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羽的“妙悟”说在中国美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妙悟的实质乃是现代意义上的审美直觉。在妙悟中,审美主体运用具象、凭借直觉的穿透力,跨越理性的迷障,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指本质的审美观照。妙悟内在地要求人与物的返朴归真,回归超越后的生命本真状态,使人与物在自由的审美观照中,实现由极致而冲淡的自由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2.
陆机的《文赋》形象地表述了创作过程中的想象问题;克罗齐以直觉说为其哲学体系的奠基石,提出了直觉即表现的著名论点。想象论和直觉说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有许多互相补充发明之处,在文艺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涛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3):79-80,92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艺术直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探求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直觉理论,培养学生的直觉观察能力。深入直觉理论研究,把直觉能力作为创造性素质培养,这是中西美术教学应共同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唐宋以后,中国古典诗学在范古问题上形成了“诗法”与“妙悟”两条路线的对立与纠结。严羽“妙悟”说对后期诗学形成主导性影响,但这并没有抵消“诗法”论存在的必要性。李梦阳等人推崇严羽却又大谈“法式”的矛盾现象,说明“诗法”是研习创作的客观要求;而“妙悟”作为一种鉴赏感悟活动,固然有指向独创性的积极意义,而其对于“诗法”论的渗透,导致后期“诗法”论过分注重对格调意趣的感悟式表述,远离了“诗法”本有的创作论主旨。这两方面的事实表明,“诗法”和“妙悟”各有不同的适用方面。而“诗法”对于创作的研习尤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摄影艺术纪实性、瞬间性和现场性决定了摄影艺术创作独特的美学特征。在摄影创作活动中,艺术直觉是以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艺术直觉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力”;忽视或低估这种“心力”,摄影的瞬间造型和敏感将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在摄影艺术创作活动中,内心顿悟和艺术直觉的形成,不仅和生活积淀、艺术积淀有密切的关系,与技巧积淀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艺术直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探求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直觉理论,培养学生的直觉观察能力。深入直觉理论研究,把直觉能力作为创造性素质培养,这是中西美术教学应共同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直觉思维方法是灵感创造成果的发现者和推进者,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二思想工具,直觉思维能力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二创造力.掌握直觉思维方法开发直觉创造能力,对提高自主创造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着力分析研究直觉思维方法理论与开发直觉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直觉模糊仿射空间与直觉模糊子空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K.Atanassov引进直觉模糊集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直觉模糊点研究直觉模糊仿射空间与直觉模糊子空间,证明了向量空间E上的直觉模糊集是E上的直觉模糊子空间或直觉模糊仿射集的充要条件以及线性映射将直觉模糊子空间映射为直觉模糊子空间的定理,给出了直觉模糊线性变换和直觉模糊仿射变换的概念,并研究了直觉模糊线性变换和直觉模糊仿射变换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模糊空间和模糊变换的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明洁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1):29-30,35
柏格森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直觉活动,艺术创作贯穿着直觉,只有凭借直觉才能表现意识深处的“自我”。直觉是审芙的独立法则,直觉统一了“言”与“意”。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创造性以及文艺的社会作用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摹仿说”的不同内涵。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根据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改造的结果,因而更具有进步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关于心的论述都很丰富。孟子荀子有关心论的论述有心的内涵、心是否为标准、养心的途径与目的、心论产生的背景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表现。这种比较既可以帮助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也可以观照数千年来儒家心论的分派源头和肇始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概念的继承和发展.这体现在三方面在文化与劳动关系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文化发展动力上,明确要保护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文化功能角度出发,提出社会全面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汉语方言特征词”理论的缘起及其具体内容,指出了该理论的不足,并根据实践的需要作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原则——参数理论因不承认普遍语法原则之间的冲突,普遍语法原则本身的不可违背性和参数设定的一次性等而使得理论的普遍解释性受到削弱。在优选音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选句法理论是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表征式理论,它以其普遍性、可违反性、和谐性、严格层级性和分析的自由性等特点能更好地解释语言的类型学效果,更好地解决普遍语法原则之间的冲突,并在儿童语言的“非忠实性产出”和相对“忠实性理解”之间建立直接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儒家心性论的理论旨归是天人合一,禅宗的心性论是教人顿悟成佛,天和佛分别是儒家和禅宗的最高哲学范畴,而禅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心性论方面说,儒家和禅宗既有不同特点又有相通之处,其最终的归宿都是指向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命本体的追求,都是通过对心性的探讨和实践,来实现生命的和谐与自由。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以译入语的形式转换原语言形式,表达原文本的内容。译语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力求符合译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以及译语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用最好的译语形式来表达。本文以英汉语之间的比较、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试图对翻译的“地道”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包括句法、语序、用词和语言文化蕴涵等。  相似文献   

18.
“理性直觉”是冯契智慧说的核心范畴。何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能否得、如何得?其所得如何达?又如何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智慧说能否证成的关键。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梳与考察,并与牟宗三“智的直觉”进行了比较。认为前者强化了直觉与实践、直觉与理性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理性直觉的神秘性;后者则突出了直觉与道德的亲缘关系,通过对道德本体的泛化,渲染了智的直觉的无限性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泛道德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