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其抑制剂(PAI-1)在OA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A滑膜组织中uPA,uPAR,PAI-1的表达。结果显示:36例OA滑膜中阳性表达uPA 29例(80.56%)、uPAR 25例(69.44%)P、AI-1 27例(75.00%)。21例对照滑膜中阳性表达uPA 6例(28.57%)、uPAR 6例(28.57%)、PAI-1 3例(14.2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3种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实验组按年龄及软骨破坏程度分组,按年龄分组3种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软骨破坏程度分组3种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滑膜衬里层细胞。结论:uPA系统可能参与介导软骨降解、促进OA的发生发展;而PAI-1则通过抑制uPA活性延缓O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MP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正常胃黏膜中MMPs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有转移淋巴结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随着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增加而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异常表达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异常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AP-1及其相关基因uPA、uPAR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1例肺癌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AP-1、uPA、uPAR的表达情况,利用CMIAS2000型多功能真彩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计算各病例中c-jun、c-fos、uPA、uPAR蛋白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DAO)和积分光密度(DIO).c-jun、c-fos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及其共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二者在NSCLC的表达显著强于SCLC;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中二者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腺癌中表达最强,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最弱;c-jun、c-fos与肺癌分级、合并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正相关.uPA、uPAR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合并分期呈显著正相关;uPAR与肺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各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uPA、uPAR参与了肺癌侵袭转移,AP-1信号传导通路在该过程中起了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组织HLA-I类抗原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HLA抗原及相关分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学分型的关系,应用了5种HLA抗原及相关分子单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对江苏省83例食管癌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检测并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果:HLA—B/C、HLA—A、β2m、LMP2、calnexin各分子的下调率分别为12%、25.3%、15.7%、19.3%、20.8%;丢失率分别为29%、33.7%、49.3%、24.1%、41.5%.其中LMP2位点的表达与肿瘤分型相关,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降低,下调率增加.27例病例有淋巴结转移,但统计学分析各分子的表达与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研究表明,食管癌中有明显的HLA—Ⅰ类分子表达下调或缺失.这种改变不利于T细胞依赖性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类型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以及食管胃交界癌、胃癌中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6(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6,CDK16)的表达情况.使用数学统计分析软件研究CDK16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CDK16在不同类型食管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CDK16在食管鳞癌中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负相关.CDK16在食管鳞癌细胞中表达部位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DK16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的病理形态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CDK1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具有组织学特异性.CDK16在食管鳞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检测CDK16的表达有助于食管鳞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22例甲状腺癌及20例甲状腺腺瘤的突变型P~(1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发现:P~(16)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表达率分别为45%及10%,两者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中乳头状癌及滤泡性腺癌P~(16)的表达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突变型P~(16)表达及PCNA的检测对研究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及细胞异型增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癌基因C-erbB-2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进行cy-clinB1、C-erbB-2和ER、PR表达的联合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过阳性表达率为84.62%(55/65);乳腺纤维瘤组织CyclinB1表达率为13.3%(2/15);淋巴结转移患者CyclinB1蛋白的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CyclinB1的表达与C-erbB-2表达具有相对的一致性,CyclinB1的阳性高表达伴随ER表达降低,但与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yclinB1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过表达cy-clinB1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提供帮助.CyclinB1与C-erbB-2和ER、PR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化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WNT3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来探讨WNT3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eal time 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比分析了46例高分化、55例中分化、58例低分化胃癌及15例正常组织中WNT3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WNT3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胃癌组织中wnt3蛋白的含量逐渐增高,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分析表明,wnt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wnt3可能是启动WNT经典信号,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43例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含量,并与30例健康人血清PAF含量进行比较。结果RA活动期组血清PAF含量(116.02±20.1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27±18.9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5.325 6,P<0.001)。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反映RA患者风湿活动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对照受试者滑膜中醛缩酶及烯醇酶的差异蛋白表达,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获取10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验组)和同期10名对照受试人员(对照组)膝关节滑膜,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显示,骨性关节炎组和对照组滑膜相比,醛缩酶及烯醇酶均仅存于骨性关节炎组中,而对照组中并未出现这两种蛋白.结果表明,醛缩酶、烯醇酶仅在实验组中表达,可通过调节细胞能量活动参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甲氨喋呤(MTX)联合来氟米特(LEF)及单用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组(45例),甲氨蝶呤每周定量口服7.5 mg~10 mg 1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单用甲氨蝶呤组(45例),甲氨蝶呤每周10 mg~15 mg 1次,疗程分别为12周及24周。以ACR20为主要评价指标,ACR50、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数目、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评价(VAS)、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VAS)、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VAS)、健康评估问卷(HAQ)、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具体观察指标为次要评价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ACR20及各具体观察指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R50联合用药组高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X联合LEF治疗能显著改善RA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MTX;两者联合治疗安全性耐受性好,与单用MTX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比较分析了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上累及的关节及全身骨显像中有核素浓聚的关节的分布,结果显示两者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1),且全身骨显像阳性关节数明显大于临床上关节累及数(P=0.001),提示全身骨显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变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种导向性溶栓剂的基因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针对人活化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MP140的单克隆抗体SZ51的单链抗体作为导向分子,以单链尿激酶32kd变体(scu-PA-32k)作为效应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导向性溶栓剂。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从SZ51的Fab片段基因中扩增出VK和VH区;从尿激酶原基因中扩增出scu-PA-32k基因。通过合适的linker及酶切位点,将VK, VH及scu-PA-32k基因相连接并装入表达载体pET-5a中的Nde I位点,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在8mol/L尿素存在下,该重组蛋白与抗尿激酶的多克隆抗体之间仍有弱的结合反应。表达产物经变复性处理和部分分离纯化后,在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有较好的纤溶活性,且这种活性是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为纤溶酶而实现的。重组蛋白纤溶活性的比活达到17500IU/mg,较好地保留了尿激酶的纤溶活性,重组蛋白的产率约每100g湿菌为1.5mg。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表明,55例近期总有效率达98.18%,且尚可作为皮质激素的良好替代药物;雷公藤副作用轻微,与同期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短期使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α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和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弹性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检测结果中有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有31例健康研究对象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实验组颈动脉IMT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β、Ep、PWVβ和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肱动脉IMT值间无显著差异(p 0. 05),β、PWVβ与AI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ROC曲线分析结果中,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弹性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与老年人颈动脉和肱动脉弹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受年龄的影响,动脉IMT值改变无法体现RA和动脉粥样硬化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可将ET技术当成一种早期发现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的诊断方法预防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关节软骨蛋白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对关节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影响.实验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uPA 0.4μg/0.2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在4周、8周、12周分批处死取兔软骨提取测定葡糖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结果显示,在不同时期,GAG的总含量均减少,这些改变随时间的延长而渐不明显.由此可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能降解关节软骨蛋白多糖,进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分析11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IL-18基因启动子在-607位点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豫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启动子单个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结果表明,RA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IL-18基因-607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68、4.225,P<0.05),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IL-18基因-607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没有统计意义(χ2=0.941,P>0.05),说明IL-18基因启动子-607位点的多态性与RA患者类风湿因子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客观评价蒙药敖其日奈日勒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MTX+蒙药敖其日奈日勒嘎治疗,对照组用MTX治疗.治疗中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试验前后各行一次手的正位片(治疗前)检查以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6%,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显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的生化检查结果的改变,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两组的RF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CRP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的ESR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CRP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对照两组治疗后各症侯好转情况:治疗前后每组各症侯自身对照疼痛程度,压痛程度,晨僵时间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晨僵,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好转(P〈0.05)有显著差异,肿胀程度、肿胀数、压痛数等症状的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4)敖其日奈日勒嘎对人体血象、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药敖其日奈日勒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效,两组的总有效率相仿,但治疗晨僵、关节屈伸不利、肿胀程度、肿胀数、压痛数等症状方面蒙药敖其日奈日勒嘎+MTX组优于MTX组.  相似文献   

20.
几种类风湿关节炎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5种不同的类风湿关节炎吸附剂.用它们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作静态吸附实验,EL ISA检测吸附前后血清中RF s的浓度变化.实验发现,以纤维素球为载体,环氧氯丙烷活化后固定苯丙氨酸为配基的吸附剂综合吸附效果最好.该吸附剂对病人血清中IgGRF,IgM RF,IgARF的吸附中分别为39.3%,56.0%,28.1%.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良好,能够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本文还研究了手臂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PEG 4000为手臂的吸附剂吸附性能要高于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手臂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