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国际制造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为环杭州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将带来装备工业的发展高潮,为环杭州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2.
针对环杭州湾高速公路桥头段上覆为粉土、粉砂层,而下卧深埋软土的地基,应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法以控制工后沉降、避免“桥头跳车”现象更为经济有效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环杭州湾公路路基的工程经验和数据及数值模拟方法对高真空联合强夯法、旋喷桩加固法(仅加固下卧软土)和轻质填料换填法三种地基处理方式,在不同覆盖层厚度、软土厚度多种情况下,进行适用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填高5 m时,下卧层小于10 m时,轻质填料换填法可以满足沉降要求,当土层较厚时需要结合其他地基处理手段;覆盖层大于20 m时,高真空联合强夯法处理效果较好;引孔旋喷桩加固法对厚覆盖层桥头处理效果非常好,填高小于5 m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环杭州湾高速公路桥头段上覆为粉土、粉砂层,而下卧深埋软土的地基,应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法以控制工后沉降、避免"桥头跳车"现象更为经济有效尚不清楚。基于环杭州湾公路路基的工程经验和数据及数值模拟方法对高真空联合强夯法、旋喷桩加固法(仅加固下卧软土)和轻质填料换填法三种地基处理方式,在不同覆盖层厚度、软土厚度多种情况下,进行适用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填高5 m时,下卧层小于10 m时,轻质填料换填法可以满足沉降要求,当土层较厚时需要结合其他地基处理手段;覆盖层大于20 m时,高真空联合强夯法处理效果较好;引孔旋喷桩加固法对厚覆盖层桥头处理效果非常好,填高小于5 m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工程应用中常用的五种风流要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供长江口和杭州湾地区水域风浪要素,并应用风浪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按洪广文和杨正已提出的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纺织工业经过多年的拼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浙江省纺织业有法人单位12423家,占全国的19.1%,从业人数95.48万人,占全国的13.0%。从规模以上纺织业统汁资料来看,1996年以来,浙江省纺织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地位提升,位次上移,不少指标已居全国首位,浙江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纺织大省。纺织业是浙江省现代化建设的支柱产业,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6.
上海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快,加上人口剧增,使得滨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在3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1994年、2003年和2007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结合Fragstats3.3软件,在确定3个时相的最佳分析尺度后,分析出3个时相的斑块级别和景观级别的景观指数,并选取了景观层次上的2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的6个镇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主导景观为农田景观,景观多样性较高且呈上升趋势;13年来,6个镇(街道)的破碎度增加,其中芦潮港镇的破碎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发展国际旅游业对提升环杭州湾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环杭州湾核心城市样本高星级酒店的从业人员,其专业教育程度比过去有一定提升,基本能满足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其最欠缺的恰是突显国际化特征的指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旅游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为此,应当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国际化师资...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作为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第四系厚度较大的沉积区之一,历来是我国地学、生物学和气候学研究的重点区域;但其南岸研究比较薄弱。在对杭州湾南岸第四系BZK1钻孔岩芯沉积物特征、地质年代、孢粉、有孔虫和介形类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杭州湾南岸第四纪地层对比、古环境演化和海平面变化特征。钻孔揭示全新世沉积始于孔深22.00 m(约10.77 ka B P.),其下至孔深44.60 m为晚更新世地层,全新世沉积速率大于晚更新世。研究表明: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29.6~10.8 ka B P.晚更新世时期,以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为气候温暖较湿的滨海河口湾半咸水环境;10.8~9.5 ka B P.早全新世早期,以针叶与常绿阔叶林为主,推测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潮上带湖沼环境;9.5~5.9 ka B P.全新世早中期,以常绿阔叶与针叶林为主,气候温和较湿,受海水波及;5.9~0.5 ka B.P.全新世中后期,以常绿阔叶与针叶林为主,属滨海-内陆架环境,该阶段后期海水已退出本区,气候由温暖湿润渐渐转凉。结果显示杭州湾南岸气候-环境-海平面-沉积速率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上述研究可丰富杭州湾南岸第四纪地层学、环境地质学研究内容,为邻区晚更新世生物地层对比以及古植被和古环境分析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北部湾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是区域经济的骨架,更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和强大引擎。环北部湾地区作为我国继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后的又一投资热土,发展潜力巨大。但区域内的城镇体系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对环北部湾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合理区域城镇体系结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如今,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无处不在,无线电管理要想提高频率管理决策能力,提升无线电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贡献度,就需要主动打破时空的樊篱,尽可能降低行政区划对无线电管理快速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亚热带地区修建地铁,必须解决环境控制空调能耗大的难题。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铁建设工程实践,广州地铁研究建立了适合亚热带地区的地铁环境控制系统——应用站台屏蔽门的节能型环控系统,为低纬度地区的地铁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地区生态-气候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S技术、中尺度模式及动态植被模式建立了生态-气候监测预警系统,其中包括4个子系统: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系统、城市热岛动态监测系统、城市气候监测系统和植被NPP模拟与监测系统.利用土地覆盖监测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取各种土地覆盖类型,并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利用土地覆盖监测系统结果、Landsat-TM红外影像及常规气象资料构建城市热岛监测系统,分析该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对改变下垫面进行敏感性试验,模拟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构建城市气候监测系统:利用LPJ模拟杭州湾地区植被NPP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构建植被NPP模拟与监测系统.生态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地覆盖、城市热岛、城市气候、植被NPP变化.对保护耕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持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下游以太湖、宁绍平原为中心,包括苏南、上海及浙北地区,在20世纪相继发现了举世瞩目的8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跨湖桥类型、河姆渡类型、马家浜类型及良渚类型文化遗存,学者们发表了许多研究性文章,出版了不少论著。但因古文献对南方的传说人物(氏族首领)缺栽,故多称“古越族”是这些类型定化的主人。文章提出跨湖桥类型为盘古氏后裔与古越族文化,河姆渡类型为古华胥族与古越族文化,河姆渡类型晚期与马家浜类型早中期为炎帝神农氏族与古越族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类型至良渚类型为防风氏古国文化(含古越族与华夏族小古国),井提出良渚文化的消失或转移除自然灾害的原因外,禹杀防风氏国君,迁其国于浙江南部山区,以及华夏诸小国的北返或南迁,也是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4.
5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大桥全长36km,采用了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设计为100km,设计使用寿命为100a。大桥由中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据介绍,其S型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观,还考虑到建高速公路时,直段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使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桥梁各段的桥轴线应尽量与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局部化的方法讨论可换正则环,MPI环的性质.证明了可换环R正则等价于R的每个准素理想为极大理想,也等价于每个循环R模的准素子模为极大子模.对可换环R,我们证明了以下条件等价:1)R为MPI环,2)...稳定.3)n>0,r∈R使xn=xn十1r,4)循环R模的素子模极大.最后还讨论了MPI环与弱半局部环及半局部环的关系,证明了MPI环为半局部环的充要条件是每个真理想有准素分解.  相似文献   

16.
GPS打桩定位系统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中部,是目前世界第一跨海长桥。介绍了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在杭州湾跨海大济桩基定位中利用GPS打桩系统打桩定位的方法及提高定位精度的主要措施。实践表明,该方法较常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可实现全天候施工,减少了环境因素的制约;能够为沉桩定位提供精确的数据,保证了沉桩的质量;若将GPS打桩定位系统的现场数据发送到任意授权的固定电脑,使得任何接入互联网的地方均能够实现同步、精确、可视的打桩定位现场再现;节约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跨越杭州湾,这是钱塘江两岸无数人几百年来的梦想。而如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开放程度最高,投资环境、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是我国最具实力、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六大都市群。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会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一个"4小时都市圈",形成宁波——上海——杭州新的金三角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宁波、苏州、南京、杭州新的四边地区,进一步推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的河口海岸和海洋三维数值模式ECOM-si,加入台风模型气压场和模型风场,同时考虑径流、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作用,数值模拟了TC9711(Winnie),TC0012(Prapiroon)和TC0014(Saomai)三个台风期间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水位过程.与观测资料比较,模式较好地再现了台风期间的水位过程,采用Fujita(藤田)气压场公式计算的结果比Fujita Takahashi(藤田 高桥)气压场公式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测值,并在上述3个台风期间计算水位值与观测值的均方误差分别为42.5 cm,41.7 cm,35.5 cm.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河口地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杭州湾河口地区南北岸及钱塘江杭州河段15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u,Cr,Pb,Zn及Cd含量范围分别为17.0~48.6,24.4~44.1,23.0~55.8,186.8~324.4,0.07~0.60mg/kg.各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Zn>Cr>Pb>Cu>Cd.与国内外典型的河口和滨岸带比较,该地区Cu,Cr,Pb及Cd的平均含量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Zn的污染较为严重.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特征呈现多峰值变化,表明原因较为复杂,受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地累积指数法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一致,大多数采样点的Zn处于中度污染水平,Cd及Cu处于轻度污染,Pb及Cr处于轻度污染或较为清洁状态.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排序为Zn>Cd>Cu>Pb>Cr.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总体处于低度生态风险等级,其中Cu,Cr,Pb及Zn均为低生态风险等级,而Cd为中度或较重生态风险等级.生态危害程度的排序为Cd>Cu>Pb>Zn>Cr.  相似文献   

20.
以环巢湖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大数据分析获取的该区域内公园景区POI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统计与分析,完成对代表环巢湖地区景观美学质量热点区域评价,总结环巢湖地区景观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以期为环巢湖湿地旅游区景观资源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在指标层各指标权重中,占比前3的指标为:色彩丰富度0.3013,季相变化0.1725,地物形态变化0.1427;(2)经ArcGIS分析得出环巢湖热点区域Ⅴ级、Ⅳ级和Ⅱ级热点区域数量占比为12.5%,Ⅲ级热点区域占比为37.5%,Ⅰ级占比为25%,环巢湖地区热点区域景观美学质量为中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