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1987年5月至10月在黄岛养虾池对虾生长周期内对小型底栖动物数量逐月调查。指出:小型底栖动物总平均密度为1092.4inds.10cm^-2,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主要类群,其总平均密度分别为466.9和457.9inds.10cm^-2。89.7%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沉积物表层2cm内。结果指明小型底栖动物被对虾捕食,并提出了捕食模式。  相似文献   

2.
小型底栖动物世代周期短,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是海洋环境质量评估中重要的指示生物,其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分布格局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有效工具.为了解福建省九龙江口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及多样性,于2018年4月(春季)在九龙江口潮下带沿着盐度梯度设置11个站位,进行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密度以及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简称海洋线虫)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共鉴定出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是海洋线虫、桡足类、多毛类、寡毛类、动吻类、端足类、介形类、双壳类、纽虫,以及其他类.小型底栖动物和海洋线虫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23±404) ind/(10 cm2)和(292±414) ind/(10 cm2).此外共鉴定出海洋线虫58属,主要优势属有Daptonema、Desmodora、Sabatieria、Parodontophora、Spilophorella和Neochromadora.海洋线虫主要摄食类型为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和刮食者.地理位置接近的站位,海洋线虫群落结构也较相似,部分站位平行样间呈现较高的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根据海洋线虫的各项生物变量进行九龙江口...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东海秋季(2012年10月)18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空间分布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海域18个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89±221)inds·10cm-2和(914.4±441.8)μgdwt.10cm-2,其分布从北向南,由近岸向外海呈高低起伏的不规则变化.东海海域共分选出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按其丰度以自由生活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其优势度可达89.5%.生物量上多毛类则是最优势类群(44.7%)、其次为线虫(30.9%)、介形类(9.7%)和桡足类(4.7%)等.聚类分析显示18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可归为个群落垂直分布上,占总量57.7%的小型底栖动物及56.4%的线虫位于沉积物0-2cm的表层.东海海域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310种,隶属于133属,29科,4目,其中建立了1个新属,发表了7个新种和14个新纪录,主要优势种是Sabatieria paradoxa.De Man,1888、Dorylaimopsis rabalasis Zhang,1992、Parodontophora marina Zhang,1991等.在摄食类型上,沉积食性者(1A+1B)占优势(物种数占58.8%,个体数占56.0%);幼龄个体占线虫群落个体总数的29.0%,雌雄比例平均为1.5∶1.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及丰度的分布趋势与小型底栖生物的分布的分布规律相似,即由近岸向外海先降低,至约124°E附近达到最低值,继而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海洋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它属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永久性成员,即分选时,可通过0.5mm或1mm网筛但被0.031mm或0.042mm孔径网筛蓄留的动物,本文讨论线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与相近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泄腺纲与泄管纲分类系统的由来和演变。海洋线虫属于泄腺纲,由Bremerhaven种名录和Lorenzen确立的分类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仍处在发展和完善中,需要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共近裔性状用于物种水平和较高分类阶元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研究的意义和我国海域自由生活线虫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分别报道了我国四大海区自由生活线虫的丰度和多样性情况,列出了各海区所发表的新种名录.目前,我国海域共鉴定报道了自由生活海洋线虫260余种,隶属于118属,36科,4目,其中包括3个新属和76个新种.  相似文献   

6.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小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在沉积环境食物链网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在泉州湾洛阳河口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 obovata)2种生境获得的4个季节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数据,分析了2种红树林生境4种食性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物种数和丰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桐花树生境,4种食性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物种数的季节差异显著;但在秋茄生境,4种食性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物种数无显著季节差异.在桐花树生境,春季、秋季和冬季均是刮食者丰度所占比例最高;在秋茄生境,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是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丰度所占比例最高;在桐花树和秋茄生境均有3个季节选择性沉积食性者丰度所占比例最低.在桐花树生境,3个优势种分别为刮食者的Spilophorella sp.1、捕食者的Parasphaerolaimus spp.和Viscosia sp.1;在秋茄生境,5个优势种分别为选择性沉积食性者的Terschellingia longicandata、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的Metalinhomoeus longiseta、刮食者的Spilophorella sp.1、捕食者的Parasphaerolaimus spp.和Hopperia spp..可见,Spilophorella sp.1和Parasphaerolaimus spp.在2种红树林生境均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于2018年冬季在浙江西门岛红树林湿地设置5个站位采集沉积物样品,对该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组成、丰度,及其优势类群的优势属、摄食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桡足类、多毛类、寡毛类、有孔虫,以及一些未鉴定类群,其中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98.47%。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介于(47.331±5.923)~(88.363±4.177) ind/cm~2之间,总平均丰度为(64.371±16.243) ind/cm~2,各站位间的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 0.01)。5个站位鉴定出的海洋线虫隶属于43属18科,海洋线虫的优势属(优势度≥5%)依次为折咽线虫属(Ptycholaimellus)、萨巴线虫属(Sabatieria)、吞咽线虫属(Daptonema)、拟囊咽线虫属(Parasphaerolaimus)、近瘤线虫属(Adoncholaimus)和显齿线虫属(Viscosia),优势度依次为35.16%、15.00%、8.77%、7.71%、5.66%和5.33%。海洋线虫4种摄食类型丰度百分比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A(46.07%)1B(27.30%)2B(25.82%)1A(0.82%),以2A型为主导。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经济鱼类感染寄生线虫幼虫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自1996年4月至1998年1月间,对台湾海峡常见80多种经济鱼类作为中间宿主感染寄生线虫幼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了该海域中常见的8种鱼类寄生线虫幼虫及它们在鱼类中的感染状况.结果表明约59.26%的鱼类感染了线虫幼虫.可感染6种线虫幼虫的鱼类有灰海鳗、蓝圆鱼参和大带鱼等;绝大多数鱼类仅感染2~3种.优势种幼虫之一的Contracaecumsp.2约感染54.32%的受检鱼类.感染鱼类较多还有Contracaecummuraenesoxi和Anisakissimplex幼虫,它们的感染率分别是32.10%和21.16%.感染强度较大的3种幼虫分别是Contracaecumsp.2、Anisakissimplex和Raphidascaristrichiuri(YinetZhang,1983),它们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46.25、47.14和28.78条/尾.本海域另一个优势种线虫幼虫是Raphidascaristrichiuri(YinetZhang,1983).  相似文献   

9.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4月,在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树林中,设采样站位3个,研究该红树林中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和类群组成.结果表明:3个站位共发现小型底栖动物类群11个,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占总丰度的92.94%,底栖桡足类居第二位,占总丰度的5.24%.在不同季节,线虫均占据绝对优势,桡足类其次.线虫在春季丰度最高,为(90.5±15.5)ind/cm2,而秋季最低,为(20.9±6.4)ind/cm2.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在不同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在(97.4±28.3)~(38.9±24.3)ind/cm2之间,各站点间的丰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共鉴定线虫419条,分属于27属13科,其中有9个属是不同站位所共有的.按优势度从高到低排序,前五名依次是Sabatieria、Parasphaerolaimus、Adoncholaimus、Parodontophora、Terschellingia和Viscosia(并排第五).摄食类型为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说明泉州洛阳江红树林核心区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碎屑为食.  相似文献   

10.
2019年2月,采集了北部湾潮间带5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对该区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进行了分析,对自由生活线虫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潮间带5个站位共发现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多毛类等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352±936ind·10cm-2,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2075.6±528.9μg dwt·10cm-2和21165.0±7478.0μg dwt·10cm-2·a-1。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沉积物0~2cm的表层,平均丰度为1706ind·10cm-2,占总丰度的72.5%。5个站位自由生活线虫平均丰度为2195±843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的93.3%。关于自由生活线虫的摄食类型,刮食者或硅藻捕食者(2A型)占比最多,其次为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型)、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型)和捕食者或杂食者(2B型)。5个站位线虫群落中雌雄比例平均为1.2∶1,幼体占线虫群落个体总数的平均值为35.4%,成熟个体远多于幼体,说明取样时并非线虫主要的繁殖季...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4年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5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共获取了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寡毛类、多毛类、涡虫类、有孔虫类、介形类、双壳类、星虫类,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91.75%.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441.3±61.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55.8±104.6)μg/(10cm~2).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取样站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无显著差异,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均匀度指数(J′)、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λ)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光滩取样站.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个体数与底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盐呈显著负相关;夏、秋两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数以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均与底盐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完善了我国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资料库,为滨海湿地公园管理、滩涂生态修复和红树林湿地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厦门钟宅泥滩海洋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9年2月和1999年5月在厦门钟宅泥滩3个取样站取样,获得自由生活海洋线虫48种,隶属于3目19科41属。这些海洋线虫在厦门潮间带均是首次记录。主要优势种有变异毛咽线虫(Dorylaimopsis uariabilis)、Viscosia sp.、吞咽线虫(Daptonema spl.)、囊咽线虫(Sphaerolaimusbalticus)和Thalassomonhystera sp.等五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对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海域19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得10个主要类群,包括线虫、桡足类、多毛类、双壳类、介形类、端足类、异足类、涟虫、腹足类和有孔虫.其中线虫的丰度占绝对优势,达154.05 ind/(10 cm2),占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55.98%.接下来依次为介形类58.37 ind/(10 cm2),有孔虫30.59 ind/(10 cm2),及多毛类15.09 ind/(10 cm2).而生物量位于前四位的分别为介形类、有孔虫、双壳类和多毛类,线虫因个体干重较轻,其生物量仅列第五位.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19个站位的分布有所不相同.其中高丰度区主要分布在芦潮港至小洋山间的海域,而高生物量区主要分布于大小洋山港附近海域,两值分布的规律性都不强.分析认为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可能将原本一体的生物分布带分隔成了若干不相连的生物分布岛.这一现象同时体现在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的分布及相似生境聚类分析(UPGMA)的结果上.部分主要类群分布在不相连接的站位,同时聚类分析的结果也将相差较甚的站位聚在一起,并且其间无规律可觅.但总的来说,介形类和有孔虫的高丰度区主要分布于洋山港区附近的深水区,线虫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这符合它们大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在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3个取样站进行了夏、秋、冬3个季节的定量取样,共发现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多毛类、寡毛类、双壳类、腹足类、桡足类和昆虫类,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归为其他类.分析结果显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它与桡足类的丰度比值高,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 572±389)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814±236)μg/(10cm2).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取样站和季节的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和丰度无显著差异;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物量、类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显著的季节变化,但取样站之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小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呈现较高的丰度和较低的类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9月和10月,在秦皇岛东山浴场海滩对小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对其平均丰度、各潮带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优势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695.26 ind/10 cm~2,5月份最低为428.58 ind/10 cm~2,9月份为504.99 ind/10 cm~2,10月份最高达到1 152.20 ind/10 cm~2;低潮带平均丰度为261.68 ind/10 cm~2,中潮带为318.54 ind/10 cm~2,高潮带为115.04 ind/10 cm~2;主要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为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桡足类、多毛类、枝角类、涡虫类和端足类等,其中,海洋线虫为第一绝对优势类群,平均占93.01%,多毛类和涡虫类分别为第二、三优势类群,平均分别占3.28%和2.81%;小型底栖动物垂直分布由表层向底层呈减少的趋势。此外,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丰度比为695.69,大于100,初步判断为有污染。  相似文献   

16.
南段组的研究始于1983年,但南段组的沉积环境和成因至今还存在一些争论。罗君烈(1990)和王祖关(1991)提出南段组是一套滨海-浅海沉积。刘本培等(1989—1993)认为南段组为一套类复理石沉积或为一套斜坡至盆地边缘的非正常浊流沉积。作者在南段组中新发现了chondritessp.,scalaritubasp.,phanolitessp.等三种遗迹化石和一些浅海底栖生物化石及植物碎片,这些化石的总体面貌显示了一个陆棚沉积环境。南段组是一套厚度巨大的砂岩与泥岩的互层沉积,沉积构造主要是块状层理、小型滑动构造、小型斜层理和粒序层理及少见的浪成波痕。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石英>90%),结构成熟度中等(杂质为0-10%)。当胶结物为硅质时,一些砂岩成为沉积石英岩。砂岩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显示牵引流与重力流的过渡特征,各层位砂岩粒度的C-M图基本上显示重力流沉积特征。以上特征表明南段组是一套浪控三角洲前缘斜坡和深陆棚环境的近源片泛性(非扇模式)重力流和正常的陆棚的复合沉积,并非深海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17.
实验小鼠寄生虫感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的四个品系小鼠进行了寄生虫感染监测,结果检获6种寄生虫.分别为: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uristetraptera)、隐藏管状线虫(Syphaciaobvelata)、鼠蝇疥螨(Myocoptesmusculinus)、鼠肉螨(Myobiamusculi)、拟拉德弗螨(Radfordiaaffinis)、罗氏住毛螨(Trichoeciusromboutsi),寄生虫的感染率为100%.且所有被检小鼠均有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其感染强度也较高.就小鼠年龄、品系、性别等与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为防治寄生虫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集美龙舟池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数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4月22日,在集美龙舟池的6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进行小型底栖动物数量和有机质质量百分比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龙舟池中的小型底栖动物种类主要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少量的桡足类和一定数量的多毛类.线虫的密度变化范围为7.6~29.9个/cm2,最高值出现在主要排污口,49%~75%的数量分布在表层2cm,这种分布与底质中的有机质质量百分比成正相关(r=0.635>r0.05=0.57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洋热浪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且随着海洋升温有加剧的趋势,正深刻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但目前人们在海藻对海洋热浪生理生态学响应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科学认知.在已有研究中发现,海洋热浪能显著降低冠型大型海藻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其生物量下降甚至消亡;且相对于高纬度,低纬度海藻林应对海洋热浪表现得更脆弱.同时,海洋热浪加剧了海藻地理分布向极地扩张的趋势,促进草皮型海藻和一些耐高温微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从而导致近岸海藻林由冠型大型海藻向草皮型海藻的演化以及赤潮的暴发;海洋热浪还会导致近岸海藻群落结构同质化.一些海藻可以通过细胞应激反应和热适应来抵御海洋热浪,其从热浪中恢复的潜力大小取决于热浪的严重程度、海藻的物种特质、种间竞争及上行压力.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海洋热浪对养殖大型海藻的影响,并结合其他重要环境因子(如酸化、暖化和富营养化)来综合研究海洋热浪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渤海沿海几种速生海藻无机营养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采自渤海沿海的几种速生海藻的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针对不同生长节季、不同海域对分属于不同门类的4种海藻富集无机元素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几种海藻中均含有钾、钙、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其中,褐藻门的钾、钙含量最高,绿藻门的磷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绿藻门的铁、铜含量最高,而红藻门的锰、锌含量最高。海藻富集元机元素的能力与海藻种类、生长季节及海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