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加工环境、使学生熟悉数控操作流程,更能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数控铣床上加工较复杂的零件,有时会用到多把刀具,通常会进行换刀操作,针对不同的刀具长度,需要使用刀具长度补偿功能提高编程速度和加工效率。而对于刀具长度补偿的数据计算及分析,学生往往感到举步维艰。该文将刀具长度补偿的基本概念、执行过程、使用技巧等融入到仿真加工中,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2.
白燕 《科技信息》2012,(19):298-299
本文选用了上海宇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和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共同研发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以软件中的广州数控GSK-980T系统车床(平床身前置刀架)为例,通过对某工件在加工中的程序录入、运行轨迹显示、刀具的选择、对刀和刀具偏置、自动加工等过程的仿真操作,来简要阐述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数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总结数控仿真系统软件的特点指出在数控实习教学中引入数控仿真软件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VB语言为开发平台,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大存储、较强的图形功能,开发了数控铣削仿真系统,并对其数控程序进行了图形仿真验证,检验了数控程序和加工方法的正确性.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采用仿真的图形检查铣削刀具路径,动态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不仅避免了干涉碰撞的发生,而且能节约数控加工仿真过程中大量的财力和时间,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交互性好,实现了数控铣床编程与仿真加工.  相似文献   

4.
庞勇 《科技资讯》2006,(5):29-30
数控加工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刀具做精确的切削加工运动,与传统的机加工工艺有较大的区别。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组合曲面的粗、精加工,刀具轨迹优化、干涉处理、切削过程动态仿真一直是在CAD/CAM系统中实现数控编程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介绍数控加工的一般工艺技术和关键工艺要点。主要包括:进刀与退刀工艺规划、粗加工工艺、残留区域加工工艺、精加工工艺和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控自动编程系统和数控代码仿真系统。自动编程系统实现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仿真系统模拟数担数控机床硬件插补原理,在计算机上动态地模拟出刀具运动轨迹,实现非实际切削过程中的数控代码验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VERICUT数控仿真加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在分析了数控加工中进给速度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软件优化刀具路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优点。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了在VERICUT中优化刀具路径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预防数控加工中机床、刀具和夹具相互之间的干涉碰撞问题,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某数控车床虚拟加工仿真系统,重点介绍了该数控车床虚拟装配模型的建模过程.通过设置虚拟机床参数,完成了虚拟环境中的典型零件加工过程仿真,同时进行了数控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干涉检查,分析了零件的可加工性和工序合理性,以及检验数控程序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数控加工虚拟仿真系统的装配建模方法可行,加工仿真过程可有效判断该机床工艺系统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涉问题,对预防现实加工中的碰撞事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为数控车床虚拟加工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数控工具磨床加工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数控工具磨床加工复杂刀具的过程中因加工代码错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在研究数控工具磨床加工仿真技术的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数控工具磨床加工仿真系统,实现了对数控工具磨床加工方式,加工过程和加工结果的分析及加工代码的验证和个性,并采用该仿真系统,对圆锥球头立铣刀螺旋形前刀面的数控磨削加工过程以及加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保证了实际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实验证明,所开发的仿真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计算机图形显示系统把加工过程中零件模型、刀具轨迹、刀具模型进行同步显示,对零件的切削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这种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来模拟加工环境、刀具路径、材料切削过程以及检验并优化加工程序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探讨了如何将Marching Cube(MC)的思想应用于数控仿真中动态加工面的显示中,简化动态加工面的构造,满足加工动画实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五轴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刀轴矢量不断变化,刀具补偿方向无法确定引起刀具在三维空间中无法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置与后置处理的五轴数控加工3D刀具补偿方法。针对具备3D刀具补偿功能的数控系统,推导出五轴数控加工3D刀具补偿的补偿矢量与补偿后刀位点坐标的矢量计算方程,并基于前置三维软件(UG)的前置处理,建立了控制刀位文件格式的函数,实现了UG前置处理在五轴数控加工模块下输出包含切触点在内的刀位文件。根据SIEMENS 840D数控系统实现3D刀具补偿的数字控制(NC)指令格式要求,以非正交摆头转台五轴数控机床为例,通过逆向运动学变换提出具体的后置处理方法。基于智能制造软件IMSpost(后处理程序编辑器)平台和所提出的后置处理方法开发了专用后置处理器,自动获取了具有3D刀具补偿矢量信息的NC程序,基于仿真软件VERICUT平台对不同工况下整体叶轮仿真加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刀具因磨损发生尺寸变化时,采用提出的方法和开发的具有3D刀具补偿功能的后置处理器所获取的NC程序,可以将加工表面的欠切误差控制在0.1mm以下,且无过切现象,有效地提高了五轴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避免了刀具磨损后发生刀具尺寸改变必须返回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重新生成刀位文件,以及再次进行后置处理的繁琐过程,验证了所提出的前置处理与后置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