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和危及生命的重症之一,偏瘫、失语、心理创伤或其它残废性后遗症严重。因此,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减少急性脑血管病死〔和清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的关键。作者所在医院对8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计划,在改善后遗症康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87例,男59例,妇女8例,年龄38-84岁,平均为63。氏4岁。急性脑血管疾病类型:脑出血26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栓塞6例。治疗结果:其中改善后遗症显效者为22例,占万.29此有效者5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分析了1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资料。结果:住院初期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78.81%和86.05%。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其次为各种心律失常和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室高电压)。经过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1.93%和44%,心电图异常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时,颅内病变导致的综合因素有可能造成心脏的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2-1999年共收治妊高症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7例,治愈5例,死亡2例。1资料结果7例患者均为外院急诊转入,年龄最小23岁,最大30岁,平均26.5岁,均为初产妇,其中1例为双胎妊娠,孕周在30-40W。入院时,产前子痫3例,产后子痫1例,其余3例以“突发昏迷”入院。在7例患者中,脑出血5例,多发性脑梗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梗塞1例,孕前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及脑血管病史。2临床表现7例患者入院前的1-2周,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高血压、浮肿(++—+++),其中5例未做任何治疗,1例未行正规治…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病(ACVD)时常引起心电图改变,临床称为“脑心综合证”,现将我院1994—1997年收治的ACVD患者中,有心电图记录的122例整理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22例ACVD全部经CT证实,每倒入院后均做常规心电图描记。一般资料:男88例,女34例;男:女为26:1;年龄38-76岁。结果一、疾病类型与心电图改变:122例ACVD中有心电异常改变者82例(67.2%)脑出血58例中异常者47例占81.3%;脑缺血性梗塞64例异常者占35例(54.7%)出血组与缺血化比较P<0.05。二、心电图改变类型:如下图可见出血组重要变化是早搏和窦速及ST-T变化;缺血组主要变化是…  相似文献   

5.
对 1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按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积血和中线结构移位 ,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结果表明 :179例中并发消化道出血 4 4例 (2 4 .6 % ) ,死亡 37例 (2 0 .7% ) ;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积血为最高 (38.9% ) ,其次依序为蛛网膜下腔、脑干、脑叶、小脑和局限于脑基底节区出血 ;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为 50 % ,无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为 11.1%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溢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 ,且病死率高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侧脑室穿刺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论--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对缓解剧烈头痛、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是由位于脑蛛网膜下腔的动脉破裂引起的 ,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对SAH的病因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选择适当时机进行造影是关键。早期即发病后 3天内行脑 DSA可以早期作出病因诊断[1] 。早期病因手术根治治疗对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有帮助。我科1 994年至 1 999年对 SAH患者早期行脑 DSA检查1 5例 ,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本组患者 1 5例 ,男 8例、女 7例 ,年龄 2 4~ 68岁。临床诊断和脑 …  相似文献   

8.
1992年至1998年2月我们对56例脑血管意外病人应用H_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防治应激性溃疡出血,积累了一些经验,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56例病人均经查询病史、临床观察、CT等辅助检查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其中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30岁~39岁1例,40岁~49岁3例,50岁~59岁13例,60岁以上者为39例.上述患者中蛛网腹下腔出血者5例,脑出血34例,脑梗塞17例.按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入院即加用雷尼替丁针,对照组24例,入院时不加雷尼替丁针配治.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发病时间、病情程度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康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患者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幸福指数量表对唐山市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三甲级医院)神经外科的100名55—88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幸福各维度得分,除负性情感外,其他维度的得分都低于中值。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幸福指数低于幸福指数中值4分的占48.4%,幸福指数超过幸福指数中值的占21.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不同文化程度、MESS评分好差、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居住地、CT值显示不同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多种因素有关,社会支持的改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主要是脑出血和脑梗塞)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人的慢性病变引起脑血管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4年5月──1997年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病人15例,现简要介绍一下护理中的体会。临床资料我院自1994年5月─—1997年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病人共15例。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塞9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61.4岁。护理体会一、一般护…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而成为最常见、最重要的老年病之一。该文通过对81例脑血管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提示在出血性及缺血性两大类病人中,以脑血栓形成发病率最高,占脑血管病人的74%,脑出血次之,占23.5%,蛛网膜下腔出血少见,仅占2.5%。各种资料表明,本病与高血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而防治高血压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文章还参照当前国内外各种学说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应用介入栓塞的方法对10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治疗.结果:痊愈91例,好转7例(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术后门诊随访60例,入院造影随访10例,其中5例复发.随访时间6月~3年.随访期间无再出血病例.结论:介入栓塞手术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我院自1996年7~1997年12月间收治的经CT证实10例脑积水病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对于引起脑积水的病因,各种疾病所致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上脑积水的分类进行了讨论。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病例男7例,女3例,年龄为32~69岁,其中30~39岁组3人,占30%,49岁1人,占10%,60~69组6人,占60%。1.2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脑血栓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癫痫2例,结脑1例,脑外伤1例。1.3起病形式以头痛、呕吐发病者6例,其中3例为活动中突然发生头痛、呕吐。以脑血栓后渐出现痴呆,强哭强笑,尿便失禁等缓慢…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它实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一过性脑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中风的早期预防以及居家的家庭急救至关重要。 1.据国际有关脑血管病的学术研究会认为,中风的原因可分为“危险因子”和“诱发因子”两项。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就急性脑血管病诊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讨论。一、正确使用脱水剂使用脱水剂的目的主要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临床最常用的是高渗脱水剂。在高渗脱水剂中,20%甘露醇效果好、副作用小,因而应用较普遍。此药静脉输注15分起效,最佳作用在1小时后,有效作用可达4~8小时,反跳作用较轻。一般应在30分钟内滴完。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颅高压常伴颅内血管痉挛,对于防止继续出血是有利的,可作为一种保护性机…  相似文献   

16.
目前,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56.6%~80%。我们在临床应用脉络宁治疗脑梗塞,取得显著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58例脑梗塞均系我所1992~1994年收治观察室住所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10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5岁。治疗组30例,应用脉络宁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维脑路通治疗。二组平均年龄及性别比例均无显著差异。脑梗塞的诊断标准:中老年患者有急性起病的脑部  相似文献   

17.
对1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积血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表明:179例中并发消化道出血44例(24.6%),死亡37例(20.7%);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积血为最高(38.9%),其次依序为蛛网膜下腔,脑干,脑叶,小脑和局限于脑基底节区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为50%,无消化道出务的病死率为11.1%,脑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加CTA检查,并对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颅CT平扫表现为颅内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正常8例.而CTA检查显示动脉瘤16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脉狭窄4例,动脉硬化1例,正常3例.结论:CTA可做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的方法,尤其可做为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我科2003-0~2007-02收治SAH160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SAH患者中男64例,女96例,男女之比1:1.5。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平均52岁,以45~60岁多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1例,活动中发病122例(76.2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和对照组35例(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头痛平均天数、早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除病死率外,其他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可以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