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不仅和马克思一道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且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方面,独自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就是其中之一。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曾指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很多人对这一理论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我们应从辩证法的角度来正确的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看到其论述存在的一些时代局限性。文章还指出哲学主题具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生产、管理和使用物质产品,需要十分注重工艺问题,那么生产、理解和使用精神产品,是否也有一个注重“工艺”的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思维工艺”。 我认为,要使哲学学科许多问题(诸如“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认识源泉问题”、“实践标准唯一性问题”、“决定作用和反决定作用的问题”等等)的争论。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手段,特别重要的正在于要弄清马克思、恩格斯生产有关“产品”的“思维工艺”。这需要有长期的专门的研究。本文只能就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并联系关于决定作用与反决定作用问题的争论,说明这种“思维工艺”的存在和重要,以期引起同志们的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朱德生先生《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思考》一文的如下几点,一方面改变了当年争论事实,一方面离开了争论的论题:说那场争论围绕着思维与存有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说一方反对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绝然不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说争论双方都在直接性(反映论)意义上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且和客观存在是间接性的,思想只能认识感觉经验,不能认识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课教学中必须讲授的内容。我原来在教学中,是在教材的绪论中作为哲学的对象给学生进行讲解的。尽管这个问题是贯串全部哲学之中的,但在以后各章的讲授中,并未着意加强它的重要地位。1989年,哲学界思想很活跃。有一次学生拿着一本《求是》杂志对我说,上面有一篇文章,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只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辩证法问题、实践问题。文章还批评恩格斯在论述哲学基本问题时忽视了实践问题,批评我们忽视人的主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所阐述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方面,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看作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本文通过两条路线的对立的分析,阐明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是正确哲学路线。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探索的系列论文之首篇。其对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哲学中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这一观点提出异议。作者以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为指导思想,一方面从中国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入手,进行总体上的研究;另一个方面对孟子、朱熹、王阳明的典型唯心主义命题进行了个案分析。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没有唯心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反思教科书的正确性入手,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再研究。通过语言学、目的论、个体性三角度的批判取证,对恩格斯的论述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重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真理性源命题。  相似文献   

9.
孟宪忠同志在《“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这一命题本身是不科学的》一文中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运用了‘本原’的概念,但这是恩格斯对旧哲学的概括,是谈马克思主义产生前,旧哲学家们对世界本质的不精确的看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考察思维和存在关系时已提  相似文献   

10.
哲 学应当注意马克思、恩格斯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工艺” ——兼谈决定作用和反决定作用………………………………………许德祥(1981·2)用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对立统一规律 ——兼论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政史系78级何 凡(1979·1)客观真理和客观现实是“两回事”吗? ——与李准同志商榷……………………………………………………许德祥(1980·2)评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考察………………………………………………孙梦雨(1982·2)必须辩证地认识形象思维 ——谈形象思维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 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 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视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本身,逻辑哲学不应当研究诸如"什么是逻辑"等逻辑问题.同时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与逻辑有关问题的哲学,哲学逻辑根本就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我国人民中一直影响很大。我国古代有儒、墨、道、法四大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我国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又有些什么糟粕必须抛弃呢?根据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一书,按照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谈一下老子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世界本原问题 世界本原问题,是恩格斯论述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问题,即世界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问题。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家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我们称他为唯物主义哲学家,凡是认为精神是世界本原的,我们称他为唯心主义哲学家,这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除此而外不能再有其他别的标准,否则就要造成混乱。那么老子认为什么是世界本原呢?即老子是唯物主义哲学家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原著的用语中,从未出现过“唯物主义哲学”(德文diematerialistischePhilosophie)一词。本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等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用法做详尽的考察,考证他们为什么没有用过这一术语以及是谁最早用这个术语,同时引发出应怎样正确理解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以澄清哲学界长期以来一个严重误解。  相似文献   

14.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哲学的中心主题不同,哲学基本问题也不尽相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碰到的最基本的问题,恩格斯称之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列宁称之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和他的实践活动中,同样是十分关注的,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精神依赖于物质,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这是唯物主义者早就解决了的常识问题。那么,物质和精神之间,还存在不存在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问题呢?具体言之:第一,矛盾的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物质和精神作为一对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一门历史地发展着的科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也应持历史的态度。从古希腊哲学到西方近代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与存在问题获得了不同的时代主题。今天,我们应当站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角度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一)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状况怎么样?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系统观问题。 与古代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人类系统观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潜在性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使用现今系统论的一般概念和专门术语,“系统”一词尚未作为一个明确的认识论范畴提出来,然而辩证的系统观点却渗透于他们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系统联系及其整体性的自然观。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不管自觉或不自觉,科学工作者也总是在一定的哲学思维指导下前进。作为一个青年科学工作者,我头脑中常常在想,当代科学是在什么样的概念框架中发展的?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对于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假说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评价并选择?在科研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哲学的价值。因为学习哲学一方面使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意义,激发起探索真理的信心和信念;另一方面哲学使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和科研思维,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践的基本问题和认识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关键,也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红线,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实践的发展水平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状况不同,哲学的中心主题也不尽相同,一般与个别、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只是古代和近代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哲学教学中,能否正确认识科学实践观,能否牢牢把握唯物史观,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髓。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哲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以上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 从目前高校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理论体系来看,它直接导源于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模式。事实上,这一哲学理论体系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建立,也不是列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