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魔方     
倒霉的病人有一个牙科医生, 第一次给病人拔牙,非常紧张。他刚把臼齿拔下来,不料手一抖,没有夹住, 于是,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你应该去找喉科医生。" 当这个病人找到喉科医生时,他的牙齿掉得更深了。喉科医生给病人做了检查。"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了,你应该去找胃病专家。"胃病专家用调光为病人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掉到你的肠子里了,你应该去找肠病专家。" 肠病专家同样做了调光检查后说:"非  相似文献   

2.
希凡 《世界博览》2010,(1):20-21
在我们的第一次对话中,布伦特·詹姆斯告诉我一句话,一个人们绝不愿意从一位医生口中听到的言论: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医生所做的坏事比好事还要多,他们的治疗主要由引导病人呕吐、腹泻和最常见的出血构成。詹姆斯是美国山间健康医疗公司的首席质量官。山间医学中心的网络覆盖了犹他和爱达荷州的许多医院和诊所。奥巴马总统把这里描述为医疗改革的模板。  相似文献   

3.
张向东 《甘肃科技》2001,17(6):58-58
200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以后,"病人选医生"在全国逐步推开.在受到病人和医院普遍欢迎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疑问和担忧:病人能不能选到自己满意的医生?会不会忙坏了老专家,而让年轻医生得不到锻炼?会不会影响医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不良竞争?能不能真正促进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深层次改革?等等.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2000年就开始推行这一改革,实践证明,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具体实施办法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病人、医生、医院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4.
正挂号是多数人享受到医疗服务的第一步,而网络预约挂号的背后,更牵扯到众多移动医疗公司百亿美金的梦想。但随着北京市卫计委一项新规的出台,这一梦想多了一丝不确定性。年前,一个东北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将医院黄牛号这一老话题再次带到大众视野,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近期北京市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与往常不同,此次从制度层面上的调整对现有挂号体系以及伴随而来的医疗资源分配将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据卫计委消息,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推出打击"号贩子"的八条措施,其中,"统一号源管理,取消医生个  相似文献   

5.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早已成为医生的信条,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医生有一颗视病人为亲人的美好心灵,更需要医生具有精湛的医术和完美的医德。李屹峰,这个40多岁的男子汉在多年从事医疗工作的实践中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向人们昭示了一个事实——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6.
游乐园     
谁是凶手一位精神病医生在寓所被杀,他的四个病人受到警方传讯。A、警方根据目击者的证词得知,在医生死亡那天,这四个病人都单独去过一次医生的寓所。  相似文献   

7.
傲慢综合征     
<正>今天,医院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好几个科室的医生都为他忙了起来。对病人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医生们聚到一起,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耳科医生首先发言:"这位病人耳朵里长了一种类似过滤网的薄膜,它让病人对善意劝说和严肃批评充耳不闻,反而喜欢听奉承话和谎言。"口腔科医生接过话:"这位病人口腔中滋生了大量‘骄傲’  相似文献   

8.
癌症认识史     
肿瘤是人类自己细胞的扭曲变体,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摆脱癌症。美国医生悉达多·穆克吉曾经在波士顿为一位腹部癌症患者进行治疗,这位病人曾接受化疗,但又复发了,不得不再次接受治疗。病人说,"我愿意继续治疗,但是,我必须知道我在对抗的敌人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穆克吉历时6年完成的《众病之王》一书,就是通过回溯这一疾病的起源,讲述它4000年的历史发展,来试图回答这位患者的问题。在撰写癌症"历史"的过程中。穆克吉感到,他所撰写的不是某个"物",而是某个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著名心理学医生凯撒恩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他说,我从事心理医生这个职业30多年,碰到的病例可谓无以计数,但对其治疗的最好方法都是同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为"下一次"。在场所有师生的目光都表现出惊愕。凯撒恩笑了笑,接着说,"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开始就认真工作"……这样无非就是把你自己浸泡在后悔和遗憾之中,导致痛苦必然占据了整个思绪,心灰意冷。但把"如果"改为"下一次","下一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一次我遇到心仪的姑娘不再错过","下一次找到新工作一定敬业"……这样你会  相似文献   

10.
其中有位腿部静脉血栓病人腿部冰凉,奥斯卡用身体为这位病人暖腿,直到她去世。又有一次,医生判断一位病人快不行了,但奥斯卡却毫不在意地走开了,后来发现医生的判断早了10个小时,奥斯卡过后来找这位病人,2小时后,病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  相似文献   

12.
潘震 《定西科技》2005,(2):40-41
HIS/RIS集成实际上就是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科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Data Fusion)技术。数据融合保证了病人和检查基本资料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而且病人基本资料只需在系统上输入一次。RIS可自动获取HIS中病人相关信息,包括检查信息、病历、医嘱、检验结果等;HIS医生工作站中也能够直接调阅影像诊断报告。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9,(12)
所谓"医者易也",其中"易"并不是指学医容易。在《说文解字》一书中云:"易"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易"是象征阴阳二元论的演变哲学。因此,中医诊治疾病并非一病一方、一证一药,证变则法变、方亦变。医生的主观判断要以客观的证候为依据,要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因证制宜,岂有不变之理?懂得了这个道理,"易"字不言自明。如果做医生的不能知常达变,辨证论治,何以称为"医道",又怎能做好医生呢?吉良晨老先生将玄机重重、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有没有某些医生或部门,总是很热衷强行给人诊断一种病?且这种病总还会让你百口莫辩?你猜对了,有,是精神病。耳闻目睹了很多"被精神病"的惨痛报道,我们梦想不"被精神病"已经好多年了。从大量的媒体报道看,目前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问题频发,按照某些人的理解,应该是"精神病"高发期,于是某些部门充分关心"精神病",让"病人"早入院、早吃药的可能性依然极大。然而2011年6月11日,我惊喜地看到,"历时26年、数易其稿的精神卫生法草案昨日公开  相似文献   

15.
<正>亲历过手术的人,或者身边有亲朋好友做过手术的人,多少对现代手术有所耳闻。许多人认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是一种"让人睡着的艺术"。有的病人对于即将开始的手术充满恐惧,无论医生如何解释,都要求对自己进行全身麻醉。还有不少人觉得,麻醉医生让病人在手术中"睡着"以后,就能出去休息了,是一份最清闲的工作。这些误解,都是由于对手术中的麻醉不够了解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正我长大后想做一名医生,因为做医生可以医治病人。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那年春节,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爸爸得了癌症。起初,爸爸觉得肚子不舒服,就到中心医院看病。爸爸告诉医生肚子老是痛,医生问爸爸:"你以前有没有得过胃炎?"爸爸说:"有。"医生接着说:"那可能是胃炎。"医生就开了些胃药、消炎针给爸爸。可爸爸吃过药、打过针还是没有好转,就这样持续了十多天。爸爸在同一所医院里换了两三个医生,用了一大堆大同小异的药,却没能正确地找出病因。后来,爸爸选择了另一家医院,碰到了一位好医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科技盛会,更是一场震撼的创新号召大会,除了"创新"的字眼多次被提及,"创新"的内容和思路更一次次被掌声"打断"。创新有很多种,"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的无线医疗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疗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网络节点以CC2430为核心,病人佩戴终端结点采集生理参数,再将参数通过路由节点或直接无线发给协调器,协调器把各节点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帮助医生对多名病人同时进行病情监测,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经测试,该系统稳定,达到无线、准确、快速、实时的监测目的。  相似文献   

19.
笑在哪里     
熊婆婆生病了。河马医生说:"最好的药呀,就是笑。""笑?"小笨熊忙问,"笑在哪里?""这个,"河马医生抱歉地摇摇头,"只能你去想办法啦。""小刺猬,"小笨熊跑到花田里,大声问,"笑在哪里?""在花朵里。"小刺猬指着自己的花田,笑呵呵地说。可是,熊婆婆看到小笨熊捧回来的那一束漂亮花朵,没有笑。"小兔子,"小笨熊跑到蘑菇地里,大声问,"笑在哪里?""在蘑菇里。"小兔子指着自己的蘑菇地,笑呵呵地说。可是,熊婆婆看到小笨熊提回来的一篮子蘑菇,没有笑。  相似文献   

20.
解放日报:临近年关,"转型"议题在上海的份量日渐凸显,上海为一项"转型",亮相了一个新的领导小组。12月10日,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龚正为双组长的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坚定性和紧迫感"。前一天,李强将沪上各区区委书记请到市委,进行一整天座谈。这场上、下半年各一次的区委书记座谈会上,"转型"同样是高频词。"转型"并非为转而转——本质上,"转型"是为了"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