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南老湾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湾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龟山组,主要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矿体受NWW向的韧脆性构造和NE向及NW向的次级构造控制,呈似层状、层状和脉状产出。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度、低盐度和低密度特征;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含K+、Na+,二者比值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矿床、围岩和老湾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和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老湾金矿床赋矿围岩是经历过多次韧脆性剪切改造作用的中元古界龟山组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二云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晚期,此2类主要岩石类型在矿化后形成2类不同的矿石类型。文章选取矿区远离矿体的不同类型的赋矿围岩进行质量平衡的计算和分析,探讨了在成矿前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过程中物质的带出带入及其对成矿作用的物质贡献,结果表明,老湾金矿床的赋矿围岩在此过程中成矿物质即已伴随硅质和碱质的迁入而得到了富集。  相似文献   

3.
河南老湾花岗岩的源区成分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湾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指示出老湾花岗岩源于下地壳经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源岩中含有壳源和幔源物质,具类似于高钾钙碱性安山岩的岩石化学特点。详细的研究表明了早元古界桐柏山群不能成为老湾花岗岩的源岩。模拟的太古代岩系岩石化学成分经高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可以形成老湾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排山楼金矿床~(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r-Ar同位素测年法对辽宁排山楼金矿床矿化阶段形成的钾长石和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钾长石进行了测试,获得矿化阶段形成钾长石40Ar-39Ar坪年龄为(116.69±1.15)Ma,等时线年龄为(116.97±1.39)Ma,以及似斑状花岗岩中原生钾长石40Ar-39Ar坪年龄为(126.71±2.03)Ma,等时线年龄为(124.00±4.32)Ma的数据.前者代表了该矿床的形成年龄,即该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后者表明金矿化不早于(126.71±2.03)Ma.这一成矿年龄与华北陆块北缘大部分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表明华北陆块北缘绝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中生代动力学体制发生转折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其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矿床岩矿石进行微量稀土元素的测试和特征分析.微量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与矿体相比,盖县组片岩、大石桥组大理岩显示出相似的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以及稀土配分模式,印支期花岗岩仅在P,Zr,Hf等微量元素上出现较大反差,吕梁期-燕山期岩浆岩体在稀土配分模式上只有Er明显亏损,反映金成矿与地层和岩浆岩关系密切;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来源具有复杂性,吕梁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盖县组片岩和大石桥组大理岩均为该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且深部成矿物质也参与成矿,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粤桂边境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成矿条件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位于广东廉江县与广西博白县的交界 ,是一个以银为主 ,含有金、铅、锌等伴生有益组分的银多金属矿床。研究表明 ,前寒武系—寒武系变质岩系是银金矿床的主要矿源层 ,其具有的高Ag和高Ag/Au比值特征 ,为本区形成以Ag为特色矿床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燕山期英桥花岗岩为成矿热液的形成和活动提供了热源 ,驱使以大气降水含有岩浆热液的混合水循环并对围岩混合岩和花岗岩进行淋滤 ,形成成矿溶液 ;多期次活动的庞西垌—金山断裂带不仅为花岗岩浆活动提供通道 ,而且使两侧岩石产生节理和裂隙 ,有利于热液的循环、淋滤和定位 ,并直接成为矿质沉淀的场所 ;含矿断裂的热液围岩蚀变作用是矿床最后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以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下湾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为变质-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天山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地层中产有众多的金矿体。通过对昭苏水磨沟铜金矿床矿化特征的研究 ,总结出这类矿床的成矿规律是 :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火山岩是矿源层 ;区域性大断裂是矿质运移通道 ,其中的低级别、低序次构造为容矿空间 ;华力西期钾长花岗岩是形成铜金矿的能量来源 ;绿片岩相以下的动力变质作用是矿化富集的条件。矿床成因应属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以克勒青河谷地区中东部为研究区,利用Geoeye数据进行岩性构造-成控矿要素的综合解译。结合该区域的相关地质资料,分析出该区发生岩浆活动的时期为燕山期;其岩体的岩性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沉积地层为二叠纪的加温达坂群白云岩组、阿格勒达坂组以及神仙湾群B组;其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细晶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成矿地质环境为华力西-燕山期造山作用造就的构造-岩浆带成矿地质环境控制着研究区的成矿作用,其形成的矿床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克勒青河谷地区中东部为研究区,利用Geoeye数据进行岩性构造-成控矿要素的综合解译,结合该区域的相关地质资料,分析出该区发生岩浆活动的时期为燕山期,其岩体的岩性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沉积地层为二叠纪的加温达坂群白云岩组、阿格勒达坂组以及神仙湾群B组,其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细晶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成矿地质环境为华力西-燕山期造山作用造就的构造-岩浆带成矿地质环境控制着研究区的成矿作用,其形成的矿床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Hydrothermal clay minerals that formed in the main metallogenic stage of the Changkeng disseminated-type gold deposit in central Guangdong were analyzed by the 40Ar/39Ar laser probe. The results give Ar-Ar isochron ages of 109.9 1.4 to 110.1 1.3 Ma, which are 30 to 50 Ma older than the age of silver ore bodies in the deposit. Both gold and silver mineralizations were not related to hidden granite batholith in the mining district, but probably related to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40Ar/39Ar laser probe is a sound dating tool applicable to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type gold deposit.  相似文献   

12.
Ore-forming 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in studying the genesis of mineral deposits. Dating of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type gold deposits, which are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world, is always a difficult task for ore geologists. Themajor reason is that most of the ores in this type deposit are of various siliceous and are composed of extremely fine-grained minerals, thus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ir ages by using conventional isotopi…  相似文献   

13.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首例大型独立岩金矿床.该文着重介绍了马攸木岩金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石物质组分、金矿物的一般特征,并将马攸木金矿床的形成分为热液期、风化期和沉积期,其中与岩金矿形成有关的热液期至少可分为三个矿化阶段.论述了岩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S和Pb同位素特征及Ar同位素年龄.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与地热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河东金矿位于焦家矿田内 ,属蚀变岩型金矿 ,矿床受望儿山断裂控制 ,矿体沿断裂带平行产出 ,上下盘围岩分别为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蚀变带由上至下出现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 ,金矿体赋存在强蚀变岩中。一般认为河东金矿的各矿体产于断裂带下盘部位 ,但本文研究认为 ,河东金矿的矿体确切地说应该位于两条主断裂之间的部位 ,尤其是组成菱形结环的分叉或汇合部位 ,河东金矿的1~ 10号矿体全部落于两断裂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东风山前寒武纪含铁建造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山金矿体赋存在含铁层之下的东风山群角岩层中。赋矿层位中富含磁黄铁矿、黄铁矿、锰铝榴石和锰铁闪石。通过对该矿床的硫、氧、碳和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硫化物中的硫和地层铅主要来自深源,其次地层中的含硫有机物被生物分解形成的硫也产生一定影响。东风山群形成于早元古代。东风山金矿属高温热接触变质的同生床。  相似文献   

16.
胶东一个新发现金矿床--辉寨金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胶东地区新发现的辉寨金矿床,依据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成矿热液组分、成矿温度、氢氧同位素、Rb-Sr等时线数据等,该矿床为产于黄铁绢英岩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由此扩大了该区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7.
阿克提什坎金矿床稀土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地研究了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阿克提什坎金矿床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热液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型 ,并应用 Grant等位线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的行为。认为在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中 ,稀土元素保持惰性 ,成矿热液与岩浆热液有关 ,赋矿围岩及矿区花岗岩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