T6-T2)、再度活化期(T2-T1).断裂发育的时间及特点对凹陷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南部缓坡转换带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的沉积样式及其发育规律,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岩性、层理构造、结构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总结两种缓坡转换带沉积体系的特征,并剖析研究区断裂特征.研究认为,文昌期(T80-Tg)主要发育NE和NW向控洼大断裂,分布于盆地边缘,断裂组合形态...  相似文献   

11.
以基础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等为基础,系统分析歧口凹陷断裂构造平面、剖面构造特征,并通过关键时期断层活动性分析、主要油源断层的厘定、断层封闭系数计算等,进一步探讨歧口凹陷构造控油气作用,对歧口凹陷断裂构造取得新的认识,明确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平面上主要发育NNE、NE、EW和近EW向4组断裂,剖面上表现出多种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伸展-走滑构造样式;断层的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中,Es_3时期、Es_1时期和Ed时期断层活动性强,Ng时期以来断层活动性明显减弱。研究区发育7条主要油源断层, Es_1—Ed时期断层封闭系数均较低,不利于油气成藏,Ng—Nm时期断层封闭系数明显优于Ed时期,以4~6为主,成为歧口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砂砾岩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有效性和主控因素,综合运用岩心、测井、试气以及野外露头裂缝调查等资料,对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发育的主要方位为近EW向(85氨10?)、近SN向(360氨5?)、NE向(35氨5?)、NW向(310?0?)以及NWW向(290氨5?),其中,近EW向和NWW向裂缝为优势方位,其次是近SN向和NE向;优势方位的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大致一致,且高角度构造缝的充填程度较低,说明工区裂缝的有效性较好;同时,断裂构造是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外部因素,储层岩性和岩层厚度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内部因素。裂缝综合预测结果表明:构造裂缝发育的有利区主要位于工区中部断裂带和东南部断裂带的多组断裂带的交汇部位、转折端、夹持部位以及断裂带尾端,呈现近南北向的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成像测井解释等相关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对陕西省定边-吴起地区延长组长8段裂缝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水平构造挤压应力是形成裂缝的主要力源,定边-吴起地区在燕山期NWW—SEE向挤压应力产生了E—W向和NW—SE向裂缝,喜山期NNE—SSW向挤压应力产生了N—S向和NE—SW向裂缝。受沉积相作用,储层非均质性抑制了共轭剪切裂缝系中NW—SE、N—S向裂缝的发育,使E—W、NE—SW向裂缝较发育;靠近伊陕斜坡浅水三角洲河道侧翼E—W向裂缝发育,天环坳陷轴部附近NE—SW向裂缝较发育。现今NEE—SWW向地应力影响不同组系裂缝的地下张开度、连通性和渗透性,对储层勘探与开发井网部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矿井地质勘探与生产揭露资料,分析许疃矿井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矿井主体褶皱为一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并发育两组轴向为NWW向和近EW向褶曲;断层构造较发育,且逆断层所占比例较大,断层走向主要以NE和NNE向为主,断层平均倾角为50°,高角度断层居多。矿井构造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断层相互切割,构造更趋复杂化,对矿井生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受多期次构造应力场叠加转变的影响,迈陈凹陷东部断裂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平面上断裂走向在古新统和始新统以NE向为主,渐新统转变为EW和NEE向,剖面上以T4反射层(涠州组底)为界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套断裂系统,上下两套断裂系统继承与改造并存。针对这一问题,在地震、钻井岩心和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的发育演化进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正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东部在古新世—中始新世主要受控于NW向伸展应力场,以NE向断裂发育为主;晚始新世在NW向拉张的同时叠加了右旋剪切作用,近EW向断裂开始发育,部分早期发育的NE向断裂继承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开平煤田吕家坨矿7#煤层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煤层断裂构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吕家坨井田发育褶皱构造,煤层走向变化较大;主要构造线近EW向,最大主应力近NS向;构造发育呈复杂一中等一较复杂的分带特征,复杂区的延伸方向主要近NW向;D4F1断层从浅部向深部落差增大,D4F3断层延伸方向近EW向,落差较大。该研究可为煤矿的工程布设与煤层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以及物性测试数据等资料,从断裂规模和断层生长连接分段性特征入手,分析了埕南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及分段性,精细划分了埕南断裂不同段的断裂带结构及差异性,对比了不同断裂带结构单元物性差异性.研究认为:(1)埕南断裂在车西洼陷内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构造发育特征,可划分为北西向、北西西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四个走向段,其中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段断裂呈板式,所控洼陷内断裂发育稀疏,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段断裂呈铲式或坡坪式,所控洼陷内断裂发育密集,构造样式丰富;(2)埕南断裂内部结构发育较为完整,断裂带结构在深浅测向、井径、密度、声波时差和补偿中子测井曲线上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3)断裂的生长连接过程与断裂带各结构单元厚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落差较大的走向分段上,断裂带各结构单元发育厚度更大,而在各走向段连接点处,断裂带各结构单元厚度较小;(4)各结构单元物性差异明显,诱导裂缝带孔渗性高于围岩,诱导裂缝带孔渗性高于滑动破碎带1~2个数量级.综合研究表明,断裂带结构的发育对流体输导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结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解释和地震相特征,研究了沉积相的纵横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柴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盆地边缘的马北、马西和平台地区一带主要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为主,靠近湖盆中心的南八仙、冷湖Ⅵ号和Ⅶ号、鄂博梁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或前缘相带。路乐河组(E1+2)冲积扇较为发育,辫状河相对发育;下干柴沟组(E3)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到下干柴沟组上段(E23)是一个辫状河向辫状河三角洲演化的水进沉积序列;上干柴沟组(N1)和油砂山组(N2)发生进一步湖侵,湖盆扩张,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沉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北缘古近纪—新近纪从物源区向盆地中心发育的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沉积体系演化过程及其油气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莱芜弧形断裂,长期来被省内多数地质工作者所公认。近年我们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它是由NW向的小楼~毛家庄断裂、近EW向的小王庄~狼山断裂及NEE向的泰安~大王庄~上迷马镇断裂相互交切而成,不存在具有统一的扭动方向和力学性质的弧形断裂,外形上也不是一园滑的弧形,而成折线状。这三条断裂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扭动方向及活动方式,是在侏罗纪时太平洋板块开始发生和扩大,库拉板块向北偏西飘移,派生了NWW~SEE向挤压力而产生的一对NW、NEE的共扼扭裂面及近EW向的张裂面的基础上成生发展起来的,其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具有极其复杂的面貌。就整个鲁西而言,NW和NEE向两组断裂亦广泛发育,它们相互交切构成“×”型构造骨架,并迭加上许多近东西向断裂,那种认为以尼山穹窿为砥柱经旋扭作用形成一系列鲁西弧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1∶5万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云南省个旧矿集区东区重力(剩余)异常特征;基于剩余重力异常,综合分析多尺度断裂体系的构造特征,确定了11条断裂,其中EW向4条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圈定了隐伏岩体突起范围。依据物性(密度)测定结果,结合2条剖面成果推断矿区深部岩体和矿体分布形态;并圈定隐伏矿体13处,其中6处为已知矿体,其余7处找矿前景良好。总结了花岗岩体和断裂与重力异常特征的对应关系,根据花岗岩体、断裂构造与矿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