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李斌  王宝华  顾潇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243-244,246
通常,预测主要是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进行预先推断。本文提出广义预测的概念,包含了正向预测与逆向预测内容。分析了预测的不确定性及论述了预测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提出了预测三因子论,即能否预测取决于对预测的核心因子、诱导因子、不确定因子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并运用预测三因子论对地震预测、彩票预测、油价预测三大预测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动态数据预测中,为克服传统预测方法中所造成的较大误差,本文通过动态预测理论与移动平均预测理论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方法,用来预测时间序列数据.在原有的移动平均预测基础上构造一个动态加权参数.通过对相对误差的比较,证实了该方法预测效果优于移动平均预测.并利用该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30年平均降水量进行预测研究.并与动态预测方法相比较,预测效果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混沌时间序列的局部线性预测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混沌时间序列经典局部线性预测的基础上,考虑邻近点变化趋势与预测点变化趋势一致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加入邻近点前一点到邻近点的轨迹与预测点前一点到预测点的轨迹的夹角这一参数来进行预测,提高对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即把小波分析结合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对铜价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纯的小波预测或单纯的RBF网络预测精度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某些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中。  相似文献   

5.
为说明流量预测算法对交通控制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交通控制对预测算法的精度要求,根据青岛市江西路实地流量数据,分析线性预测算法的预测精度,研究预测精度对交叉口流量比、周期的影响,进一步获得预测精度对交叉口平均延误和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过程发现数据前期的平滑处理可提高流量预测精度,从而减少预测数据对配时参数以及控制效果的干扰。通过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显示线性流量预测算法预测误差大约为10%,这对周期造成2%左右的误差,使绿灯时间误差在2s以内,而对延误及通行能力的误差干扰都在5%以内。说明线性预测算法在实际信号配时方案中具有可行性,从而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灰色预测适合于原始数据序列按指数规律变化的问题,而马尔柯夫适用于预测随机波动大的动态过程.有机地结合两者构成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可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首先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而后对相对误差序列进行马尔柯夫预测,最后用该预测值修正GM(1,1)的预测结果,因而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使用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对苏州某交叉口实时交通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优于单一灰色GM(1,1)预测.实验表明,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用于交通量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精度,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指数预测,双曲线预测和灰色预测3种传统预测方法,从稳定性,数据利用和适用时间上来进行加权组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并对西北某矿区4月份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几种传统方法的独立预测结果相比,该方法精度较高,也易于操作,对矿区瓦斯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市场预测是企业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企业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和营销计划的依据和前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估计和推测,由于受到经验、知识、时间、条件、认识、工具等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对未来的认识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存在预测误差,因此,减少预测的误差,除了根据预测目标选择实用而有效的预测方法外,还须对预测误差进行分析,通过对预测误差有效性分析不但对预测的结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能减少预测的误差,以达到对预测误差控制的目的,最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绝对误差的线性组合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组合预测效果评价中存在着把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相混淆的问题,阐述了区分样本区间和预测区间的组合预测精度评价方法,并在预测区间上对2种常用的基于绝对误差的线性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实例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绝对误差的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基于预测模型有效性的线性组合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对日负荷进行预测的新方法。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预测,在预测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新陈代谢处理,且根据预测日的属性对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并依据历史负荷中负荷的变动情况对结果进行校正,以求最佳预测效果。利用自适应滤波预测结果的残差建立时间序列的AR(p)模型,与自适应滤波模型形成组合模型,从而实现了短期电力负荷样本资料随时间变化而更新、样本量和计算量不增加而预测精度能得到保证的目标。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较,该模型用于日负荷预测具有计算迅速、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0个猴头的鼻咽部作了肉眼形态学观察,组织学观察及测量了鼻咽部的10个部位,并研究了猴鼻咽部的周界。我们观察到:1、猴鼻咽部有鼻咽中隔,它是鼻中隔向后的延续,因而不存在有鼻后孔,故不能以鼻后孔作为鼻咽前界的定位点。2、鼻咽中隔为猴所特有,不见于人和免,鼠等动物。鼻咽中隔把鼻咽腔分为左右两个相等的牛角管形的腔,耳咽管开口于鼻咽侧壁中部偏后的位置。鼻咽中隔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向后部淋巴组织逐渐减少并上移至鼻咽顶壁。3、鼻咽侧壁于耳咽管前后均可见肌组织,由前向后肌组织逐渐加多。4、本文对猴鼻咽部10个部位作了测量,其平均数为:鼻咽顶壁长27mm,鼻咽底壁长33mm,耳咽管口至鼻咽前界11mm,耳咽管口至鼻晒后壁7mm,外鼻孔至鼻咽前界55mm。本研究观察复盖猴鼻咽部各部位的上皮,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未见有鳞状上皮。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树脂铸型法研究木质部导管的内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树脂铸型法(resin casting method)用于藤本和灌木共五种植物导管的内部结构研究。干燥的小木块用苯乙烯包埋,完全聚合后,用过氧化氢/冰醋酸(1:1)溶液和浓硫酸溶液交替处理,完全去除细胞壁成分,得到的导管树脂铸型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能清晰,精确的反映出纹孔道,纹孔室,螺纹加厚,导管分子端壁及尾等三维立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正常家兔肝胆汁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兔肝胆汁中含有23种元素,其中14种元素浓度高于检出下限,大多为金属元素,亦有少量非金属元素。这结果与黑色胆石成分基本一致。在刺激兔耳肝胆穴后,观察到肝胆汁中一些必需金属元素如铜、铁、镁等的含量都有所下降,尤以钠浓度下降明显。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耳压法预防结石症产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硅质岩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地球化学及沉积岩石学等方面,配合一些数学地质分析方法(如Q-型因子分析、对应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等),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成因、硅质来源和水深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分子轨道定域化酉矩阵的性质,揭示了其物理意义和统计性质。利用酉矩阵的性质对一系列化合物进行分析,得出了分子轨道的分类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赤霉素GA_3为起始物,经十步,合成了赤霉素的环氧衍生物ent-13-乙酰氧基-1α,10α-环氧基-3β-羟基-1-甲基-20-去甲赤霉素-16-烯-7,19-二酸-7,19-二甲酯,这是一个新化合物.与此同时,还合成了其他三个新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分析方法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荸荠球茎的膨大是匍匐茎茎端5—6节的基本组织经细胞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然后由细胞体积的扩大来实现的。球茎中的淀粉由单粒和复合两种淀粉粒组成。匍匐茎无居间分生组织,它的伸长依靠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横向分裂和细胞的轴向延伸。本文描述了主茎、匍匐茎、鳞片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利用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研究.试验了表面活性剂含量、试剂比、油内比、油水比及海水中不同离子对提取溴的影响,找到了适当的分离参数.  相似文献   

19.
配合力分析在杉木数量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 杉木配合力育种的研究是从1974年开始的。其目的是:通过子代测定,研究待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表现,以便对现有种子园进行选优去劣,并为建立多世代种子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杉木配合力的研究,了解杉木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弱,并估算其有关遗传参数,从而更有效地制定杉木遗传改良程序。本文仅就1974和1975两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材料和方法 (一)交配设计 1974年应用析因测定方法,从待测无性系中任意选出4个作测交父本,分别与8个无性系母本进行交配。由于杂交和育苗上的原因,目前有效杂交组合仅有23个(图1)。 1975年,除进行析因设计之外,还应用了全双列和半双列杂交设计。析因设计包括三个测交系父本,分别与36个待测母本交配,现在观测数据完整的有91个组合(图2);半双列  相似文献   

20.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交联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NaHSO3封端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水性聚氨基甲酰磺酸钠(PCS),讨论了作为溶剂的水、乙酸乙酯、乙醇的用量对封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溶剂的用量均有一最佳值,膜的吸水、吸乙醇及动力学实验表明经多乙烯多胺交联的PCS膜具有良好的耐水、耐乙醇性能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