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经典轨迹法研究了平行络合反应Si(3Pg)+CO(X1∑+,V=0,J=0)→SiCO(X3Σ-)或SiOC(X3∑-)的碰撞轨迹.该两个络合反应均为无闽能反应,络合物SiCO和SiOC的寿命均大于2.0×10-12 sec,表现为长寿命络合物.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体展式方法所导出的NiH2(3Δg)解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对Ni(3F4)+H2(X1Σ+g,v=j=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反应的主产物为交换反应Ni(3F4)+H2(X1Σ+g,v=j=0)→NiH(X2Σ+,v′,j′)+H(2Sg)的NiH(X2Σ+,v′,j′),没有发现NiH2(3Δg)络合物,从反应截面σr与相对平动能Et的关系发现该反应为有阈能反应,阈能值为33.87 kJ/mol.同时,由于Ni的质量比氢的大,发生的是直接碰撞,产物散射角分布是向前的.  相似文献   

3.
2-取代芳基苯并咪唑-Cu(Ⅱ)络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种2-取代芳基苯并咪唑- Cu(Ⅱ)络合物,通过苯并咪唑与Cu(Ⅱ)反应前后红外光谱解析,表明二者发生了络合反应;采用摩尔比法测定了该络合反应的配位数、X射线衍射测定了络合物的结构,确定了该络合物中心原子Cu(Ⅱ)和配体苯并咪唑分子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基组,对SeC基态X1Σ+的平衡结构进行优化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B3LYP/6-311++G(3df)基组为最优基组;然后对SeC基态X1Σ+进行谐振频率计算,得到谐振频率ωe=1 064.54 cm-1,并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为Murrell-Sorbie函数,由此势能函数参数计算与SeC基态X1Σ+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5.
运用QCISD,QCISD(T),CCSD,CCSD(T)等方法,6-311G,6-311++G(d,p),6-311G(df),6-311++G(3df,3pd),aug-cc-pvdz,aug-cc-pvtz等基组对MgS基态X1Σ+的平衡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得出运用CCSD/6-311G(df)方法的结果与实验值最接近;然后用此方法对MgS基态X1Σ+进行谐振频率计算,谐振频率为ωe=537.962 4cm-1,并用最小二乘法把扫描计算的单点能拟合为Murrell-Sorbie函数,由势能函数参数计算与MgS基态X1Σ+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运用CCSD/6-311G方法计算了MgS2(X1 A1)基态的平衡结构与光谱常数.这些数据为MgS团簇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态7Li2(X1Σ+g)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原理,导出了7L i2分子X1Σg 态的合理离解极限;使用HF、B3LYP、B3P86、QC ISD和QC ISD(T)方法和D95、D95V、D95V(d,p)、D95V(3df,3pd)、6-311G、6-311G(d)、6-311G(d,p)、6-311G(3df,3pd)基组,对7L i2分子X1Σg 态的平衡几何、谐振频率和离解能进行了优化计算,比较得出QC ISD(T)/6-311G(3df,3pd)为最优方法/基组.在QC ISD(T)/6-311G(3df,3pd)水平下,对7L i2分子X1Σg 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出了其解析势能函数.根据拟合出的解析势能函数计算出了X1Σg 态的光谱常数Be=0.656 cm-1,αe=0.006 cm-1和ωeeχ=2.85 cm-1及二阶、三阶和四阶力常数f2=26.159 aJ.nm-2,f3=-533.479 aJ.nm-3和f4=5 688.5 aJ.nm-4.  相似文献   

7.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I=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306-321 nm单光子波长范围内采用REMPI光谱方法研究S2分子3Δg里德堡态光谱,第一次报道了混合同位素分子32S34S的REMPI光谱,得到3Δg态精确的分子常数,对分子32S32S,ωe=800.1(25)cm-1,ωeχe=3.4(7)cm-1,Be=0.31564cm-1,αe=0.00165cm-1,对同位素分子32S34S,ωe=788.0(8)cm-1,ωeχe=3.3(2)cm-1,Be=0.30613cm-1,αe=0.00160cm-1.根据32S32S和32S34S的谱带基线确定同位素位移(Δν=0ν(32S32S)-ν0(32S34S)),0-0谱带同位素位移为0.2(5)cm-1,1-0谱带为11.8(3)cm-1,2-0谱带为23.3(5)cm-1,对于0-1谱带,为-10.2cm-1.讨论了3Δg态不对称自旋-轨道分裂,不对称分裂是源于1Δ2g态扰动.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种方法和基组对AsP基态X1Σ+的平衡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中B3LYP/6-311++G(3df,3pd)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得出此方法为最优方法.然后选用此方法对其进行谐振频率计算,得到谐振频率ωe=629.820 3 cm-1,并用最小二乘法把扫描的单点能拟合为Murrell-Sorbie函数,由势能函数参数计算与AsP基态X1Σ1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种方法和基组对AsP基态X1Σ+的平衡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中B3LYP/6-311++G(3df,3pd)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得出此方法为最优方法.然后选用此方法对其进行谐振频率计算,得到谐振频率ωe=629.820 3 cm-1,并用最小二乘法把扫描的单点能拟合为Murrell-Sorbie函数,由势能函数参数计算与AsP基态X1Σ1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设Y的分布为N_p,N(BX,Σ,V),即Y有密度函数(2)_~(-1/2p~N)·|Σ|~(-1/2V)·|V|~(-1/2)p·etr{-1/2Σ~(-1)(Y-BX)V~(-1)(Y-BX)′},其中X和V>0分别是已知的m×N和N×N阶矩阵,B和Σ>0分别是未知的p×m和p×p阶参数矩阵。本文限制在估计类(?)={YAY~′:A》0}中讨论协方差矩阵Σ的估计的可容许性问题,所取的损失函数为L(d,Σ,B)=tr(d·Σ~(-2)-1)~2。本文的主要结果有: (1) 当m=n时,得到了Σ的估计YAY′在(?)中可容许的充要条件; (2) 当X=0或BX=η·1_p·1~′_N时,得到了Σ的估计YAY′在(?)中可容许的充要条件; (3) 当X=0时,得到了Σ的唯一的一个在(?)中可容许的估计;如果把损失函数改为L(d,Σ,B)=tr(d-Σ)Σ~(-2)(d-Σ),则在X=0时,存在着一簇Σ的在(?)中可容许的估计,其充要条件也被得到。本文主要利用凸集、凸函数和方向导数的有关性质,解决上述问题。这与以往文献所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显得较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标题化合物是由 [Ni(bipy) 3 ]2 +络合物与FeCl2 在MeOH、DMF及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直接反应得到的 ,它可溶于水、乙醇和DMF等极性溶剂 ,不溶于乙醚 .X -射线结晶学研究表明 :标题物中含有 [Ni(bipy) 3 ]2 +和 [(μ -oxo)Fe2 Cl6]2 - 离子 ,晶胞参数 :单斜 ,P2 1 c,a=0 .970 9nm ,b =2 .6 40 9nm ,c =1.40 14nm ,β =10 0 .2 4° ,V =3.5 36nm3 ,Z =4,Dc =1.6 30g cm3 ,F (0 0 0 ) =1744 ,μ =1.82 4nm- 1 .化学实验式为 :C3 0 H2 4Cl6Fe2 N6NiO .分子量 Mr=86 7.6 6 .对标题物进行X -荧光元素分析、红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磁化率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3.
用轨线法对C(3Pg)+SiO(X1Σ+,v=0、1,j=0)→SiC(X1Σ+)+O(3Pg)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了两种状态下产物SiC的散射分布和微观反应机理.随初始相对碰撞平动能Et增加,产物SiC向前散射减弱,向后散射增强.对振动基态SiO(X1Σ+,v=0,j=0),Et≤4.6024×103kJ·mol-1,产物以向前散射为主;Et>4.6024×103kJ·mol-1,产物以向后散射为主.对振动激发态SiO(X1Σ+,v=1,j=0),Et≤4.1840×103kJ·mol-1,产物以向前散射为主;Et>4.1840×103kJ·mol-1,产物以向后散射为主.  相似文献   

14.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带有一个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Σ*Δ(ST=052)和Σ*Δ(ST=312)的结构.结果表明,尽管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但两种模型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两个双重子态都是束缚态,能量在Σ*Δ道之下却在ΛπΔ道之上.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Σ*Δ(ST=312)态的结合能比Σ*Δ(ST=052)态的结合能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 G(d,P)水平上对4类重酮体系的模型化合物(H2X=Y,X为Si或Ge,Y为S或Se)与水的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势能剖面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利用Bader的AIM(Atom in Molecules)理论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4个反应的反应机理完全相同,即:两反应物分子首先经过一无能垒过程形成中间体络合物,该中间体络合物再经过4元环过渡态形成产物.4个反应的活化能垒分别为17.87、18.32、35.32及40.25 kJ/mol.所研究的4个双键体系的反应活性顺序为:Si=S>Si=Se>Ge=S>Ce=Se.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TAPP)与汞的络合反应,找出了形成TAPP-Hg(Ⅱ)络合物的最佳条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5.9nm,摩尔吸光系数ε=2.5×10~5,用于发样和水样中汞的测定,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Ⅰ=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体展式方法所导出的NiH2(X^3-△g)解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对Ni(^3F4) H2(X^1∑g^ ,v=j=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反应的主产物为交换反应Ni(^3F4) H2(X^1∑g^ ,v=j=0)→NiH(X^2∑^ ,v',j') H(^2Sg)的NiH(X^2∑^ ,v',j')没有发现NiH2(X^3- △g)络合物,从反应截面σr与相对乎动能Et的关系发现该反应为有阈能反应,阈能值为33.87kl/mol.同时,由于Ni的质量比氢的大,发生的是直接碰撞,产物散射角分布是向前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原理,导出了7Li2分子X1Σ+g态的合理离解极限;使用HF、B3LYP、 B3P86、QCISD和QCISD(T)方法和D95、D95V、D95V(d,p)、D95V(3df,3pd)、6-311G、6-311G(d)、6-311G(d,p)、6-311G(3df,3pd)基组,对7Li2分子X1Σ+g态的平衡几何、谐振频率和离解能进行了优化计算,比较得出QCISD(T)/6-311G(3df,3pd)为最优方法/基组.在QCISD(T)/6-311G(3df,3pd)水平下,对7Li2分子X1Σ+g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出了其解析势能函数.根据拟合出的解析势能函数计算出了X1Σ+g态的光谱常数Be=0.656 cm-1,αe=0.006 cm-1和ωeχe=2.85 cm-1及二阶、三阶和四阶力常数f2=26.159 aJ·nm-2,f3=-533.479 aJ·nm-3和f4=5 688.5 aJ·nm-4.  相似文献   

20.
氧硫化碳(OCS)在吸收230 nm左右的光子后迅速解离,生成的CO(X1Σ+g,v=0,J=42~65)碎片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后检测.通过对CO+进行速度成像,获得了CO+的平动能布居和角度分布.除了主要的单重态通道S(1D)+CO(X1Σ+g,v=0)以外,三重态解离通道形成的S(3P)原子也被观测到,其通道分支比约为0.5%,并且随CO的转动激发而略增加.结合最新计算的OCS电子激发态势能面,获得了OCS的三重态解离机理:OCS吸收230 nm光子被激发至A1A'态,进而通过旋轨耦合至b3A″态解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