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遗产教育人才是世界遗产教育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在师范生中推广世界遗产教育,有助于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国际多元文化认同感,对于青少年的世界遗产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针对师范类院校,通过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师范生世界遗产教育的培训,通过其自身将本专业与世界遗产教育相融合,培养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2.
世界遗产承载着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信息,为旅游提供文化资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并带来经济和社会收益。可持续旅游是世界遗产利用和展示的一个良好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相互作用,制定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有关政策框架和工具指南,实施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计划,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申遗工作走过了一条艰辛而辉煌的道路。经过22年的申遗,我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已稳居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遗产保护高度把握岩画价值内涵 ,分析国外岩画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主张将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花山崖刻画作为一个整体以“中国岩画”的名义申报世界遗产 ,对世界遗产进行扩展保护。  相似文献   

6.
充分认识保护世界遗产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 1. 世界遗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赖以生存的重要源泉,世界遗产的标签是遗产地巨大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资源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也就自然成为“世界遗产地”资源利用的主导方面。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以泰山为例,构建出“世界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图谱,对“世界遗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世界遗产开发利用中存在旅游的破坏性开发、建设性破坏等问题,对世界遗产的功能与价值认识不深、管理混乱和立法不全是主要原因,应该从提高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加强立法等方面采取措施,对世界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应尽的责任。由于将世界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资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世界遗产正因为"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等错位开发而在生态环境、历史风貌等多方面受到破坏。为此,人们必须站在保存人类文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上,认清遗产本质,合理遗产地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并由国家成立专门的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制订相应法律,完善管理体制,才能正确处理目前存在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并使中国 的世界遗产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世界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难以避免地会给遗产资源造成破坏。而旅游业相关人员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以及综合素质低下等,是造成世界遗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对旅游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从而有效地保护世界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学中开展世界遗产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对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本科阶段的大学教育角度出发,从独立设课、课堂渗透和非正式课堂三方面提出应分别以探究、鉴赏和活动为导向进行实践,并指出:以探究为导向的独立设课着重于学生学习世界遗产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鉴赏为导向的课堂渗透更多考虑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添学生的人文情怀;而以活动为导向的非正式课程则立足于以辅助的形式,从更大更广的层面上吸引、吸收学生参与到世界遗产学习、保护的队伍中.最后结合首都师范大学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三清山申报世界遗产的优势十分明显,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上都存在优势。三清山今后申报世界遗产应注意一些问题,如三清山应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加大立法力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以适应世界遗产管理的要求,并加大向国内外宣传三清山的力度,争取旱日申报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科技》2007,(2):96-96
为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关于定期监测报告重点阐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重大变化的要求,成都山地所与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联合启动了以监测为主要内容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研究,这是我国首项省际世界遗产保护的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存在着四大差异:一是确认主体不同;二是价值评判的着力点不同;三是认同人群不同;四是保护方法不同。明确这四大差异,对于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形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决定”。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我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0处。但是,某些急功近利的“申遗”动机和做法不可取,不能让“世界遗产”变成“世界遗憾”,要以“可持续利用”和法制化管理应对保护难题。而弘扬民族精神是世界遗产保护的价值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6.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石刻造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一个时代的艺术珍品.以龙门石窟为例,在对其政治本真性、经济本真性、文化本真性剖析的基础上,对旅游语境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本真性展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必须构建完整的解说系统,增强游客对世界遗产的本真性的理解,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提升游客对世界遗产的欣赏水平,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保护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入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较可知,2005年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中的入选标准是对2002年暂时修订版中的确认和完善。应根据2005年版《操作指南》中入选标准的最新规定相应调整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对2004年世界遗产名单中的788项世界遗产的入选标准进行量化统计,总结出各项世界遗产入选标准被采用的频率和入选标准的组合类别状况。采用比较方法,分析出全球和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入选标准的采用频率和组合类别上的异同。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国的世界遗产必须符合多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遗产标准才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而众多符合1~2项入选标准的遗产资源则无法按照国际一般情况适时入选。但2005年版《操作指南》对每年入选遗产数目和每国申报数目的限制却将使中国众多的遗产资源无法与国外同类资源同期入选世界遗产名单,这是一项有悖公平合理的规定,不利于中国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健康发展。针对2005年版《操作指南》的实施,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应调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策略,申报新的世界遗产类别;加大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力度;树立世界遗产大国形象和地位,通过合适途径促成对现行《操作指南》中不合理规定的更改,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在描述我国世界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世界遗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国民素质、控制游客数量、实行轮修经营、做好功能区分、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法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世界各地掀起了申遗的热潮,世界遗产名录中新增一大批成员;同时,因为开发过度,保护不力等原因,又不断有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甚至最终被除名。种种前车之鉴,是对新加入遗产名录成员的警示。贵州省的世界遗产保护应该从建立法律制度、科学规划、社会资助和管理公示等方面来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涨价热潮。本文运用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和消费者预算线曲线分析了世界遗产旅游地门票价格上涨的不合理性,认为遗产地通过提升门票价格的做法来解决相关问题是行不通的。相关管理者应该理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