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轴受力状态下岩石损伤扩展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先进的计算机层析(CT)技术应用于岩石损伤扩展特性研究,对岩石在三轴受力状态下损伤扩展力学特性进行即时CT扫描。文后对三轴受力状态下岩石损伤扩展本构关系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三轴受力状态下岩石损伤扩展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计算机层析 (CT)技术应用于岩石损伤扩展特性研究 ,对岩石在三轴受力状态下损伤扩展力学特性进行即时CT扫描。文后对三轴受力状态下岩石损伤扩展本构关系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冻融循环条件下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陕西的红砂岩进行冻融循环压缩试验,以模拟红砂岩的冻融风化过程。试验共进行40次冻融循环,在冻融0,5,10,20,40次时分别测量岩样的质量、体积及其纵波波速,并对岩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分析了岩石强度与应力-应变曲线及损伤扩展力学特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的质量、密度、波速及冻融系数减小;岩样的弹性模量及强度逐渐减小,应力-应变曲线压缩性增大,弹性增长段减小,塑性增强;冻融与荷载的共同作用使岩石总损伤加剧,并最终导致岩石破坏。最后,利用陕西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随冻融循环的变化规律,为寒区岩土工程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放饱水状态下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红砂岩和页岩2种岩石的冻融损伤劣化及破坏行为,将经历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岩样进行抗拉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对岩石损伤及抗拉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岩性及初始损伤状态不同,红砂岩的冻融损伤劣化模式为剥落模式和断裂模式,而页岩为裂纹模式;岩石抗拉压特性的冻融效应具有相同的规律性,2种岩石的劈裂抗拉强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减小,但其抗拉特性对冻融循环反映更敏感,损伤劣化更显著;红砂岩受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引起的损伤较页岩大;寒区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中必须考虑应力状态对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岩石在经过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之后会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在高寒地区修建工程冻融破坏是不可忽视的灾害之一,所以对于高寒地区的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将采自中巴公路的砂岩、花岗岩、千枚岩来模拟冻融循环下的岩石风化,经过不同次冻融循环,测量解冻后的质量、波速、干燥质量、饱水质量。结合X射线光粉晶衍射试验、波速变化、干燥质量变化、含水率变化等分析冻融循环对岩石内部矿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时间的延长,岩石的力学性质逐渐下降,岩石内部发生着矿物成分的转化,实验可以为寒区修建工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冻结温度对岩石细观损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冻融过程的细观损伤研究是近年来冻融问题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岩石中的水分一般含有各种盐分,而盐分的存在降低了水的冰点,同时岩石本身的结构构造和力学性能也有差异性,造就使得岩石的冻结问题更为复杂。作者主要采用3种不同岩样,首先使其饱水,然后将其分别降低到0,—10,—20℃,利用区段划分的手段和区段统计频率分析损伤演化过程。这对寒区岩土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冻结温度对岩石细观损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冻融过程的细观损伤研究是近年来冻融问题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岩石中的水分一般含有各种盐分,而盐分的存在降低了水的冰点,同时岩石本身的结构构造和力学性能也有差异性,这就使得岩石的冻结问题更为复杂。作者主要采用3种不同岩样,首先使其饱水,然后将其分别降低到0,-10,-20℃,利用区段划分的手段和区段统计频率分析损伤演化过程。这对寒区岩土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为研究灰岩在不同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利用快速冻融机和2 000 KN三轴压缩试验机对不同冻融次数下灰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冻融灰岩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均逐渐降低,且降低程度服从指数衰减模型,20次冻融之前,岩样应力-应变曲线塑性阶段不明显,随着冻融次数的继续增加,塑性特征逐渐明显,岩样脆性逐渐降低;试验得到不同冻融次数下饱水岩样波速均大于干燥状态下的波速,且随冻融次数的增大呈指数形式降低;最后,基于波速建立以岩石动弹模为损伤变量的冻融损伤方程,拟合结果显示损伤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采取汶马高速边坡砂岩预制裂隙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进行冻融循环全过程裂隙的应变量监测,得到了在一次冻融过程中裂隙的应变过程经历了6个阶段,发现了岩样在冻融循环中的裂隙扩展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最终产生了残余应变。每一次初始的应变值即为上一次的残余应变值,而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裂隙越来越大,呈对数增长的趋势。裂隙砂岩在冻融循环过程中,随温度变化,岩石的裂隙会产生新增或原裂隙扩展,宏观上表现为冻融损伤。 相似文献
11.
将lematire应变等价假设应用于岩石材料的纯剪切情况,推导了相应的损伤变量D和应变能释放率Y的表达式;以损伤应变能释放率为基础,探讨了各向同性岩石在不同受力状态下损伤变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岩体内的损伤节理分布,并从分形几何角度出发给予定量描述,由分形维数和节理方位定义损伤张量。 相似文献
15.
杨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4):355-359
佛子冲矿田中广泛分布一套极其特征的绿色岩 ,据其产状和结构构造特征 ,可进一步划分为层状绿色岩和块状绿色岩。层状绿色岩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 ,具同生沉积组构。作者首次提出此层状绿色岩是海底热水活动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喷流岩。块状绿色岩则具有后生改造特征 ,在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及稀土元素配分等方面与层状绿色岩有显著差别 ,是层状喷流岩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6.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实验室的建设。首先对实验室的排放“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作了详尽分析 ,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中意识到实验人员素质建设和实验室治污建设是现代实验室建设的两个重要部分 ,并对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岩石微结构模型及应力应变发展规律,运用统计学与损伤理论,建立了三维复合岩层的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本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这对正确描述复合岩层损伤破坏过程,深入研究层状岩体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岩体质量分类研究的现状,归纳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质量分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即对岩体质量分类的含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岩体质量级别与相应岩体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使用寿命预测模型的缺失性,研究冻融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议了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取值。从损伤的角度,进行了基于使用寿命的高性能混凝土损伤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分析,并建立了新的损伤评价模型与评价准则。基于已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展示了新的损伤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这一结果,为实际当中的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