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对比研究不同寡聚度的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12及一种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12。通过表面张力技术,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Malic-2C12及Citric-3C12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EHS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TAB与EHSB的混合行为接近于理想混合。然而,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低于理想混合模型的CMC,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混合胶束中存在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优先进入体相聚集形成混合胶束,而在表面吸附层中的排列变得疏松,导致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γCMC)反而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另外,结合相互作用参数结果,发现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寡聚度由1(DTAB)增加至2(Malic-2C12)再到3(Citric-3C12),其与EHSB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存在协同作用的比例区间逐渐增大,但寡聚度逐级增加所带来的增效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2.
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和乳化能力,并研究无机盐对混合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m(SDS):m(CTAB)为8:2时,表面张力低至29.25mN·m^-1,表现出较强的表面活性,且无机盐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煤油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平衡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硬脂酸蔗糖酯、聚氧乙烯(20)油基醚(AEO20)/硬脂酸蔗糖酯及Brij97/卵磷脂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及胶束形成的热力学性质(ΔGom、ΔHom、ΔSom),并探讨了温度对各混合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个混合体系均为非理想混合.对比分析得如下结果:(1)与AEO20相比,Brij97能显著提高硬脂酸蔗糖酯的表面活性.Brij97/硬脂酸蔗糖酯体系胶束形成及表面吸附能力均随Brij97的摩尔分数α1的增大而减小.(2)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Brij97的表面活性及形成胶束的能力.其中卵磷脂的影响更加明显,随卵磷脂摩尔分数α1的增大,CMC及ΔGom均大幅度增大.(3)在25℃-45℃范围内,温度升高,促进了各混合体系胶束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无溶剂催化合成三硅氧烷聚醚改性物及其表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烯丙醇聚醚与七甲基三硅氧烷为原料,用氯铂酸作催化剂,成功合成三硅氧烷聚醚改性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其表面活性与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三硅氧烷聚醚改性物的CMC(临界胶束浓度)为84.0mg/L,此时表面张力为20.9mN/m.  相似文献   

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288K时6-OTs-β-CD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形成的超分子包络物及CTAC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6-OTs—β—CD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CTAC与6-OTs—β-CD可形成包结比为2:1的超分子包络物,包络物表观稳定常数为2.0×10^3L/mol。表面活性剂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环糊精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硝酸铵饱和溶液中的物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测定并比较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2H25SO4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18H37NH+3CH3COO-)混合体系在硝酸铵饱和溶液中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计算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硝酸铵饱和溶液中的饱和吸附量以及分子间作用参数。结果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在硝酸铵饱和溶液中的稳定性、表面活性、起泡性及饱和吸附量,均优于其组成的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理论计算表明,等摩尔混合表面活性剂分子间作用参数的绝对值大于非等摩尔体系;同时讨论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合成了3种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nH2n-(CH3)2NC12H25,2Br^-1(n=3,4,6),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单头基单尾链表面活性剂相比,偶联表面性剂具有很低的CMC和很强的表面活性,联接基因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滴体积法测定了标题二元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两纯组分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常数。为反映混合吸附时表面积发生的变化,利用实验数据得到了该体系的β^σ(π)函数式。以Siddiqui和Franses的方法求出了不同摩尔比二元混合溶液的γ、Гt和θ值,其结果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9.
混合磷酸酯的表面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混合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得出各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和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MAPDAP为7030时混合体系表面活性最优;AP、PE含量低于3%时有利于混合体系表面活性的提高;pH值在5.5~8.5范围内,对体系的表面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用表面张力法、电导法和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性聚乙二醇(PEG)和十二烷基磺酸钠(AS)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了在饱和点下 AS 与 PEG 浓度的关系式(40℃)。在饱和点和低于饱和点下,用稳态荧光猝灭法测得 PEG—AS 混合胶束中 AS 的聚集数均为30±2。计算出 PEG 分子中122个结构单元与 AS 胶束形成一个混合胶束。在饱和点以上,整个体系的“平均”胶束聚集数增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向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替曲膦注射液中加入吐温80溶液得到99mTc-替曲膦+吐温80(w=0.1%)混合注射液. 对这2种注射液的脂水分配系数、血浆蛋白结合的测定以及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表明,吐温80的引入使配 合物99mTc-替曲膦的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及生物分布均发生了改变. 与未加 吐温80的99mTc-替曲膦注射液相比,混合注射液的生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肝摄取率的降低和心/肝摄取率比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窄分布十二醇聚氧乙烯(2)醚 (AEO2)为原料经羧甲基化法合成了窄分布十二醇醚(2)羧酸钠盐(AE2C),经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温度、投料比及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探讨,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AEO2):n(ClCH2COOH):n(NaOH)=1:1.1:2.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经分离提纯后对产品进行红外结构表征和活性含量测定,并对其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乳化性、钙皂分散力和去污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AEC阴离子活性含量为 87.38%, CMC为 0.41 m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 25.4 mN/m,泡沫性(0.1% 溶液)83ml、润湿性(0.1% 溶液)5.1s、乳化性(液体石蜡)131.8s、钙皂分散力LSDP 16和去污力(0.25% 溶液)47.2%.  相似文献   

13.
以2-氯乙基磺酸钠、1, 3-丙二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经取代、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 N-二(3-氯-2-羟基丙烷-N-十六烷基仲胺)丙二胺二乙基磺酸钠(GAS-316). 通过控制变量,优化了GAS-316的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GAS-316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其表面/界面性能. 结果表明:GAS-316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为0.27 mmol/L,其表面张力γCMC为19.64 mN/m,具备优秀的表面活性;质量分数为0.5%的GAS-316溶液在45 ℃时,20 min内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5.25×10-2 mN/m(低界面张力级别),拥有较好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14.
混合表面活性剂分散纳米CeO2颗粒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CTAB阳离子型和SDBS阴离子型分别与Tween8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通过Zeta电位、吸附等温线以及沉降性能测定,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水相介质中纳米CeO2颗粒分散稳定性能影响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纳米CeO2颗粒表现出不同的表面电性,从而影响其分散稳定行为;纳米CeO2颗粒对两种混合表面活性剂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其吸附等温线形式有所不同;碱性条件下,混合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改善纳米CeO2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其中SDBS与Tween 80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窄分布月桂醇聚氧乙烯(2)醚(AEO2)为原料经氯磺酸磺化中和合成了窄分布月桂醇聚氧乙烯(2)醚硫酸酯钠盐(AE2S),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AEO2):n(HSO3Cl) =1:1.03,反应温度28℃,反应时间1h.经分离提纯后对产品的活性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表面张力、润湿性、乳化性、泡沫性、钙皂分散力、去污力和肤发刺激性进行了测试,同时与市售宽分布产品的物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窄分布AE2S阴离子活性含量为54.11%,气泡寿命为15s时的最低表面张力达27.2 mN/m,润湿性(0.1%溶液)51.4s,乳化性(液体石蜡)360s,泡沫性(0.1%溶液)45ml,钙皂分散力LSDP 10%,炭黑去污力(0.1%溶液)65.19%,蛋白去污力(0.1%溶液)69.42%,zein值为1.22g/L.与市售普通AES相比,在泡沫力、润湿力、乳化力、钙皂分散力和去污力等性能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合成的窄分布AE2S的zein值很低,与APG相近,表现出非常低的肤发刺激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旋转法测定吐温80纯液体及其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试验结果表明:吐温80纯液体的动力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达到45℃以上时,下降趋缓;少量柠檬酸钠等无机电解质对吐温80水溶液的粘温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少量极性有机物无水乙醇使吐温80水溶液的动力粘度相应地下降;吐温80与吐温20纯液体混合后,体系的粘温行为介于2种纯液体之间.  相似文献   

17.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反应合成出新型N-(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2-羟基)丙基-N,N,N-三乙基氯化铵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70℃,Na OH与NP-10的摩尔比1.0,环氧氯丙烷与NP-10的摩尔比1.2,三乙胺与NP-10的摩尔比1.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48.72%.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采用在线红外光谱(online FTIR)手段对反应进程进行跟踪,检测出生成了中间体.基于相关实验数据,合理地提出了反应机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9×10-3mol/L,该数值较小,在CMC下的表面张力为40.13 m N/m.该乳化剂对沥青的乳化能力良好,得到的乳化沥青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归属于慢裂型产品.  相似文献   

18.
对经过二级变形时效处理后的Cu-Ni-Si合金进行不同变形量的冷变形后,再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变形量对合金抗软化性、再结晶组织和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结晶晶粒在晶界处形成,大的变形量能够提高再结晶的形核速率。经40%变形的合金的软化温度为470℃,再结晶温度在550℃左右;在400℃退火时,合金发生再结晶的激活能为162 kJ/mol。再结晶的激活能随变形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变形量由40%增至80%时,再结晶激活能由162 kJ/mol降至140 kJ/mol。  相似文献   

19.
0IntroductionApmrpotheiipnhsil ceasn s augchgr eagsa tseurifnatcota an tvsa r,ileitpyid osf , stcroupcotluyrmeser (se a.ngd.micelles ,bilayers ,vesicles and biological membranes ,etc .)inaqueous solutions , which can transformfrom one to anotherwhen the solutionconditions are changed,such as the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or the value of pH[1]. The forces that holdamphiphilic molecules together in aggregates are not due tostrong covalent orionic bonds but arisingfromweaker van derWaals ,hydr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