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的赞助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现代研究室于1986年5月20日至5月25日在青岛召开了西方科学编史学,科学史方法论及科学史学史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19名中青年科学史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目前,在我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科学史工作者的人数也有很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史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在我国科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中,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就是缺乏对于科学史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史的未来如何?这并非我们历史学者常问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并非先知或预言家,且我们研究的是过去而非未来。不过,通过审视科学史的过去和现状,也许可以一窥科学史未来的走向。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科学史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内在主义"到"语境主义"的过渡,然后结合笔者自2004至2014主编《爱西斯》期刊以及编辑《科学史指南》的经历讨论了语境主义近15年来的发展。接着,笔者探讨了在语境主义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下科学史的未来走向问题。在此,笔者强调了学者们对"全球科学史"的兴趣—-这种兴趣很有可能促生新的语境主义研究方向,从而促进中国科学史学者与其西方同行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应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历史系邀请,英国知名科学史学者罗布·艾利夫(Rob Iliffe)教授于2017年9月10日至23日来华讲学。艾利夫现为牛津大学科学史讲席教授,兼任牛津大学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中心(OCHSMT)主任,《科学年鉴》(Annals of Science)杂志共同主编(2006-)等职。艾利夫教授是目前国际科学史界顶级的牛顿研究专家,长期主持"牛顿项目"(The Newton Project),(1)且有多部著作问世。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研究是否科学取决于其方法论原则是否科学。本文从科学史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比较的角度出发,揭示出科学史研究所应遵从的方法论原则:求实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5.
库恩在中国     
2022年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诞辰100周年及库恩的重要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60周年,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于2022年7月18日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举办了“纪念库恩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其中线下约40人,线上近800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主任蒋澈博士主持,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范岱年先生、科学史家刘钝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等分别在会上致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王巍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李创同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崔伟奇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等分别作了《库恩与后库恩科学哲学》《规范与游戏规则——库恩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库恩哲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库恩与后库恩编史学》的主题报告。本刊从研讨会致辞和专家报告中选择三篇文章集中刊出,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史学会、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墨经》研讨会于1987年4月18日至20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代表30余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陕西、辽宁、内蒙等地,他们各自的专业包括哲学、数学、物理、生物、工程技术以及专门的科学史工作者。中国科学史学会第一任理事长钱临照教授参加会议,并作了很多重要发言。对《墨经》专门进行综合性讨论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约瑟夫·阿伽西完成了首部科学编史学专著《论科学编史学》,并用科学史案例证明波普尔方法论证伪主义能较好地指导科学史实践。立足于阿伽西科学编史学和科学史著作,结合其理论与实践,考察阿伽西早期证伪主义科学编史学。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史应接受新的批判科学哲学指导,批判当下受归纳主义和约定主义影响的科学史研究,提出证伪主义批判理性作为方法论原则。科学史的目标是更接近科学和历史事实,并提供有趣、生动的历史。阿伽西早期证伪主义科学编史学体现出批判性史学的独特性,开启了一种分析批判的视角,为科学史研究开拓了范围广泛的问题领域,对后来的科学史研究来说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开拓意义。在科学史研究国际化趋势及多元化路径趋势下,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1):120-124
本文对于2015年至2018年科学史学会公布的四期《爱西斯近期科学史书目》进行了简要评析。通过对《书目》的分类体系、作品数量和部分收录成果的分析,作者评述了近年来科学史学科在机构设置、选题方向和编史方法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与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9.
科学史学是以科学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本文针对科学史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存在的模糊问题,从理论上对科学史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界定了科学史学的研究范畴,以期厘清科学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提高科学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IUHPS)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部筹备的第七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代表大会将于1983年7月11日至16日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举行。会议将分14个专题组,它们是: 1.证明论和数学基础, 2.模型理论及其应用, 3.递归论和计算理论, 4.公理集合论, 5.哲学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非道德性原则──科学史研究的又一个方法论原则孙宏安文献[1]中指出,科学史研究的主要要求之一─—实事求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应具体化为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并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原则:合国的性原则。本文提出另一个方法论原则:非道德性原则。它的内容是:在对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将于今年8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自去年11月向国内外发出第一次通知以来,到今年三月底为止已收到国内(包括港、台在内)论文120余篇,国外学者40余篇,其中有英国李约瑟的《中国生物学的命名和分类》、日本薮内清的《中国科学在日本》、美国席文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前景》、苏联尤什凯维奇等的《中国数学史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年来《爱西斯》的《文献目录》的有关部分进行计量分析后认为:传统科学史虽不是科学史研究的主流,却是全球科学史事业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各文化背景的科学史方面,东亚科学史、古希腊和罗马科学史、西方中世纪科学史、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史和印度科学史是传统科学史研究主流,前三者是大热门;学科史是传统科学史研究的主体,在此方面,天文学史、医学史、数学史、思想史和技术史是传统科学史研究的主流,前二者是大热门;五大主流学科史也是各大文化背景科学史的主流;在非主流方面,通史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研究是局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教育的历史考察:将科学史引入科学教育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史从自然哲学副产品身份发展到科学教育的核心,历经了4个主要阶段:孔德的通识教育使科学史走入课堂;萨顿使科学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库恩的新科学史观开始了科学教育的人文主义倾向;HPS教育使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成为科学教育的方法论指导.分析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历程,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认识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科学技术史系、《科学文化评论》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承办的第三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8年10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诚邀学术界的广大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特别鼓励西方科学史的史学研究和案例研究,同时欢迎围绕科学文化展开的跨学科交流。会议将采取主题报告、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形式,提交论文择优在《科学文  相似文献   

16.
论文追溯了期刊"影响因子"之父尤金·加菲尔德的生平及教育背景以及他创立ISI商业公司的过程和经历,随后,揭示了他打造SCI学术计量工具的手段,发起"影响因子"游戏过程中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同《自然》、《科学》等著名期刊展开合作共谋的过程。论文特别关注了加菲尔德与多位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著名人物的交往经历,同时还评价了加菲尔德所做的两个科学史研究"示例"的学术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古籍中摘录出科学史料予以分析,而多置非科学因素于不顾,很长时期是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惯用方法。从方法论看这属于笛卡尔传统分析研究法的不恰当使用。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分析法受挫后,马斯洛提出了具有博物学方法论特征的综合研究法。其做法对完善科学史研究法有启发,但类博物学方法论不足以彻底弥补科学史传统分析法的不足。结合研究实践的深入分析表明,综合研究法、传统分析法与系统论研究法相互协同,足以构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史研究新理念、新方法。以常见的古籍与人物研究为例,阐述了新研究方法的具体用法及其优势与可行性。新研究法具有合理诠释复杂历史问题的功能,完全适应全面传承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IUHPS)的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DLMPS)于1987年8月17日—2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耸立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面的两块大会标语牌分别用英、俄文写着“科学、人,人道主义”三个大字,鲜明地表现了大会的中心思想。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几十个国家的近一千五百人。许多国家知名的逻辑学和科学哲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9.
国际数学史学会现任(1985—1989)执行主席、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史教授道本周(J.W.Dauben)于今年4月5日至6月12日来我国进行学术访问。道本周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数学史家和科学史活动的组织者。著有《G.康托》、《古今数学文献选》等书,这次中国之行是他对亚、欧数国进行工作访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华期间,道本周教授先后与北京、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12~14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2016年夏季青年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图1)。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技术史国际前沿发展趋向",来自科学史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