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人工养麝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麝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野生麝资源的锐减使人工养麝成为提供天然麝香的惟一有效途径.简述了麝的经济价值、麝香种类、化学成分和人工养麝历史背景,分析了人工养殖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养麝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麝是我国二类珍稀动物,随着养麝业的发展,近年来对麝的分类学,麝的生活习性及麝的某些器官,如香腺、香囊的结构已着手进行研究。但对麝的其它器官的解剖组织结构尚无报导。本文将对麝的气管和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进行较详细的阐述。材料和方法林麝两头,♂6.5公斤,♀5公斤。  相似文献   

3.
本标准依据家养麝的常用饲料营养成分、消化、代谢和饲养试验结果的大量资料制定。包括仔麝、育成雌雄麝、成年雌雄麝和繁殖雌麝等七种饲养标准。按本标准饲养大群雌麝的繁殖率比对照组提高34%,雄麝的麝香产量比对照组提高19%。  相似文献   

4.
用5咱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四川产麝Qu亚科的四川短尾Qu、北小麝Qu、中麝Qu、灰麝Qu蹼麝Qu喜马拉雅水麝Qu、四川水麝Qu7种动物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比较研究,认为最短距离法与生物的分类结构较吻合,建议将蹼麝Qu属并入水麝Qu属而成基全亚属,并探讨了如何使数学的聚类更科学地反映生物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麝和麝香     
麝是小型鹿科动物,因其成年雄性能产麝香而身价百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麝一直遭到无情捕杀,野生麝的数量急剧下降,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世界的麝仅1属5种,即原麝、马麝、林麝、喜马拉雅麝和黑麝,主要分布于东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如俄罗斯的远东沿海、朝鲜半岛、越南北部、尼  相似文献   

6.
麝香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是我国的珍贵稀有动物,雄麝的分泌物———麝香作为众多著名中成药原料和高级香料而举世闻名。但是,由于对麝资源的过度捕猎,以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导致麝栖息环境———森林面积的大幅度缩减,使麝成为最为严重的濒危物种之一。因此,国家林业局在广泛征求国内麝资源研究专家和中医药等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上报国务院于2002年10月24日正式批准将麝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升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面禁止对野生麝的一切捕猎活动,对库存天然麝香的使用实行严格管理,并积极推广应用人工麝香。这一决定对于切实加强麝资源…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麝取香关键是提高麝的繁殖率和成活率。要提高麝的繁殖率和成活率,应注意麝的精心饲养管理和搞好繁殖两条措施;一、精心饲养管理选择好饲养场地:麝既怕冷又怕热的动物,冬季多栖息于阳山温暖干燥的石岩下或树林中;夏季喜阴凉,门天常在阳光下直射,通风透气良好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1989,(3)
陕西省镇坪县人工养麝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同时也是最先取得人工养麝、活麝取香成果的林麝养殖场.该场的科研人员在群体驯化、活麝取香、饲养防病及泌射机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他们又在提高麝香产量和对林麝的人工授精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研究麝香分泌规律上,他们发现种麝是提高麝香产量的核心,而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又是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9.
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e)属于偶蹄目、鹿科,系反刍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麝仅产于亚州东部,我国是麝的主要产区,约占世界野麝资源70%以上。野麝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陕西、安徽以及东北等地。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山麝的养殖效益,推进高山麝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甘肃兴隆山圈养高山麝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及营养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外伤科疾病、应激性疾病的病因、病状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亦称香獐(Musk Deer)系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麝属(Moschus)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芳香工业的重要原斟。  相似文献   

12.
麝是古北界的特有种和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物种保护价值.幼麝的高死亡率,特别是由腹泻或肠炎所引起的死亡已经严重地影响着中国养麝业的发展.从甘肃兴隆山养麝场死于消化道疾病的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出了病原性的肠杆菌.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的种系遗传学综合分析鉴定其为阿尔伯蒂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albertii).对该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其对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这可能是麝长期经受少数几种固定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治疗,细菌产生抗性而使抗生素失效所致.建议麝场定期对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选用具有针对性的菌株制作菌苗,配以敏感的药物、中草药添加剂和良好的卫生措施,以控制埃希氏杆菌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麝的分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Moschus spp.)是亚洲地区特产野生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已被列入CITES附录Ⅰ中.麝一直颇为中外学者所关注.目前,麝作为独立的科已广泛被接受,但种及种下的分类仍处于"广泛争论"状态.本文从形态、分子生物学等特征对麝的分类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加强麝类资源管理刻不容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麝类资源急剧减少、现存麝类已珍稀濒危的严峻现实,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麝类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是我国自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第一批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物种。麝类(Moschusspp.)属偶蹄目,麝属,是亚洲特产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老挝、越南、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韩国及蒙古等国家。我国是世界上麝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蕴藏量一…  相似文献   

15.
麝乌药锤由麝乌药锤液,麝乌止痛膏一号和麝乌止痛膏二号组成,含14味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络通痹,化瘀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麻木拘挛,扭伤挫伤等症状,经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疗铲。为了进一步扩大该药的使用范围,我们观察了研究了该药对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中国麝科动物的分类一直存在着众多分歧,本文利用头骨的综合指标对四种麝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经分析得出,安徽麝可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种,原麝和林麝也应保留其种级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关注麝类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是鹿类家族中生活于森林且体型较小的一个类群,一般认为有4个种,也有人认为有7个种,主要是种与亚种之争。由于其成年雄性个体腹下尿道开口处有一囊腺在繁殖期分泌的特殊物质———麝香,其几千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和香水工业,人类为获取麝香而大量捕杀麝,加之其栖息地被人类大量侵占和破坏,使麝类到了濒于灭绝的边缘。由于含麝香产品存在数量可观的国际贸易,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麝类的分布和数量麝科动物是亚洲的特有类群,中国是这一类群动物的中心分布区域,具有麝类的所有种。分布最广的是原麝(Moschusmosc…  相似文献   

18.
话麝     
麝(Moschus moschiferus)俗名香獐、獐子、香子、山驴子等,为哺乳纲、偶蹄目、麝科动物.我国的麝科动物有3种,即:原麝、林麝和马麝,其野生资源相当丰富,约占世界麝资源蕴藏量的70%以上.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等省(区)的为原麝;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为林麝;马麝仅分布于青藏高原.三种麝以林麝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原麝次之;马麝的分布较为狭窄,数量亦较少.据有关专  相似文献   

19.
林麝雌性生殖器官解剖及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了解麝的主要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对于进一步探讨其生殖生理,提高其繁殖率,扩大麝的数量和增加麝香产量具有道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尚无有关报道,本文仅报导对一例雌麝的生殖器官的解剖及组织结构的观察情况。材料和方法健康母麝一头,体重5公斤,年龄不详。颈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鹿科动物资源丰富,计有17种,占全国鹿类的85%.本区每年的猎取量,麝和毛冠鹿分别为10万头左右,赤麂14~15万头,黄麂约65万头,獐约万头.野生梅花鹿已隔离成皖浙、川甘、桂西南及台湾四个分布区.海南坡鹿及豚鹿都处于濒危境地. 70年代末麂类产量较50年代末增长23%,但低于60年代末的水平.本文试析50年代以来麂类数量波动的原因. 本区是麝的重要生产基地,根据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大的原则,建议在人工养麝的同时,开展引种驯化、岛屿养麝和通过对野生麝资源管理来达到增产目的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