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活化碱分解独居石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我国在钨冶金领域中行之有效的机械活化碱分解工艺及设备进行稀土矿独居石的碱分解,全面研究了各种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碱用量为理论量的1.60~1.72倍(精矿量的0.65~0.70倍),温度为160℃,保温时间为2~3h时,稀土分解率可达99%以上.和现有工艺相比,本工艺能使碱用量减少30%,回收率提高2%,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目前,在稀土工业上广泛采用了浓硫酸或碳酸钠焙烧稀土精矿的工艺。经这种工艺焙烧后的稀土精矿酸浸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除去这部分杂质元素,一般都采用了加入硫酸钠或氯化钠使稀土成为硫酸复盐的方法。然后将稀土硫酸复盐进行碱转化,在碱转化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Na_2SO_4和剩余的NaOH,按反应式计算,每转化  相似文献   

3.
川西含钪精矿含钪为189.80g/t,主要含钪的载体矿物为绿泥石、蒙脱石、滑石和角闪石,且铁、钙、镁等元素的含量较高,钪的分离难度较大。采用碱熔合—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川西含钪精矿中的钪,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min、碳酸氢钠用量100%、盐酸用量15%、浸出时间75min、浸出温度45℃、液固比为1.5∶1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钪浸出率99.56%的钪分离指标。浸出渣的化学成分、形貌及能谱分析显示:浸出渣中主要的成分为硅、铝、镁、钪,且钪的含量较低为4.32g/t,浸出渣的扫描电镜分析图谱中没有明显的Sc谱线峰值,这也说明绝大部分钪被溶解进入液相,从理论上验证了钪精矿采用碱熔合焙烧-水解-盐酸浸出工艺分离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利用硫酸法生产氯化稀土的废渣冶炼稀土合金的工艺,它利用氯化稀土的废渣为原料,加入硅铁和氧化钙,在1400℃-1600℃下进行反应,该工艺的优点是稀土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污染,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了稀土资源的综合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低锌低镁氯化稀土的新型工艺,该工艺采用分组余液沉淀法,以企业自主生产的分组氯化稀土溶液和工业碳铵、工业盐酸为原料,以分组碳酸稀土为前躯体,通过对沉淀条件和分组碳酸稀土综合质量的控制,借鉴成熟的浓缩工艺,在一定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品位为45.5%左右的分组氯化稀土,该方法可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磷渣和粉煤灰两种工业废渣生产高性能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磷渣/粉煤灰配合比的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碱-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正常,在掺量为0~30%(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碱-磷渣-粉煤灰的凝结时间略有延长.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碱-磷渣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折强度相对较低;掺加粉煤灰后碱-磷渣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但抗折强度提高.碱-磷渣胶凝材料的抗冻性和耐蚀性均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但其干缩较大,用部分粉煤灰取代磷渣粉可一定程度减小干缩.  相似文献   

7.
富硼渣碳碱法制取硼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硼铁矿13m^3高炉分离得到的现场活性富硼渣为原料,采用碳碱法工艺制取酮砂,实验在FYX-05A型高压釜中进行,通过对反应时间,总压力,液固化,碱量等四方面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得到135℃,纯CO2条件下富硼渣碳碱法制硼砂实验的最优工艺参数,碳解反应时间12h碳解罐总压力0.8MPa液固比2.5,碱量为理论量的110%,碳解率大于75%,实验数据经级差分析表明,碳解反应时间和碳解罐总压力是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热钒渣吹氧氧化仅10min左右,经碱浸压煮提钒,钒浸出率可达90%以上。吹氧过程中,增添CaO,控制合适MgO与钒渣的重量比,减小供氧速率,可获得高的CFe^3+/CFe^2+。碱浸时,钒浸出率主要随CFe^3+/CFe^2+的增大而升高,保温时间、浸出温度、Na2CO3和NaOH的加入比,渣水质量比对钒浸出率都有影响,碱浸压煮时充氧和水洗残渣也可以提高钒的总浸出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NaOH与氟碳铈矿反应的化学原理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NaOH溶液对氟碳铈矿分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氢氧化钠-盐酸”优溶法生产富镧氯化稀土的最佳条件:精矿:NaOH=1:0.7、NaOH浓度为60%、分解温度为120℃、分解时间1h。其优溶率达到40.1%,即非铈稀土的优溶率达到80%以上。此优溶率达到了传统的“盐酸-氢氧化钠”分解方式的2.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该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二个单齿配位希夫碱,二个双齿配位硝酸根和一个外界硝酸根组成,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数是6,其一般式为[LnL_2(NO_3)_2]NO_3(Ln=La, Ce, Pr, Nd, Sm, Eu; L=希夫碱配体)。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攀西地区稀土精矿,在电弧炉内直接冶炼稀土硅铁合金工艺的优点做了概述。精矿中杂质元素含量对产品质量及市场开拓的影响,说明攀西矿的特点更适合应用于冶炼稀土硅铁合金。当采用二段还原工艺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精矿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碱激发电炉镍渣的反应产物性能,使用氢氧化钠和水玻璃两种激发剂对电炉镍渣进行激发,测定反应放热、砂浆抗压强度、产物形貌和结构。试验结果表明:5%掺量的氢氧化钠激发电炉镍渣砂浆抗压强度最大;水玻璃掺量10%时,激发电炉镍渣的最佳模数为0.5;碱度高有利于前期抗压强度的增加,而硅酸根离子则有利于后期抗压强度的增加;无论使用氢氧化钠还是水玻璃,碱激发电炉镍渣只生成非晶态产物,且氢氧化钠激发电炉镍渣生成的凝胶较水玻璃激发生成的更为致密;相较于原料,碱激发电炉镍渣生成了硅氧连接聚合度更高的产物,但无法形成新配位形式的铝氧连接结构。  相似文献   

13.
氯化铵焙烧提取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氯化铵作为固体氯化剂来氯化稀土氧化物制取稀土氯化物的工艺。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氯化铵用量三个因素对稀土氯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合适的反应条件: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00min。NH4Cl:稀土样品为12(摩尔比),稀土的浸出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黑钨精矿分解后溶液多用镁盐净化,但产生量多而含钨又较高的砷渣。为回收渣中钨目前多用碱煮经压沪得粗钨酸钠溶液的方法,但劳动强度大,磷砷等杂质不能分离,砷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不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氨基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讨论pH值、溶剂等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分步合成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控制体系的pH值为7~7.5合成配体,pH值为6.5~7合成配合物,可得到理想的氨基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包钢稀土下属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混合型轻稀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新技术及应用"取得两项重大技术突破。第一项技术是从50%稀土精矿开始,将分馏萃取理论引入到稀土精矿再精选工艺中,得到高品位稀土精矿,该技术不仅可高效提取稀土,综合回收伴生元素,还具有不产生有害废气、废渣量少、生产成本低等显著优点。第二项技术是以65%高品位稀土精矿为原料,浮选分离得到单一氟碳铈精矿和独居石精矿,该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氯化稀土丙烯胺配合物(LnCl3·3PA),剖析了LnCl3·3PA和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负勒氯化稀土配合物(SAA·LnCl3)的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含酰胺基团的配体均通过与羰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18.
用Al-8.5%RE中间合金和氯化稀土分别对ZL102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结果表明氯化稀土的变质效果和抗变质衰退能力均优于中间合金,在其变质后的合金液中稀土主要以单原子存在,所得变质组织要比中间合金变质后的组织理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周效磺胺与对羟基苯甲醛、磺胺醋酰与苯甲酰丙酮合成两种新西佛碱(1,H2L为周效磺胺西佛碱;2,HL'为磺胺醋酰西佛碱),并用上述配体制备两种类型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摩尔电导和溶解性试验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RELCl·nH2O和REL'·nH2O(RE为三价稀土离子),两种抗氧化实验表明稀土在不同场合都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高硅碱浸渣提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碱浸渣是碱熔-浸出提绪后的铟渣,含铟量和含硅量较高,采用常规酸浸时会产生硅胶而难以过滤.分别用高温高酸浸出、硫酸化焙烧-浸出和预处理-浸出方法对高硅碱浸渣提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都能解决过滤难的问题,但采用预处理-浸出方法时铟的回收率最高.采用预处理-浸出提锢方法,即碱浸渣经过特殊处理后用硫酸浸出,在液固比为5 : 1,硫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20~150 g/L,温度为80~90℃时搅拌浸出2.0 h,铟的浸出率高达95%.采用萃取-置换方法从浸出液中提取ω(In)>98%的粗锢,经电解精练制得了ω(In)>99.99%的精铟;从碱渣到粗铟,铟的直收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