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付斌 《科技资讯》2013,(9):99-102
在卷烟削丝生产过程中,叶丝干燥工序对改善卷烟感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来牌号为例,用“加水量控制叶丝干爆入口含水率”代替原有的水分仪显示控制叶丝干爆入口含水率模式,解决了生产叶丝干燥入口含水率不稳定的问题.并将加水流量计与烟草加工工艺联系起来,无需改进工艺路线及设备,仅对加水自控系统程序进行简单改进,提高了卷烟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了产品批内和批间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气流干燥设备——HDT叶丝结团、含水率波动较大,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分析认为:干燥后叶丝水分偏差大,是由于叶丝较长、结团不够松散以及干燥管气流分布不均所致,通过在HDT前增设叶丝松散、断丝装置,在干燥管内增设导流板等措施,辅以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稳定烘后叶丝水分,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3.
仝智强 《科技信息》2010,(3):82-82,96
根据本厂制丝工艺流程和烘丝工序的控制原理和要求,结合在制品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通过长期摸索和观察,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针对逆流式滚筒烘丝机干头干尾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大胆尝试,总结了一套切合实际,可控性强的自动控制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叶丝干燥设备单一问题,提升驻马店卷烟厂叶丝柔性加工能力。改进措施:(1)对原叶丝回潮机加湿系统改进;(2)新增SH93气流式干燥设备、就地风选机及辅联设备。改进后,叶丝干燥方式可以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滚筒式干燥设备和气流式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5.
SH317型滚筒管板式烘丝机出口水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烟丝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改善吸味、去除刺激性烟气、杂气等关键作用[1]。影响出口水份关键影响因素有筒壁温度、热风温度、排潮开度等,这些因素的控制精度决定着出口水份稳定性和烟丝质量。由于该设备在出厂时筒壁温度在线检测是单一的,排潮开度还缺乏闭环反馈,若出现筒温检测失灵或者排潮开度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且无法及时有效的发现,会导致烘丝质量缺陷。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对筒壁温度、排潮开度等关键因素监控系统进行必要的改进,具体的措施是在进筒、出筒蒸汽管道上分别加装蒸汽压力传感器,在烘丝筒出口加装负压检测装置,改进后的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便于操作工及时发现异常采取处理措施,保证烘丝机排潮效果控制精度。经过对监控系统控制精度的改进,避免了过去曾因控制精度偏低造成的质量缺陷,实现烟丝质量控制精度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制丝过程含水率控制的稳定性,有效的稳定烘前水分,实现水分仪连线标定。通过测定烟叶来料水分,利用干基法计算每批次烟叶松散回潮和筛分加料理论加水量,并对每批次总加水量对制丝过程各工序水分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工序在线水分平均值与总加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控制总加水量范围,能够有效的减少过程水分波动,提高烘前叶丝含水率稳定控制水平,对在线水分仪进行连线标定。  相似文献   

7.
薄板烘丝机控制系统主要是由电气系统、传动系统、管道系统以及热风系统构成.其中,电气系统中主要是利用了PLC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PLC技术也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诊断处理,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可靠程度好.该文对薄板烘丝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PLC技术分析主要从PLC的控制变量、硬件配置、软件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PLC技术在薄板烘丝机自动化控制中的控制过程主要为: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终端先对PLC进行参数设置,PLC将指令传送给烘丝段设备,烘丝段设备对烟丝进行水含量处理,处理后的烟丝指标返回PLC,PLC对其进行测量分析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制丝线关键工序加工水平,本文围绕松散回潮工序料积比、蒸汽施加方式、回风温度和筒内风速4组参数进行单工序试验,确立松散回潮工序适宜的加工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薄板烘丝工序,开展组合试验,优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1)松散回潮工序工艺流量为6 500 kg/h、热风风机频率为21 Hz、回风温度51℃;薄板烘丝工序工艺流量为3 600 kg/h、筒壁温度136℃时,产品实物质量和感官质量最佳。(2)与优化前相比,烟片舒展性提高,造碎减少,烟丝结构也有一定提升,烟支感官质量呈现较好趋势,主要表现在香气量增加、细腻程度和甜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路用水基聚合物稳定碎石养生及测试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振动成型水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试件,研究了SRX稳定碎石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SRX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的影响,发现干化温度T越高,SRX稳定碎石试件干化速率越快,并确定出0~105℃内干化温度T随干化时间t的变化规律;试件含水率对SRX稳定碎石力学强度影响显著,含水率为零时试件强度达到最大值;相对强度(Rcw/Rc0)与相对含水率(Δw)满足一定数值关系;干化温度与测试温度(0相似文献   

10.
土体单向冻结对土中水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典型的浅表土为研究对象,对非饱和土进行了单向冻结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干密度以及冻结时间对土中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冻结锋面的位置与冻结时间有关,冻结2 h后的发展速度(1.20 cm/h)略小于前2 h的发展速度(1.55 cm/h);土中水分迁移量及迁移范围与干密度成反比,试样顶端含水率减小值及底端含水率增加值与干密度大小有关;处于非饱和状态的淤泥质黏土初始含水率越大,经单向冻结后造成的水分迁移效果越明显;粉砂中易形成快速冻结,初始含水率对水分迁移能力影响不大;相同冻结条件下淤泥质粉质黏土冻结后各冻土段含水率增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液冷塞锥不同冷却效率对配装二元寨式喷管的发动机红外辐射特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塞锥进行冷却后,可有效降低发动机尾向3μm~5um波段红外辐射特征。对于发动机喷流红外辐射,采用塞锥液冷措施可有效降低喷流红外辐射,当冷却水量为0.1kg/s、0.2kg/s和0.3kg/s时,喷流0°~90°红外辐射强度均值分别可降低31.9%、53.5%和68.7%。对于发动机固体辐射,塞锥冷却效率在0.3~0.7范围,发动机尾向0°~30°固体红外辐射特征随冷却效率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当冷却效率达到0.7以上时,发动机机尾向 0°~30°固体红外辐射特征降低趋势减缓。实验结果表明当冷却水量为 0.3kg/s 时,塞锥冷却效率达到 0.876,相对于基准发动机,隐身型发动机在0°~10°红外辐射均值可降低94.77%。  相似文献   

12.
针对梗丝流化床端面出口含水率极差较大的问题,我们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并进行了相应改进.改进措施为:(1)在梗丝入口振槽和流化床底部增加了导流板,保证梗丝在干燥过程中流量的均匀性;(2)缩短了热风风道与流化床网面的直线距离,减小流化床网面风速的波动.改进后的梗丝流化床端面含水率极差由1.91%降低到0.87%,流化床出口含水率标准偏差由0.337%降低到0.195%,梗丝整丝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填充值提高了 0.4cm3/g,有效地提高了梗丝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治理多中段高溜井卸矿后由气流变化造成的粉尘污染,采用量纲分析法分类推演影响气流分布的因素,建立多中段高溜井卸矿的相似实验模型,研究多中段高溜井卸矿口的压差、气流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卸矿后,一、二中段以诱导气流为主,而三、四中段以冲击气流为主;随着卸矿流量增加,各中段卸矿口的最大风速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在各流量下,最大风速出现在卸矿流量为1.0 kg/s时;当卸矿流量增加到1.2 kg/s时,各中段卸矿口的最大风速下降,并且对二、四中段的最大风速影响较明显;二、四中段卸矿口最大风速分别降低26.0%和22.7%;各中段卸矿口最大风速随着矿石粒径和含水率增加而降低,但矿石粒径对二中段卸矿口最大风速的影响较明显;一、二、四中段卸矿口最大风速随着卸矿高度增加而增大,而三中段卸矿口的最大风速随着卸矿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假肢制作工艺的要求,对应用于假肢制作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配方、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当A,B组分质量比为1∶1.45时,压缩50%时压强达50.4kg/cm2,屈服时压强达28.3kg/cm2。使用方便,其耐压、耐温、修型后的表面平整度符合真空成型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液化天然气冷量的液体空分新流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空分装置中应用液化天然气(LNG)冷量的优势.从流程设计和现有流程改造的角度,分别提出了采用LNG冷量冷却循环氮气的液体空分装置的新方案,并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研究表明:与传统流程相比较,新方案采用LNG作为冷源冷却循环氮气后,可以代替氟利昂制冷机以及氮透平膨胀机组,取消了氮气外循环,系统得到简化,所需循环氮气量明显减少;系统最高运行压力由传统流程的4.2~5.0 MPa降低到2.3~2.6 MPa;液态产品的单位能耗从1.05~1.25 kW.h/kg降低到0.317~0.384 kW.h/kg.  相似文献   

16.
分析保德神东发电公司135MW CFB锅炉原有炉内脱硫系统脱硫效率达不到设计值且SO2排放超标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脱硫系统改造参数、改造方案并加以实施.脱硫系统改造完成后,在入炉煤含硫量St.ar为0.44%、低位发热量为11.81 MJ/kg的条件下,SO2排放浓度77~82 mg/Nm3,脱硫效率93%,能够满足国家和当地的环保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有害毛细水问题,使用改进后的竖管法对压实度大于90%黄土土柱毛细水上升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干密度的关系.使用滤纸法和水平入渗法测量土样的基质吸力、土水扩散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并用Geostudio软件对毛细水上升进行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基质吸力的确定应该同时考虑含水量和密度2种因素;土壤的压实可以有效减缓土壤非饱和水分的运动速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毛细水上升速度变小;压实度为98%、95%和93%的黄土土柱,在105 d后毛细上升高度分别为74 cm、80 cm和94 cm.Geostudio软件可以用于路基毛细水运动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刘旭国  赵仁全 《科技信息》2010,(10):I0332-I0332
为了适应我国北方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根据近年病虫害严重,间套作较普遍的实际情况,选育适应贵州省玉米产区较复杂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杂交玉米,我们选育了抗病虫抗倒伏杂交玉米—巡天618,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全生育期136.2天,比黔单16短3天,株高227cm,穗位高93cm,穗长19.9cm,穗粗5.7cm,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8.2粒,百粒重39g。一般产470-700kg/667m2。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抗茎腐病,高抗玉米螟,抗倒性较强。其中对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均比对照黔单16高一个级别。容重736g/L,粗蛋白9.69%,粗脂肪5.34%,粗淀粉72.14%,赖氨酸0.29%。适宜贵州省平坝、坡地种植、河北省张家口坝下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烧碱-蒽醌法蒸煮荻原料过程中甲醇的发生量,并研究在不同工艺条件(用碱量、蒸煮温度、蒸煮时间)下甲醇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用碱量、保温时间和蒸煮温度对甲醇发生量的影响很大,随着用碱量、保温时间和蒸煮温度的升高,甲醇发生量迅速增多,用碱量由10%增加到20%,甲醇发生量从2.34,kg/t(相对于绝干浆,下同)增加到5.06,kg/t;保温时间由10,min延长到40,min时,甲醇发生量由2.08,kg/t增加到3.88,kg/t;当最高蒸煮温度由145,℃升高到170,℃时,甲醇发生量从2.02,kg/t增加到4.37,kg/t.升温时间对甲醇发生量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工程性质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测定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收集、运输和处置相关的工程性质.测定结果表明,飞灰具有含水率低(0.08%~1.15%)、堆积密度小(0.646×103~0.776×103 kg·m-3)、渗透能力强(8.71×10-5~1.16×10-4 cm·s-1)、易吸水等特点;飞灰粒径均值为79μm,d50为56μm,其中38.5~74 μm粒径段飞灰约占总量的50%;在含水率<25%时,飞灰含水率越高,流动性越差,含水率>25%时,含水率越低,流动性越差;含水率为20%时,飞灰的压缩系数达到最小值,承载力最大,与击实曲线中含水率20%时干密度最大的结果一致;飞灰加水后孔隙率减小,但中孔比例增加,与水接触过程中,放热效应较强烈,24 h累积放热量可达到51 J·g-1;从填埋作业角度分析,飞灰含水率宜控制在20%,同时,要注意飞灰与水接触时的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