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论述了一种新型自动调焦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基于激光干涉条纹的分布,通过CCD对光学信号的转换及单片机的控制和处理,实现光学系统的自动调焦,该系统具有调焦精度高,速度快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显微图象系统调焦精度的确定与聚焦算法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显微镜光学系统H1和摄像机光学系统H2的级联传递函数H1·H2定出调焦精度,用同态滤波去除待聚焦图象中的噪声.使用边沿检测法、标准差法、最大熵法实现了对模糊图象快速准确的自动聚焦.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研制成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硬盘盘片等超精密表面粗糙度非接触测量的智能化仪器;提出了基于外差干涉原理的平行双光束设计方案,简述了该测量仪结构、光学系统、驱动控制系统、光电转换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精密定位系统;给出了表面粗糙度多刻线标准样板以及磁盘表面粗糙度的实测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量仪的示值误差优于3%,示值变动性小于±3%,可实现自动调焦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4.
光学三角法高精度自动调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光电式自动调焦系统。该系统利用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基于光学三角法的原理,将会聚到工作台上的激光光斑成像在二象限硅光电池上,再利用硅光电池输出信号的变化实现调焦。该方法能方便地实现自动调焦,且调焦精度高、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复色光的洛埃镜干涉,可以用聚光泡做光源,经过小孔,使入射光线掠射到平面反射镜上。将显微镜调焦于反射镜的边缘处,可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用激光器和短焦距透镜代替聚光泡和小孔屏,可观察到大范围的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6.
基于齿轮齿面的特殊性和激光干涉系统设计理论,以系统易实现、且能获得良好的干涉条纹图像为具体设计目标,提出了斜入射式的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结构方案。介绍了光学测量系统的结构、原理,阐述了基于光线追迹的光学系统计算仿真方法,给出了分别以平面、渐开线直齿轮齿面和渐开线斜齿轮齿面作为被测对象时的干涉条纹图像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法向跟踪曲线磨削加工中砂轮与工件的干涉问题,提出了自动避开干涉的近似法向跟踪磨削算法,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同时,结合生产实例,在数控曲线磨床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基于最佳法向跟踪角的法向跟踪曲线磨削,可以找到磨削加工中工件曲线轮廓的干涉点,并且计算出砂轮避开干涉的最佳法向跟踪角和工作台旋转角度,从而实现对任意复杂曲线轮廓的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8.
量块中心长度绝对测量中干涉条纹的自动判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系统读取干涉条纹,是提高量块长度测量准确度的前提条件。该文介绍利用激光干涉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干涉条件方法,分析并解决量块中心长度的自动测量。系统采用了2个频率稳定的激光器,提高了视场照度和相干强度。分别在2种波长下,自动测量量块中心干涉条纹小数部分。仪器由CCD摄取干涉条纹,计算机计算量块中心条的位置。该方法不但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能够提高测量  相似文献   

9.
非球头刀数控加工无干涉刀位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球头刀五轴数控加工复杂曲面的干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干涉刀位自动生成算法,主要涉及干涉检测和干涉避免两个方面.该方法基于曲线到曲面最短距离算法进行干涉检测,计算刀轴和邻近曲面的最短距离,求取最大干涉量;根据最大干涉量进行刀位调整得到无干涉刀位.该方法的有效性已通过叶轮的加工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装配序列自动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图论方法研究了装配体中零件的干涉信息和关联信息,利用CATIA(Computer Aided Tha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软件平台提供的接口及产品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模型,建立了自动获取装配序列规划所需关联信息和干涉信息的方法,并用Vistial Basic开发了相应的程序。该程序充分利用CATIA平台上已建立的产品数字样机及检测工具,完成装配干涉的自动检验,从而自动生成了产品的装配序列。实践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或简化装配序列规划所需的大量人工处理,从而提高了装配规划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对光通信码间进行抑制抗干扰的过程中,光信号会受温度、大气流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干扰随机性较大,导致传统的调相阵列技术由于不能实时检测,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光通信码间的干扰抑制。提出一种单周动态补偿的光通信码间抑制抗干扰方法,分析带有干扰的光通信系统,给出外部扰动向量的动态特性,分析无限时域的性能指标,将原系统和干扰系统和期望输出联立,获取光通信增广系统。在调制信号中引入直流偏置信号,将经调制的数据向量划分成不同子序列,赋予各子序列对应的加权系数,依据光通信码间安全工作区域信号范围对光信号进行限幅,通过正信号的切顶信号求出补偿信号。对正信号与翻转负信号进行符号拼接、偏置信号添加等操作,将光信号以光功率的形式传输至光无线信道。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作为信道模型,将负信号置零,进而抑制光通信码间的干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2.
白光干涉测量技术是光学测量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介绍了白光干涉测量的原理及系统构成,提出了基于局部峰点插值提取白光干涉信号包络的算法。对局部峰点插值提取包络算法的实现和数据处理的过程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清晰的三维表面形貌图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空气扰动及环境振动所造成的常数项光程变化不敏感的自适应干涉系统。采用高频振幅调制与锁相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振动引起的干涉条纹的抖动进行实时探测和光程补偿,可将干涉条件纹依次锁定在与任意位相差相对应的位置,从而建立一个自适应移相干涉系统。这种方法不受两相干光束间光程差的限制且有高的信噪比,简述该方法的原理,对所建立的系统进行描述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视频特征的提取是行为识别方法中一个关键步骤,当视频场景中存在无关行人或者背景干扰时,提取的特征往往会包含较多的干扰信息,这将严重影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进而影响行为识别准确率。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区域的红外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对视频序列提取光流运动历史图(optical flow motion history image, OF-MHI)特征,获取视频序列的运动信息,此步骤旨在消除图像背景及静止目标干扰。利用类别激活映射(class activation map, CAM)方法进一步消除运动目标干扰,获得兴趣目标显著性区域,进而获得显著性区域特征图。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提取最终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获得识别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双极性啁啾编码光码分多址接入(OCDMA)系统。该系统采用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和光纤延迟线将数据比特扩频成由正或负啁啾光脉冲组成的扩频序列,并对多用户干扰和误码率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系统误码率与地址码码长和光纤光栅的脉冲展宽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增大脉冲展宽因子可以有效降低该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利用Mach-Zehnder自参考干涉系统无需设置专门参考光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激光复振幅实时重建方法.在参考臂和测试臂上分别设置放大倍率为s且互为倒置的望远镜系统,使得经针孔滤波、准直后的参考光被放大s2倍形成波前与振幅(或强度)皆近似于一个平面的理想参考光.研究表明:利用傅里叶分析法从干涉图中便可直接重建待测激光复振幅分布,具有结构简单和测量快速的优点.基于该系统分别对静态和动态输出光场进行复振幅重建实验,并由此求得相应的M2因子,从而验证该方法在复杂光场光束质量实时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平面等倾干涉原理的平面度视觉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基于平面等倾干涉原理的机器视觉高精度平面度测量系统。它利用等倾干涉原理 ,通过CCD提取随平面度变化的明暗相交干涉圆环条纹信息 ,根据条纹中心不变性和中心对称性 ,以开始测量点适当级次条纹中心为参考条纹 ,间隔 90°建立 4个扇形窗口 ,对窗口内条纹信息处理 ,得到细化后条纹与参考条纹径向间距 ,参照前一测量点干涉条纹径向位置 ,得到干涉条纹在各测点的变化量N。该N值既能反映出半波长整数倍 ,又能反映半波长小数倍的测点高度差信息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 ,处理N值 ,得到极高精度的平面度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纤传输系统中菲涅耳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回波和多光束干涉效应设计了一种反射型光纤信号干涉调制器.实验中从X型光纤耦合器输入端输入光波,从输出端输出光波并入射到晶体表面上.将调制信号以电压形式加载于压电陶瓷管用共伸缩振荡来控制光纤端与晶体表面间距离,光信号在光纤端面与晶体表面发生菲涅耳反射产生的回波发生多光束干涉效应,实现对反射光的调制,从光纤耦合器的回波端输出被调制的回波光信号.这种光纤信号调制器主要针对光的振幅调制,实验中获得调制度约为44%,信噪比约为13 dB,带宽约为200 kH z.具有价格低廉、调制度高的特点,可应用于光纤传输信号的调制及信号斩波等.  相似文献   

19.
光纤探头式测色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色仪的色度测量中,为减少光源对物体直接照射所受外界的干扰,将光纤探头作为光能的收集与传输部件引入测色系统中.该系统利用高压汞灯作光源测试特征波长,系统的测色波长误差小于0.3 nm(国际对测色波长误差要求小于0.5 nm).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测色系统波长精度高,并有良好的重复性.由于光纤对光谱的非线性衰减的影响而使颜色的测量产生畸变,通过光纤输出端光场的场强分布函数使色度测量得到校正.为了分析系统的测色效果,通过对标准色卡的颜色测定,并与标准值相比较,结果表明,色坐标误差指标小于0.01.本系统可用于颜色检测的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