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杆件整体变形连续的角度,研究了轴压杆件与刚性约束构件之间一阶模态点接触、一阶模态线接触、线接触屈曲的连续过渡。在小挠度变形假设下,推导了轴压杆件一阶模态线接触、线接触屈曲变形二阶平衡微分方程的解答。根据变形的连续性,经过理论分析得出,当杆件一阶模态点接触变形的中点曲率为零时,杆件由一阶模态点接触连续过渡到一阶模态线接触;当杆件一阶模态线接触变形的线接触区域发生一阶屈曲模态时,杆件由一阶模态线接触连续过渡到线接触屈曲。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Al-Cu4.5%合金矩形杆件的变形动态曲线及挠度曲线,研究了杆件变形的特点,以及杆件的尺寸因素,各种工艺条件对控制变形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矩形杆的变形挠曲线符合方程y=kx^2,(2)矩形杆的变形随高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3)提高浇注温度,铸型初始温度,减小底板的激冷能力能有效地控制变形。  相似文献   

3.
热胀冷缩是建筑物的普遍特性。温度变化时使超静定结构中的构件产生内力,温度变化越大,结构中的力作用也越大,以至不能,忽视,本文剖析了杆件的温度变形后,将温度对结构的作用划为等价内力。高度较大的结构,一般其杆件截面尺寸亦较大,因而,杆件的剪切变形应该考虑。文中计算了在季节温差、内外温差和日照温差等三种温差下框架结构的内力。  相似文献   

4.
寻求一种既有普通杆件有限元的简洁性,又能求解所有框架结构临界载荷的有效方法.根据框架结构杆件失稳变形和泡函数的特点,采用新的基函数系,在普通杆件有限元的形函数中引入泡函数,得到泡函数有限单元法.泡函数是定义在有限单元上的一个模型,其在单元的边界上为零,而在内部非零.它的应用改善了普通杆件有限元法的收敛性,并使其适用于任何框架结构的屈曲分析.算例表明,泡函数有限元法对于框架结构的屈曲分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稳定性、收敛性和求解效率,是一种进行大型结构屈曲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取自内蒙古高庙子地区的GMZ07钠基膨润土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浸水饱和引起的膨胀特性试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不同初始干密度试样在100~600 kPa的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浸水饱和的膨胀变形及膨胀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浸水饱和引起的变形主要取决于干密度和竖向荷载,对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显著;在相同干密度和温度的情况下,竖向荷载越大,浸水变形稳定后孔隙比越小,且孔隙比与竖向压力在半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关系;在相同温度和相同竖向荷载情况下,不同的初始干密度试样在浸水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相近.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膨胀力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膨胀土增湿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湿度应力场理论对膨胀土的增湿变形进行了分析,并由无荷膨胀量试验和有荷膨胀量试验确定了相关参数.根据湿度应力场与温度应力场的相似性,利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功能,计算了膨胀土增湿变形.并通过有荷膨胀量试验的模拟分析,验证了应用温度应力场理论模拟湿度应力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杆件变形量是影响平衡吊平行四边形机构随遇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承载1t的电动平衡吊设计为基础,建立包含不同杆件厚度、不同杆件截面形状、有或无焊接加强筋的杆件组模型;选择一个极限位置,分别在考虑和忽略杆件自重和平衡锤重力影响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在同样加载条件下模型组中各杆件的变形量和应力值大小。分析结果证明,对于较高承载的平衡吊设计,选择适当增加杆件厚度、变截面杆件以及起重臂焊接加强筋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变形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限无法研究了缠绕角度、铺层层数、单层厚度对复合材料杆件热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铺层层数和单层厚度对复合材料杆件热变形的影响较小,缠绕角度对复合材料杆件热变形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复合材料杆件的缠绕角度在不同位置进行改变作了相应探讨,同时还确定使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热变形较小的杆件缠绕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量Al-Cu4.5%合金T形杆件的冷却曲线,变形曲线及挠度曲线,研究了铸件变形的产生过程及各种影响因素与铸件变形的关系。结果表明:T形杆件变形起始于杆件完全凝固之前,主要发生在高温冷却阶段;T形杆件的变形挠度曲线方程为y=ax^2,方程中系数a随杆件截面比增大而增大,但随杆件长度改变而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0.
求内力图对杆件轴线静矩代替以积分法而求出变形能,然后应用卡氏定理求变形。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一条非常方便的新途径。 各种《材料力学》教材中,几乎都提到用能量法计算杆件的变形。采用先求内力图形面积对其横轴静矩,从而得到杆件变形能,再用卡氏定理求变形。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方法是比较方便的。下面以计算梁弯曲变形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合成温度和原料粒度对钛酸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合成温度和原料粒度对钛酸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铝材料的临界晶粒尺寸和材料内部所合成的晶粒尺寸大小对微裂纹的产生关系重大.控制微裂纹的多少与大小可改善其热膨胀和机械特性.降低合成温度和原料粒度可使合成的钛酸铝材料内部裂纹少而且小.故其强度提高.但其热膨胀系数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2.
平面映射一类不动点的倍周期分支及其稳定性判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给出平面映射f于不动点处Jacobi矩阵有一特征值为-1,以及在另一特征值的绝对值不为1的情况下,平面映射f的倍周期点分支条件及其稳定性判定。  相似文献   

13.
从晶格的势能出发,进行截断近似,利用固体状态方程的普遍表达式,得出一个四参量的等压态方程,并将其应用至碱卤晶体NaCl和矿物质MgO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度载荷作用下一维格栅夹层结构的柱面弯曲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考虑了腹板弯曲效应的分析模型. 假设夹芯内变形后腹板依然垂直于上、下面板,并且腹板两端无相对转动. 将腹板和面板均视为处于弯曲和热伸长状态下的弹性梁,由此建立了所选胞元的平衡及几何方程,以及相邻胞元间受力和位移的相互关系.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得到了夹层结构受热变形. 作为一个算例,分析了几何与材料参数对悬臂夹层结构自由端最大挠度的影响. 本文结果与有限元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一致,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形变和原子的非简谐振动,用固体物理方法,研究了ZnS类石墨烯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有效电荷和极性与形变的关系,探讨了形变和原子非简谐振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ZnS类石墨烯的热膨胀系数为负值,数值在1.178×10~(-3)~22.323×10~(-3)K~(-1)之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弹性模量在0.241 405~453.253 5 GPa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简谐近似下,热膨胀系数为零,弹性模量为常量;考虑非简谐项后它们才随温度升高而变化,温度愈高,非简谐效应愈显著.③大小形变、剪切形变、单轴形变这3种形变中,大小形变对正有效电荷、单轴形变对负有效电荷影响最大,剪切形变对正、负有效电荷影响最小;④大小形变对极性的影响可达到70.4%,而剪切形变的影响仅为46.5%.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的光杠杆系统和护热平板法测定了水泥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分析了粗集料类型以及粗集料含量对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类型不同时,集料本身的线膨胀系数越大,该种集料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也越大,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也相同;粗集料类型相同时,线膨胀系数随粗集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导热系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粗集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此外,在10~50℃范围内逐级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混凝土膨胀量大致相同,膨胀量对不同温度区间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层状晶体负热膨胀系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理论,应用德拜模型,求出石墨晶体的自由能。在此基础上导出石墨晶体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对石墨晶体,除T=OK外,在温度为15K和42K附近,热膨胀系数为零;在15-42K的温度范围内,它为负值;在较高温度范围内,它近似为常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出现负热膨胀现象的原因在于层状晶体中,平面层中原子横向声振动对自由能有较大统计权,某些温度范围内,横向声振动会导致垂直平面层方向原子间距离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与平面层方向的情况相反,出现膜效应。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压力传感器的物理特性,使它会产生零点热漂移,这种温度漂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因此,对零点热漂移的补偿就成为压力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电路的角度分析了压力传感器产生零点热漂移的原因,为压力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文章中也给出一些温度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人工解译方法提取锦葫沿海四个城市空间特征信息,结合地学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城市扩张速度、强度、紧凑度及城市用地分维数四个指标.结果表明:1990-2010年城市扩张面积为8166 hm2,扩张速度为7.37%,扩张强度为0.11;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最快的是葫芦岛市;扩展强度最大的是锦州:锦州市、葫芦岛市城市空间越来越分散;葫芦岛市的城市用地边界最为复杂.该结论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期研究,并为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研究及空间扩展模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春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9):8384-8392
为研究不同单元体泥岩膨胀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关联性。本文对青海省东北部的泥岩进行调查研究,选用扫描电镜(SEM)对泥岩进行观测,利用图形软件分析岩石内部的结构。通过自由膨胀试验、侧向约束膨胀试验、膨胀力试验来探究不同单元体泥岩的宏观膨胀。通过获取的数据针对泥岩孔隙分形特征展开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宏观膨胀与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N型泥岩试样孔隙多,膨胀潜势不强,M型泥岩试样结构紧密,孔隙较少,矿物成分较多,膨胀潜势相对较强;②不同单元体泥岩试样的分形维数与膨胀率(力)呈负相关,且M型泥岩试样的分形维数在膨胀率(力)的拟合度要高于N型泥岩试样;③不同单元体的膨胀率(力)与平均孔径、圆度、分形维数、面孔率均有关联,尤其是孔隙的圆度和分形维数关联性最大。研究成果为宏-微观之间泥岩关联性的认识提供参考,对该地区膨胀岩(土)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