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地下矿产开采后形成采空区导致覆岩及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问题,以一栋四层砖混结构办公楼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型在承受地表变形时,墙体和基础所受到的附加应力。以此为基础进行抗变形结构设计,分析Ⅰ~Ⅳ级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结构构件设置的影响,给出具体设计的墙壁圈梁配筋。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下矿产开采后形成采空区导致覆岩及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问题,以一栋四层砖混结构办公楼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型在承受地表变形时,墙体和基础所受到的附加应力。以此为基础进行抗变形结构设计,分析Ⅰ~Ⅳ级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结构构件设置的影响,给出具体设计的墙壁圈梁配筋。  相似文献   

3.
以采动区上常用的三开间二层砌体结构砖混房屋为原型,取其前纵墙,缩尺比例为1:2,在专用的抗变形试验台上进行了二次地表曲率变形下砖墙的抗变形实验,得到了二次曲率变形作用下砖墙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曲率变形对砌体结构房屋具有损伤累积作用.在一定的地表曲率作用下,实验模型所对应的砌体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抵抗地表曲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安设钢弦压力盒、钢筋拉力计对采动建筑物基础圈梁压力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并分析地表下沉及地表拉伸悄况.试图采用该观测方法定量地分析地表下沉和地表拉伸对建筑物基础圈梁的影响,以便采用楔形活动基破对基础圈梁进行调整,使建筑物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万寿寺塔纠偏工程为研究背景,对纠偏加固后的砖石古塔的在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受力机理分析.分别建立增加圈梁、圈梁-地梁组合以及圈梁-地梁-托盘组合模型下的塔体与基础协同工作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基础刚度改变引起的塔体受力的变化;同时探讨基础刚度对塔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刚度增大,塔体应力随之削弱,改善了塔体静力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基础刚度增大,塔体的自振频率增大,基础刚度变化对高阶振型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特点是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但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在日常施工中做好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7.
对综放开采条件下抗变形农房结构中的钢筋计应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处于受拉区的房屋比处于受压区的房屋受力要大些,建筑物基础是最大的受力部位等规律;对综放开采条件下抗变形农房中的压力盒反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地基反力在采动活跃期发生剧烈的变化,在采动影响结束后,地基反力发生重分布的特点.通过潞安矿务局五阳煤矿的现场试验证明,采取抗变形措施的大开间新型农房结构,经受了综放开采的大变形影响,农房得到了有效保护.图8,参4.  相似文献   

8.
安庆市某新村一幢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于1979年建成。该楼由三个单元组成,长为44.42m,宽8.42m,楼梯间凸出檐墙1.9m,建筑物以横墙承重为主,底层砖墙为240厚MU7.5砖,M5混合砂浆实砌,楼面及屋面均为预应力空心板,楼层圈梁隔层设置。限于当时条件,住宅厨房间与进厅合在一起。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建设单位委托我们对该住宅楼进行扩建改造,在北外檐墙壁(1—6层)扩出2.5m,扩大北卧室面积,增加独立的厨房间,原楼梯间保持不变。我们采取的具体做法是:1、查阅原设计图纸并详细进行实地查勘,弄清原结构体系基础、构件、墙体等受力情况。经检查,该住宅…  相似文献   

9.
针对东北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冻融循环和钢筋锈蚀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揭示了冻胀现象和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变形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冻融和锈蚀环境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模型,经试验验证、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布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变性特点,决定了该类结构在空间整体作用受力分析和计算时考虑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作用。具体构件设计时,分别按纯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计算,进行包络设计,梁、柱按纯框架结构要求设计,剪力墙按框架剪力墙的要求设计。大跨度公共建筑宜设置抗侧力构件,加大结构抗侧力刚度,严格保证抗侧构件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砖混房屋是用脆性材质的粘土砖以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这种砌体结构的抗压承载力较高,但抗弯、抗拉性能及其整体性、抗震性差。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混凝土构造柱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为了充分发挥混凝土构造柱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的作用,本文特对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及其设置和施工谈几点认识。一、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设置混凝土构造柱能显著提高砖墙的延性,是提高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构造柱布置在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与每层圈梁可靠连接,且竖向…  相似文献   

12.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在建建筑物带基础整体移位的工程特点,应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静力分析的方法模拟分析整个结构在顶升移位和平移移位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通过分析其变形和应力,发现采用液压悬浮滑移系统可解决该建筑物左右单元质量分布不对称对移位安全影响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该移位建筑物较大的变形和较大应力发生于筏板基础.通过模拟对比分析,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将筏板基础在移位过程中出现较大响应部位的变形、应力和应变作为该结构受力状态监测的参数,这些监测参数可为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和就位后安全状态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P&H无张力灌注桩风机基础承载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是一种新型的风机基础,已用于我国多个风电场中.本文基于陕西某风电场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的设计资料,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土体和基础的模型.分析了锚杆和基础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讨论了锚杆这一结构构件在PH无张力灌注基础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锚杆预应力对基础内部应力分布及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地基上的墙体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种建筑在膨胀土地基上的墙体基础.它由钢筋混凝土梁(或结合类构造柱)、砖砌墙体及基础圈梁共同构成.它有效增加建筑物墙体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建筑物对膨胀土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避免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5.
密肋复合墙体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其受力特点与抗震性能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核心.通过对密肋复合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墙体的水平承载能力及侧向变形性能.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密肋复合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及顶点侧移进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5.4%.提出了密肋复合墙体的抗侧刚度退化曲线和骨架曲线模型,并给出统一的表达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受力构件。特点是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但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弄清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了盾构法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时建筑物自身沉降与内力变化状况.以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将建筑物和开洞地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按照结构-土体-隧道共同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的区间段内.建筑物的横向倾斜随着盾构的掘进逐渐增大,而其纵向倾斜量最大值则出现在开挖面在建筑物中线附近时;在盾构穿越建筑物的过程中柱子的等效应力增幅可达20.1%;相对于弯矩而言,建筑物构件的扭矩变化更为显著;当开挖面越过建筑物20m时其变形和内力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管品武  张哲  张猛 《河南科学》2005,23(4):564-567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火灾后建筑物的安全性鉴定及加固决策.结合材料在高温作用下性能变化的分析,通过构件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并与现场检测结果对比,进行了不同受力构件剩余承载力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安全性综合评定,并确定了适当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农村地区常见的夯土墙房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纵横墙交接处裂缝的成因,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自重和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得到了纵横墙交接处墙体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进而阐明了纵横墙交接处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机理;提出了设置木圈梁这一裂缝控制措施,通过设置小圈梁前后的受力分析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杨慧娟 《科技信息》2010,(35):131-131,109
随着建筑物结构层数的增加,水平荷载的效应(内力及位移)逐渐增大;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将成为控制因素。高层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较大的承载力,而且需要较大的刚度,使水平荷载产生的侧向变形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而抗侧力结构设计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高层建筑结构承受水平荷载的分析分为以下二方面:(l)总水平力在各抗侧力构件间的分配;(2)计算各抗侧力构件在分到的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整个结构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