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臭氧对活性染料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进行脱色深度处理,对比考察了臭氧射流曝气工艺和传统微孔曝气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射流曝气工艺对废水COD、色度、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1%、97%和71%,相对使用传统微孔曝气臭氧氧化工艺,臭氧射流曝气工艺具有停留时间短,能耗低,臭氧利用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非常适合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2.
供气式低压射流曝气氧传质影响因素的探究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射流曝气器的结构与其运行参数是影响射流曝气氧传质的重要因素。在5. 5 m水深条件下,对不同大小一级喷嘴直径的射流曝气器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进行充氧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气量的增加,射流曝气器的标准氧转移效率(SOTE)减少;随着循环水量增加,射流曝气器的SOTE随之增加;随着供气式低压射流曝气器一级喷嘴直径的增加,SOTE及理论动力效率(SAE)随之减小,而电耗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射流曝气技术在脱硫浆液氧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硫酸钙的氧化率是衡量高硫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效率的重要指标.笔者采用集曝气与搅拌为一体的射流曝气技术实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强制氧化以提高氧化率,研究了脱硫浆液射流曝气氧化工作原理.基于ANSYS CFX对脱硫浆液罐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确定了浆液混合搅拌效果较为理想的射流曝气器安装方式:将3个射流曝气器垂直于浆液罐壁均布在离浆液罐底部0.8m的平面上;并在重庆某环保公司进行现场应用实验,测定了在此安装方式下射流曝气器的吸气量,并采用碘量法测定了脱硫浆液中亚硫酸钙的氧化率,应用结果表明:射流曝气器吸气量总量为59.52 m3/h,满足浆液氧化需气量要求,且浆液经过射流氧化2h后,亚硫酸钙氧化率达87.6%.  相似文献   

4.
氧化沟曝气设备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设备是氧化沟的关键设备,曝气设备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的系统性能。通过对氧化沟的4种不同类型的曝气设备比较分析,认为叶轮吸气式射流曝气具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5.
悬挂链式节能曝气工艺──兴建低投资污水处理厂的一种先进工艺编号:J990820悬挂链式节能曝气工艺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曝气技术,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污泥产量,还可以将传统工艺中难以去除的氨、氮、生物性磷等污杂物去除。悬挂链式节能曝气工艺实现了自然的生物处理,使我国的中小城市兴建低投资污水处理厂成为可能。优异的工艺方案1.污水停留时间长,水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彻底吸收并分解,出水十分于净。2.曝气链的波动可在池中形成好氧,厌氧分段循环法(AO法),可实现脱氮、脱磷。3.由于泥龄长且量大,泥中…  相似文献   

6.
单微射流作动器控制主流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Beam—Warming近似因式分解法求解二维、粘性、非定常、可压全N—S方程。对单微射流作动器定向控制主流的合成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主流和微射流作动器之间距离、微射流的入射角度、微射流的最大出口速度及压电薄膜驱动频率对主流偏转程度的影响。其中入射角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入射角为负值(即微射流流向主流方向)时,主流被“推”向另一侧,成功模拟了文献[2]中关于微射流对主流“推”的现象。微射流的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主流偏转程度影响非常显著,而超出此范围,其影响将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7.
由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和北京市市政工程机械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YHP系列水平轴转刷曝气机,于1995年5月19日通过建设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产品技术路线正确周密,结构合理,叶片结构有创新,减速装置采用三环减速技术,高效节能,综合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和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是我国的专利产品,其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转刷曝气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氧化沟曝气充氧设备。氧化沟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二级处理工艺,已被国际上广泛采用,国内也有数十座氧化沟污水厂在“八五”期…  相似文献   

8.
对SBR工艺核心设备滗水器进行研究,介绍了滗水器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不同类型滗水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射流曝气内部流动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射流曝气器内部复杂流动,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其内部二维流动过程。模拟流量报告证实选用的多相流混合模型正确,但压力曲线与它人结果差异较大,后采用轴对称欧拉多相流模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多时间间距适配(多时距)的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静水与横流环境下的垂向圆管射流流场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了多时距PIV技术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探究了静水与横流环境下垂向圆管射流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多时距PIV技术得到的测量结果能够精确反映射流在静水和横流环境中的时均特征和紊动特征,且其精度明显优于传统PIV技术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研究发现,多时距PIV技术可既方便又精准地测量视窗内速度变化大的流场。  相似文献   

11.
平面自由湍射流拟序结构的大涡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空间发展的平面不可压缩湍射流拟序结构的非定常演化过程进行了大涡模拟。采用标志物浓度等值线分布示踪平面射流气相流动 ,Reynolds数为 1130 0 ,模拟结果再现了平面射流中 Kelvin- Helm holtz不稳定性的发生以及展向大尺度涡的卷起、合并、破碎过程。捕获到了射流拟序结构剧烈相互作用的“偶极子”和“三极子”现象。在拟序结构的配对过程中 ,大尺度旋涡的尾迹混合形成了流向“发卡”型拟序涡结构。平面射流拟序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所呈现出的卡门涡街特征主要集中于初始段的后部和过渡段的前端。数值流场显示结果和染线法的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预曝气增加进水DO含量,改进了生物处理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试验采用常用的陶粒滤池工艺,安装两套相同的反应器,一套反应器采用传统的曝气方法供氧,原水直接进入反应器,另一套反应器的原水先进行纯氧预曝气,使之DO达到超饱和状态,反应器内不再进行曝气。试验结果表明,原水预先充氧达到超饱和状态后进行生物处理,原水中的DO可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求,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采用传统曝气方法供氧的生物处理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开发适用于饮用水生物处理的无泡供氧装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氧化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和附属设备上,尤其重视对曝气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当前氧化沟工艺中应用较广的表面曝气系统和微孔曝气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新方法—射流间歇曝气。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了经济、环境的和社会效益分析,证明该系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中详细综述了俄罗斯诺瓦切尔卡斯国立技术大学在水处理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对天然及污水的射流曝气处理、电解处理、氧化吸附过滤等的原理和新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固废填埋场场地地下水污染的修复难题,提出氧气微纳米气泡(OMNB)曝气异位修复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方法.为研究该方法的效果,首先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开展OMNB曝气与氧气常规(OCB)曝气室内试验,通过对比两种曝气的传质效率、曝气前后水样的微生物活性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研究了OMNB曝气的污染物去除效率,之后对OMNB曝气前后的水样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同步荧光光谱(SF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研究OMNB曝气前后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种类及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OMNB曝气与OCB曝气的体积传质系数分别为0.265 s-1和0.005 s-1.在曝气后第30 d时,OMNB曝气与OCB曝气处理的水样的脱氢酶活性(DHA)分别提高了151%和84%,OMNB曝气处理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5%、50%和10%.OMNB曝气后,水样中DOM聚合度增加,芳香性、疏水性降低,水样中类蛋白物质和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的浓度显著降低.OMNB...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1.水量水质:我厂生产各种色布,生产中产生的印染污水的水质特点是“二高一多一少”,即碱度高,色度高,有机物多,溶解氧少。pH9~13,耗氧量(OC)200~300ppm,BOP_5200ppm 左右。2.方法原理:针对“二高一多一少”的水质特点。我们采用加速曝气生化处理方法处理印染污水。污水经过曝气,溶解氧增加,同时加入适当的营养,使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大量繁殖,生成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井出水量与电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以试验资料为依据,分析比较了“恒量变压”与“恒压变量”两种方式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中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恒量变压”方式的节能效果(节能37.3%~82.6%)要好于“恒压变量”方式的节能效果(节能35.4%~66.7%);管道各出水口的出水量可一直保持与井的设计出水量相等;水泵可一直保持在其最优工况区。  相似文献   

18.
长圆形出口喷嘴射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矩形出口喷嘴射流的基础上,对长圆形出口喷嘴的射流特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圆形喷嘴射流在短轴剖面上的扩散角比在长轴剖面上大,随喷距的增大,其横向截面将逐渐变为圆形。长圆形喷嘴的流量系数大于同样结构特征的矩形喷嘴,其射流的轴心动压力衰减以及横向动压力梯度分布规律与矩形喷嘴射流相似。随喷距增加,长圆形喷嘴的轴心动压力衰减比矩形喷嘴衰减慢。在钻头上使用的长圆形喷嘴的最佳无因次喷距应在无因  相似文献   

19.
深井条件下超高压射流钻头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eliable k-ε湍流模型对高压射流双流道钻头内高压高速三维流道进行了水动力学设计,并提出了“流体齿”的概念。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围压井底条件下一股高压小排量射流和两股低压大排量射流相互作用时井底湍流场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的射流结构可划分为范围很小的核心高速区和速度衰减区,井底漫流区的厚度随着高压射流离井底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钻头体附近和环空返流区内流体表现为螺旋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高举“鞍钢宪法”旗帜,遵循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用土办法,试制成功一种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大的“射流控制小型自动活塞器”。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