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从他对旧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中,使人们醒悟到,重视儿童的身心特点是多么重要。他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至今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自然人”和“自然教育”问题,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关于卢梭的“自然人”的问题卢梭认为应将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从《爱弥尔》问世起,关于“自然  相似文献   

2.
虚词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以"固然""自然"两词为例,对其连词属性的研究辨析"固然""自然"的异同,从句中分布、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语用推理理论对"固然""自然"的虚化过程进行了说明,得出"固然"的连词词汇化程度要高于"自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夏威夷的音乐沙在夏威夷群岛的哈那累伊沙滩上,有一片由珊瑚、贝类主砂粒堆积起来的沙丘,每当人们迈步在沙丘上时,就会听到脚下发出动听的音乐。如果用两手抓起一把沙子用力摩擦,手中的沙子也会发出奇妙的声音来。据科学家分析,这是由于这里的沙子被海水和雨水打湿以后,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产生振动,于是就发出了节奏不同、音色各异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在"你知道吗?"的阅读竞赛中,许多读者对自己所评选的文章进行了热烈的评论.这里选登其中的两篇.大家读了,可能有助于增加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相互呼应的气氛.  相似文献   

5.
本顿指出马克思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有意识的生产改造型劳动,而忽视了人的活动是受不可操纵的自然条件和因素的制约。通过提出对自然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理解,将劳动过程划分为生产改造型劳动过程和生态制约型的劳动过程,主张以“适应自然”代替“改造自然”,认为“改造技术”是提倡不断超越自然的极限,而“适应技术”才是不断适应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6.
华兹华斯在英国享有湖畔派诗人的美誉,在作品中写出了亲近和热爱自然的性情,而且将自然当成了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分析了大自然对华兹华斯在诗歌创作中的巨大影响、人类对自然的反应以及诗人借助自然来探索人类心灵和灵魂的开拓性进步.  相似文献   

7.
自从罗森堡夫妇被谋杀后,他们的辩护律师布洛克便一直是他们的孤儿迈克尔与罗伯特的保护人.但是不幸布洛克于一月三十日在他纽约的住所里突然死去了.警察局没有发表死者的详细情况.据合众社说:'尸首发现在盛着滚水的浴盆里.'联邦调查局说:'这种  相似文献   

8.
夏威夷的音乐沙丘夏威夷群岛的哈那累伊沙滩上,有片绵延800多米、高达18米的沙丘。当人们踩上去时,就会听到脚下发出动听的音乐。如果用两手抓起一把沙子用力摩擦,手中的沙子也会发出奇妙的声音。科学家分析,由于这里的沙子被海水和雨水打湿后,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产生振动,而沙子表面的空气薄层就发出了节奏不同的音乐。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齐声回答:从超市里。你不要以为这是人们杜撰的一个笑话,而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查德·洛夫,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童: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综合征》中,详细描述的真实情节,也就是近年来发现的所谓儿童“自然缺失综合征”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象形的汉字负载着神秘的信息:何为大。“大”就是在天地自然之间展开人的胸怀。理解了自然精神,对天(自然法则)心存敬畏,与地(现象界自然)保持着亲切的关系,中国人就这样实现了“大写”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度的现状进行的分析,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设定条件下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容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并提出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人们多维度的努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工自然的“内容”越发丰富、涉及的领域越发广泛,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发深刻。当前人工自然呈现生态性存在的特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和标准是人工自然生态的结构内容。人工自然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在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史实上“肇始于”人类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根源于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畸形化存在与发展——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产业生态失衡、产品生态失衡、标准违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的锁定和打压使我国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和谐人工自然生态、削弱因人工自然的不当生产消费所致的人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扰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一直以来被看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对象,很少有人把农业景观看作审美的对象。现代生态农业不仅注重生产效益,更加注重其生态效益和审美功能。生态农业的审美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与农业的自身特点有关。不仅体现在生态农业本身所蕴涵的文化性、生命性,更体现在其生态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明的兴衰和生态环境的演变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分析世界古代文明兴衰的基础上,论述了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机械论自然观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对机械论批判和审视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是唯物辩证自然观的现代形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运用有机整体论自然观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郑允文等人提出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湿地特征和资源现状,建立了一套针对性强、操作简便的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得分80.2,生态质量尚属较好,但是保护区仍受到淮河过境客水和围网养殖的影响,建议加强保护区内各条河流关键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工程,为候鸟营造一个良好的停留、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6.
搬迁移民或当地居民是否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区顺利建设和实现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保护区居民生产用地的损失补偿,还以生态足迹为基础,计算了林产品、水产品、薪柴、牧草等生态系统为保护区居民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与保护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差距较小,客观反映了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该方法解决了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过高,而仅以生产用地损失作为补偿标准过低的矛盾,可为其他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论述了道教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道教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规定、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学意义;指出道教在"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的深刻论述及制定的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值得现代人加以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海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破坏后又经人为努力重新恢复塑造的典型湿地环境。在过度的人类活动压力下,草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草海自然保护区水体、大气污染根源及污染现状,剖析区域生态破坏主导因子,并结合草海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立足于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特点、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扬长避短,发展山西生态旅游业的开发思路以及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生态质量为生态质量较好级别,但面临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等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关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实现洪泽湖湿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