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户创新知识对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知识网络(WKN)的企业社区用户创新知识建模及分析方法,对社区帖子进行文本挖掘,通过关注度算法依次计算帖子和知识点关注度,并以关注度和词频数为属性,构建节点具有两类属性的WKN模型,实现对用户创新知识整合及建模.利用模型的点、边、权等特性,进行核心创新知识识别、创新中心点及核心关联模式识别,以及基于点边权综合的WKN个体网分析、基于凝聚子群的创新知识类团分析等.从模型及实例可看出,模型的双重点权可以很好地适应用户创新知识的特点,基于模型提出的知识发现及分析方法,可对用户创新知识进行多种深入地定量分析,为企业获取和利用用户创新知识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基于在线社区的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汲取用户智慧的有效机制,有利于企业发掘其产品创新方向.然而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过载及失真为社区中的知识获取带来了诸多挑战,且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利用价值较低的高频知识的提取.因此,为了充分挖掘用户经验与创新知识,本文基于社区知识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了知识超图模型,并利用超图划分算法hMETIS对知识超图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同时结合关联规则算法FP-Growth进一步研究了知识间的关联关系,以此获取不同领域的价值知识.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实现了对社区知识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提出的领域知识发现方法对企业社区管理和产品创新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ADSE(Acquisition, Digestion, Sharing, Exploitation,获取—消化—共享—应用)知识循环系统中,企业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获得多样化的知识,不仅需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而且需要在内部开展知识共享活动,共同助力于创新活动,推进创新进程。基于ADSE知识循环系统,探究了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知识获取方式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具有相同作用,即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共享均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吸收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遵循了“知识—能力—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结论一方面验证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循环过程,并深化了企业创新问题在知识层面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共享活动提供建议,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无形资源在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利用知识网络对社区知识进行表达与挖掘.然而这些同质,静态的网络往往难以充分地描述社区中的知识资源要素及变化.为解决异质性表达问题,本文针对大众协同创新社区中知识的增长和消退机制,构建了一种超网络动态演化模型.同时,应用该模型的拓扑特性指标对社区中的知识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动态超图的新的知识分类,并以此识别高价值的社区知识.最后,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对实例中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发现社区中的创新知识,实现社区知识的精确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导,对于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启发企业创新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深入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特性,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创新网络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大数据环境下知识转移主体和知识种类等因素的变化,建立大数据环境下以企业期望利润现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知识转移最优时间优化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参数设置,求解知识转移最优时间.仿真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还得出了对管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与启示,能为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确定最优知识转移时间、提升知识转移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知识冗余异质性产品研发团队的成员协调配置问题,阐述了以团队学习为核心的知识协调机理,借鉴学习曲线原理提出了知识的边际收益函数,进而构建了以团队学习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运用数值实验方法求解并探讨了影响目标函数值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成员的协调配置对团队的知识收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团队学习的净收益与知识层次成反向关系,与个体学习成正向关系;协同学习中知识协调人员的管理幅度对团队学习的净收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区中的用户专家对企业产品创新和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了解用户专家个人知识对于企业更好地利用用户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知识网络分析的企业虚拟社区用户专家个人创新知识发现方法,以用户社区帖子为对象进行Web文本挖掘,以加权知识网络模型(WKN)对挖掘的碎片知识进行整合和建模,进而综合利用WKN模型中的点、边、权重,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出基于派系的基本型创新知识模式、基于非派系的成长型创新知识模式以及核心创新知识模式.从模型及实例可看出,该方法识别出的知识模式,包含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结构,因而比零散的知识点更系统、深入,更易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资产,具有更高的价值。本文基于小世界网络中SIR模型为基础研究隐性知识传播规律,采用更符合实际的"S"型曲线作为变化遗忘率函数,构建遗忘率随时间变化的隐性知识传播复杂网络模型,使得该模型更能准确预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还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C企业的所有员工发放调查问卷4500份,最终回收问卷4320份,获取C企业知识传播网络参数,对其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案例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遗忘率及其函数参数的变化对隐性知识传播的最终规模有重要影响。越大的初始遗忘率使得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最终规模也越小,遗忘速度越快,隐性知识传播范围也越小;相比常数遗忘率的模型,考虑变化遗忘率的隐性知识传播随时间变化的最终规模要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考虑价格折扣的三级供应链协同计划问题,以产品的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调整准备成本、运输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库存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价格折扣的三级供应链协同计划模型,设计了该问题的知识进化算法用以求解方案.对仿真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考虑价格折扣的三级供应链协同计划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网络知识系统仿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系统是知识及其活动和相关要素构成的复杂自适应系统.企业内部的知识系统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与成员,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而企业网络中的知识系统则涉及到数量庞大的不同主体,构成一个复杂度更高的知识网络.由于网络自身的复杂性,知识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因此仿真方法在知识系统研究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在对中英文主要期刊中的知识系统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仿真方法在知识系统研究中的应用领城、研究成果与相关技术,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航天企业基于知识流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航天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薄弱环节,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在简述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流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和主要设计原则。重点阐述了基于知识流的航天企业知识管理框架模型和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并针对航天企业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特点,分析了航天型号全寿命过程中从预研到研制过程的知识管理流程,以及研制过程与批生产过程的知识集成模式。对知识管理体系框架下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军用电子设备故障知识获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军用电子设备的特点,总结通过故障仿真获取故障知识的一般过程,提出计算机自动穷举设备所有可能故障、进行仿真获取故障知识的新方法。提出4个关键策略解决仿真工作量及自动建立故障集的问题。在分类策略中分析故障仿真数据的特点,提出适合的新算法。提出电路故障知识获取平台建立方案作为所提方法的具体实现。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故障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利用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2001对某型导弹发射车的电控系统电路进行仿真。通过仿真获得导弹发射车的电控系统电路的故障参数,获取功能-故障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为解决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是一类应急状态下的复杂系统决策问题,快速生成应急决策知识是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本文从不同科学域的共性整体特征出发,构建应急决策知识元模型,为多领域、多学科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表示与融合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基于知识元模型生成个体知识,然后通过GRA-T(grey relation analysis and TOPSIS)方法确定决策主体考虑问题的权重,再使用WGRG(weight grey relation grade)融合算子将专家知识整合成系统性的应急决策知识,为保证应急决策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知识支持.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地铁火灾突发事件案例分别验证GRA-T和WGRG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应急决策知识表示和生成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recognized as a key for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competitiveness.How to promote an organization's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reating efficiencies and achieving a competitive edge. The knowledge essenc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discussed. Further, the basic and extended dynamic mode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re constructed, and is applied into an enterpri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models can well explain how the knowledge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hey can be used as an useful tool by an enterprise to promote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Finally,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面向应用领域的知识系统建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知识系统建模过程中不同类型知识的组织、表示、控制和实现等问题,将用户需求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分解将知识系统数据结构划分为领域概念知识(概念本体)、领域系统知识(方法本体)、需求分解知识(需求本体)、知识系统控制知识和解释知识5大部分,建立了各部分的数据结构,明确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层次案例规划(hierarchicalcase basedplanning,HCBP)的需求本体建立检索及面向目标的黑板控制结构和改进算法。实例测试表明,该方法不仅有利于不同类型知识块的重用,而且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大大缩短了知识系统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