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粤东—闽南近海的浮游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和钵水母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近海的水文状况复杂,有着丰实的水产资源,是目前中上层鱼类的良好渔场。而进一步开展本海域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必将给阐明水产资源和水文状况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九龙江口水螅水母、管水母、钵水母和栉水母类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材料系1979年8月至次年8月在九龙江口采集的。本调查区的水母类总个体数周年有二个高峰;种类数季节变化全年有一个高峰;主要种类有印度八拟杯水母、帽铃水母、五角水母、双生水母和球型侧腕水母。按照水母类的生殖方式、数量分布以及海况水文条件的关系,可将本调查区的水母分成五个生态类群:河口暖水性、河口暖温性、沿岸暖水性、沿岸暖温性和大洋广暖水性等。它们的季节演替与外海水、沿岩水和淡水水系的消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1990~1991年在江苏海州湾水域(119°10'~120°10'E,34°0'~35°10'N)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共有18种,隶属12科14属.其中水螅水母类16种,栉水母类2种.其种类组成以暖温带近岸低盐种为主.在海州湾四个季度均有水母出现,分布范围较广,遍布本次调查海区各个站位,密集区位于119°20'~119°30'E,34°40'~35°00'N之间的海域.分布面以5月和8月最广,密集度也高,尤以5月的个体生物最最高,8月次之,11月和2月较少. 相似文献
4.
福建沿海水母类的调查研究(一)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所用材料是1957年至1959年在福建沿海各地采集的,经鑑定结果共有26种,除嘉庚水母、海蜇两种以外,其他均为福建沿海新记录,其中有9种为我国新记录,并发现一个新种订名为多手无光水母(Blackfordia polytentaculata n. sp.).此外,本文将福建过去和现在记载的水母类作个附录,共计55种,为今后海洋调查究研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及鄰近海区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Ⅰ.水螅水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1)
本文材料系于1963年9—12月在海南岛沿海各水域及邻近海区采集的。经鑑定共52种,隶属于6目,22科,38属,其中有16种是我国新记录,通过这次调查,初步了解我国海南岛水母类的种类组成,这对今后南海水母类的调查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东沿海水螅水母的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水螅水母或称缘膜水母。绝大部分是水螅虫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水螅虫的有性世代,它和水螅虫有不可分的关系。我关于水螅虫的研究,林绍文曾于1938年发表了浙江舟山群岛的水螅虫共计15种;作者高哲生曾于1956年发表了山东沿海的水螅虫共计30种。关于水母的研究,徐锡藩曾于1928年纪载了厦门的一个新种;林绍文曾于1937年发表了浙江沿海的水母共计10种,丘书院曾于1954年发表了厦门的水母共计18种。 相似文献
7.
报道福建沿海兰卡水母亚纲-新属新种金德祥水母Jindeziangus statoc ystus,花水母亚纲-新属新种拟介螅水母Parahydractinia sanshaensis和12个新种:网状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reticulata、东山介螅水母Hydractinia dongshaensis、多手介螅水母H.polytentaculata、泡状介螅水母H.vacuolata、基球深眼水母Bythocellata bulbiformis、挺隔膜水母Leuckartiara zgangraotingae、大胃拟棍螅水母Hydrocoryne macrogastra、鼓浪枝萨水母Cladomrsia gulangensis、福建真囊水母Euphysora fujianensis、泡状笔螅水母Pennaria blistera、无手外肋水母Ectopleura atentaculala和顶室斜球水母Hybocodon a piciloculata等;此外,有4种水母是我国首次记录:八柱棱水母Lizzia octostyla(Haeckee,1879)、囊海洋水母Oceania armata Kolliker,1810、帕尔摩勒水母Moerisia pallasi(Derzhavin.1912)和长手萨氏水母Sarsia japonica(Nagao,1962)等;对新属、新种、新记录种类的形态特征均进行详细描述,为今后的海洋调查及编写水螅水母动物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兰卡水母亚纲和花水母亚纲新属新种新记录记述(剌胞动物门、水螅水母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福建沿海兰卡水母亚纲-新属新种金德祥水母Jindexiangus statocystus,花水母亚纲-新属新种拟介螅水母Parahydractinia sanshaensis和12个新种:网状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reticulata、东山介螅水母Hydractinia dongshaensis、多手介螅水母H.polytentaculata、泡状介螅水母H.vacuolata、基球深眼水母Bythocellata bulbiform is、挺隔膜水母Leuckartiarazhangraotingae、大胃拟棍螅水母Hydrocoryne macrogastra、鼓浪枝萨水母C ladosarsia gulangensis、福建真囊水母Euphysorafujianensis、泡状笔螅水母Pennaria blistera、无手外肋水母Ectopleura atentaculala和顶室斜球水母Hybocodon apiciloculata等;此外,有4种水母是我国首次记录:八柱稜水母Lizzia octostyla(Haeckee,1879)、囊海洋水母O ceania armataKolliker,1810、帕尔摩勒水母M oerisia pallasi(Derzhavin,1912)和长手萨氏水母Sarsia japonica(Nagao,1962)等;对新属、新种、新记录种类的形态特征均进行详细描述,为今后的海洋调查及编写水螅水母动物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材料系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水域采集的.通过377份软水母亚纲样品分析,报道了一个四管水母新属新种Tetracannoides jingzhii gen.et sp.nov.和3个新种:多管十盘水母,新种Staurodiscus multicanalis n.sp.;漂浮十盘水母,新种Staurodiscus neustona n.sp.;薇八拟杯水母,新种Octophialucium huangweiae n.sp..对新属新种的形态特征均进行详细描绘,为今后海洋调查及编写水螅水母动物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170多浬,它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等三十多个岛屿、沙滩、暗礁所组成,具有独特的热带珊瑚礁和深海大洋性的生态特点。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之一。对西沙群岛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分布及生态等进行调查研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前鳃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福建沿海前鳃类185种,分隶于44科,101属.其中一种系国内首次报道,福建沿海前鳃类以热带、亚热带性质占绝对优势,基本上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系。 相似文献
12.
张秋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6(1):36-45
本文报道了福建沿海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斑节对虾(P.monodon)的十种常见病虾的外部症状、病原的种类和特征,流行分布特点及危害情况。这些虾病包括丝状细菌病、稚虾真菌病、纤毛虫病、微孢子虫病、线虫病、以及褐斑病、肌肉坏死症、痉挛病、仔虾“畸形症”和气泡病,化学中毒等。统计学处理的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盐度的变化与纤毛虫病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其中以水温最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在福建沿海调查并在厦门港试验的结果,共包括鑽孔动物19种,其中软体动物16种(船蛆;密节(?)船蛆、马特海筍等)甲壳动物3种(团水(卂虫虫);蛀木水(卂虫虫)等)。 船蛆(Teredo navalis)危害性最大,团水(卂虫虫)(Sphaeronta retrolaevis)严重危害河口半鹼淡水中的木质建筑物。蛀木水(卂虫虫)(Limnorta lignorum)专门破坏沿岸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木质建筑物。密节(?)船蛆(Bankia saulii)的危害也很严重。 厦门港船蛆的繁殖季节是3-12月(水温16.2°-28.2℃),5-9月为繁殖盛季(21.8°-28.2℃)。数量变动与繁殖季节是一致的:夏秋两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几近绝跡。 蛀木水(卂虫虫)分布在高鹽水域(S_1>25‰)的潮间区,团水(卂虫虫)生活在半鹼淡水的河口水域(S,0.75-24.3‰),船蛆的适应范围最广,从河口(S,2.6‰以上)至浅海区都有分布;自表层至底层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作者从1974-1978年对中国海域钵水母类调查采集所获的标本。经分析记录钵水母(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除外)共23种,隶属于13种,17属。除前人已报导外,其中有4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多板类齿舌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多板纲(Polyplacophora)在软体动物的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用10%NaOH溶液烧煮齿舌部获得可清晰观察的舌齿带的方法,对福建沿海7种常见多板类软体动物的齿舌(radula)形态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板类齿舌上每一横列舌齿恒为17枚,对称排列,其中以内侧齿端部形态的种间差异显著,在系统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首次根据多板类软体动物的齿舌形态差异及外部形态特征编制福建沿海多板类软体动物分类检索表,并提出与传统分类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曲舟藻属(Pleurosigma)在台湾海峡共采到27种和变种。其中新变种共有以下4种:1、端尖曲舟藻宽形变种Pleurosigma acutum var.Iatum var.nov.2、中等曲舟藻粗点变种Pleurosigma latiusculum var.grossipunctum var.nov.3、海洋曲舟藻中型变种Pleurosigma Pelagicum var.medium var.nov.4、中型曲舟藻东山变 相似文献
17.
管水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全世界已记录的约有150余种,种数虽然不多,但数量却很大是海洋浮游动物的主要成组之一。例如,我国中,西沙群岛海区管水母类的数量,为该海区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的第三位,又如双生管水母(Dlphyes chamjssonis)五角管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在浙江沿海,不仅在所有水母类的数量上居首位,而且在整个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它电占有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19.
我们在台湾海峡福建沿岸硅藻研究的过程中,找到30种和变种的双壁藻,其中发现1新种、1.新变种(Diploneis lianjiangensis sp.nov.和D.gorjanovici var.majorvar.nov.),21种,变种是我国的新记录。现将新种和新记录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豆科树种根瘤菌共生体系的研究——Ⅱ.豆科树种根瘤菌分类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据作者试验观察,豆科树种根瘤菌周生鞭毛、生长快的菌株,在YEM培养基上产生酸,在石蕊牛奶中也产生乳清层,如刺槐、紫穗槐、马蹄针、紫藤等的根瘤菌具有上述性状;极生或亚极生鞭毛、生长慢的菌株在YEM培养基中不产生酸,在石蕊牛奶中也不产生乳清层,如垂耳相思、花梨木、华楹、合欢等树种的根瘤菌具有这些性状。因此,豆科树种根瘤菌也应分列于二个属中(Rhizobium和Bradyrhizobium),这与Jordan提出的新分类系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