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立冬 《科技信息》2010,(3):321-322
通过对汶川地震区桥梁震害的调查,发现震区梁式桥主要震害集中在落梁、支座滑动、梁体位移、伸缩缝处相邻梁体间碰撞、挡块破坏和桥台破坏等方面。针对汶川地区桥梁震害现象,提出了震区梁桥的抗震设计对策和措施,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桥梁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
冯玲 《科技信息》2011,(10):331-332,334
本文首先列举了厂房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典型破坏现象:主体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屋盖扭曲或塌落、排架柱压溃或折断、支撑拉断或压曲;非结构构件破坏,主要表现为围护墙体破坏,特别是纵墙端开间、高大山墙的破坏;地基基础等破坏。然后分析了不同震害的原因与特征,并提出相应设计、加固建议。最后指出厂房主体结构及非结构构件等的抗震设计均要严格执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年限已久或设防水准不满足要求的既有厂房结构应定期进行抗震鉴定及必要的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3.
徐旭东 《科技信息》2010,(20):I0311-I0312
桥梁震害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是推动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动力,根据汶川、玉树震后桥梁调查资料,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桥梁抗震措施及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在设计中容易忽视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桥梁震后检测加固的必要性,总结了桥梁结构的震害特征,提出了各种抗震加固方法,以尽快提高我国桥梁抗震加固的技术水平,确保公路工程各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度.  相似文献   

5.
地震时地基和基础起着传播地震波和支承土部的双重作用,尽管因地基基础原因造成的房屋震害只占房屋破坏总数的少部分,但由于地震对地基基础破坏后引起上部结构的破坏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首先对地基基础进行必要的抗震加固处理。论述地基基础抗震加固的一般原则和常见的一些方法;进而叙述了地基加固的特点、是否需要进行加固及地基加固的常见方法;最后分别对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基础形式的震害和几种加固方法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汶川地震对当地电力系统造成的总体破坏和经济损失情况;列出了四川地震中烈度为Ⅸ度及以上地区的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管辖的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的震害状况;总结了变电站室内外高压电器设备、线路、输电塔的主要震害现象;对不同烈度区内变电站的变压器及其它各类高压电气设备的破坏频次、变电站停运状况以及功能恢复的时间进行了统计,据此总结了四川地震中烈度Ⅵ—Ⅺ地区电力设施震害特点和电力系统功能损失模式特点;分析了此次地震中电力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电力系统薄弱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抗震加固措施和建议,为将来变电站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提供依据,为提高电力设施的抗震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未经抗震加固的砖筒水塔震害后破坏情况的分析,提出对砖筒水塔进行抗震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了我国汶川、唐山、海城等大地震中6度至11度区遭受不同程度震害的240座公路梁式桥样本,建立了公路梁式桥震害数据库.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桥梁震害的主要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结构震害的影响程度,建立震害评估模型.根据震害样本统计结果,确定各层影响因素的模糊评语矩阵与模糊判断矩阵,进而对公路梁式桥在特定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的破坏情况进行预测.经算例验证,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路梁式桥震害预测方法可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可为此类桥梁的抗震加固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村镇建筑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给四川地区特别是村镇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介绍了四川村镇地区的主要建筑结构形式,及此次地震村镇建筑的震害特点,并对地震中村镇房屋的常见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村镇建筑抗震方面的建议.通过本次村镇建筑震害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村镇建筑结构普遍缺乏必备的抗震构造措施,存在较大隐患,与村镇建筑相适应的实用抗震技术有待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村镇房屋建设还缺少完善的国家技术规范指导,村镇建筑抗震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汶川地震中公路桥梁遭受重创,大量桥梁破坏甚至垮塌,难以修复.这些桥梁震害体现出山区桥梁震害的典型特征,为山区桥梁抗震设防提供了丰富的实例资料.在汶川地震现场桥梁震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桥梁震害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该地震中桥梁震害的主要特征,为下一步继续深入探讨汶川地震桥梁震害形成机理和结构破坏过程,以及山区桥梁抗震设防对策与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桥梁的抗震设计应考虑在现有条件和易于施工的前提下,对于一般桥梁采用以不多的抗震投资达到避免或减轻震害的目的。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桥梁设计经验,重点阐述了目前在桥梁抗震设计中所采用的方法,并探讨了特殊地区桥梁建设工程中抗震设计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填充墙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的震害情况,通过对比主体结构与填充墙的震害并参照主体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研究了填充墙自身的抗震性能.首先,统计分析了都江堰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的震害情况,结果表明主体结构满足我国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然后,将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划分为弹性反应和非线性反应两种,对比了这两种状况下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震害,统计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填充墙的震害都明显高于主体结构,尤其是主体结构反应为弹性反应时,填充墙分别出现了15%和17%的严重开裂和倒塌;最后,探讨了填充墙构造措施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其现有构造措施不能满足地震作用下保持平面内完整性的作用,存在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隐患.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填充墙地震破坏机理及其加固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地区石结构民宅保有量大,石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石墙是石结构主要的承重及抗侧力构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嵌缝加固石墙可提高石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探究石墙经过UHPC嵌缝加固后石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未加固石墙和UHPC嵌缝加固石墙的两种石结构模型,研究石结构地震破坏全过程,分析结构地震响应、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呈现“竖向倒塌”的破坏模式.在PGA为55gal和110gal的工况下,未加固结构的损伤状态为轻微破坏和整体坍塌;加固后结构的损伤状态分别为基本完好和中等破坏.相比未加固结构,加固后的石结构基本周期略有降低,楼面峰值加速度降低了21.05%~25.26%;位移角减小了74.90%~94.50%,加固后石墙开裂得到有效抑制,结构损伤程度有所减小,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青海玉树地震震害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小学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结构体系及常用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类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结构体系、抗震措施及施工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新建中小学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与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对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相比较,当前我国大多数在役公路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震能力不足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公路网中桥梁的抗震能力较弱,一旦灾害性地震发生, 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无法满足预期抗震性能要求,开展既有桥梁抗震加固的研究迫在眉睫.为此,在分析我国既有桥梁建造年代和抗震设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震害揭示的桥梁易损部位,从桥梁结构体系角度出发,探讨经济、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以促进我国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与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对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相比较,当前我国大多数在役公路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震能力不足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公路网中桥梁的抗震能力较弱,一旦灾害性地震发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无法满足预期抗震性能要求,开展既有桥梁抗震加固的研究迫在眉睫.为此,在分析我国既有桥梁建造年代和抗震设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震害揭示的桥梁易损部位,从桥梁结构体系角度出发,探讨经济、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以促进我国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树地震的房屋震害调查和分析,简要总结了玉树地震房屋震害特点,并对农牧民自建房的结构抗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墩桥梁地震响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静斌  葛素娟 《河南科学》2009,27(12):1571-1573
汶川地震震害结果表明,在我国西部山区普遍存在的高墩桥梁震害严重,不少高墩桥梁在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作用下出现了上部结构落梁、桥墩倒塌或压溃等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对其抗震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对一座高墩三跨连续箱梁桥的地震响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特点,提出了高墩桥梁在大震作用下应采取防止落梁及墩柱压溃破坏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后,对汉中市受损严重的部分村镇房屋的结构形式、受损比例、破坏形式及损害程度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震害原因,就普遍破坏现象提出抗震和加固建议,以期为村镇房屋防震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段彬彬 《广东科技》2014,(12):102-103
近些年来国内外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抗震措施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在公路桥梁设计上对抗震建设的重视,保证了人民财产的安全和公路桥梁设施的完整,避免了公路桥梁结构受到地震灾害的毁灭。主要阐述了我国公路桥梁的主要震害,对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