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就是人学,而人的心灵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因而表情方式也多种多样;读者要读懂作品必须是作家的知音,作家要塑造人物又必须是其笔下人物的知音;作家要写出不朽之作,他既应是语言大师,又应是伟大的心理学家。本文选取八个方面分析了文学作品的表情方法。  相似文献   

2.
读者李先生问:现在高科枝企业尤其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有效果?我们邀请深圳市国成投资有限公司的曾铁军先生就此作答。他认为,融资前先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企业。一是要认清企业目前处于哪一发展阶段以及末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二是企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能否有实施计划;三是需要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几乎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经验。柳宗元也不例外。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作家之一。韩愈称他的文章“雄深雅健”,“其巧丽渊博,属辞比事,诚一代之宏才”;南宗李褫称他“文章光艳,为万世法”;到了明代,朱右、唐顺之编辑。《八先生文集》时,更把他纳入“唐宋古文八大家”,名仅次韩愈后。  相似文献   

4.
聚精会神     
<正>茨威格是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奥地利作家,他在采访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罗丹之前,还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三流作家。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罗丹,罗丹的工作精神带给茨威格以重要的人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十六世纪下半叶作家塞万提斯借他的《堂·吉诃德》里的一个人物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虚构的作品必须和读者的理解相适合,因此写作时应该把不可能的写得仿佛可能,把丰功伟绩写成确实是人力所能及,这样就会使读者感到惊奇,心弦随着故事的变化而驰骋,感到激动,同时也感到无限的喜悦……。任何作家如果离开了切迫真实的准则,或是离开了一切创作臻于完美所必经的模仿自然的道路,那末所有上述的一切就不可能达到。”  相似文献   

6.
叶·扎米亚京(1884-1937)是俄国白银时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创作初期,他受到过评论界的高度赞赏,但自从代表作《我们》(1921年)问世后,作品被禁,作家也遭到恶毒攻击。笔者站在当代读者的立场,从创作特色层面,尝试解读小说创作的三维概念与现代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7.
丁妮  周亮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3):38-39,42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Dmitrievich Shostakovich)是20世纪世界闻名的苏联作曲家,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是他艺术颠峰的组成部分,其中又以《第八弦乐四重奏》最为著名。文章分析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导动机,力图使读者更多的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音乐精神和创作脉络。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论了“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一书中钱伟长所写的三章。 第一章“绪论”共有一万五千多字,共计 21页,除了占一页半的引言S1.1,和占半页的结束 语 S1.8以外,其他几节,除个别几小段外,都是从T.J.希琴斯 1942与 1943年的两篇总结性文 章抄来,而且不注明来源(贝附录1)。在钱伟长自己写的两小段中包含了一小观点上的错误, 他片面地夸大了确定独立的弹性系数的个数这个理论问题在推动柱体扭转问题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章“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除了扭转理论的一般介绍以外,包括了钱的“圣维南扭 转问题的物理假定”一文的内容。本文中指出钱的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包括推导步骤都是从古地 尔[5](1937)的论文抄来的(见附录II)。钱只介绍古地尔的非主要结果,而把他的主要结果加 以剽窃。 第九章“变截面圆柱体的扭转”的内容主要是抄自索连尼克·克拉沙[6]一书。 总的来看,这三章中80%以上的材料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抄自别人的著作,余下的也没有什么 创造性的见解,却给读者留下若干错误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回答一个简单的误解》一文,是李兆忠先生对本人致编者的质疑信的答复。读完后,益觉得我和李先生之间的分歧,是观点的分歧,而非什么简单的“误解”。李先生研究日本的同时,自然也研究国人对日本的看法。在他的第二篇文章里,李先生正面指陈了国人看待日本的种种表现,如幼稚、肤浅、主观等等。这是不是事实呢?是事实。实际还不止这些,此外,仇日、恐日、崇日,甚至媚日和麻木不仁等等现象也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是,国人都是这样看待日本的么?国人都是这样共识的么?  相似文献   

10.
雷武铃  Emily 《世界博览》2023,(15):53-55+52
<正>作家米兰·昆德拉于7月11日去世,终年94岁。令他念兹在兹的观点是,小说家应该匿名隐世,以避免个人生活干扰读者对其小说的理解。作家想表达的一切都已蕴含在小说中,读者应该专注于对作品的阅读,而不是借由窥探作家生活与心理秘密以求对小说的理解。他认为大众媒体的简单化,有害于读者对小说艺术的理解;作为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活着时像回避病毒一样躲避大众,而他的去世却成了世界性新闻。  相似文献   

11.
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四百万》是他的代表作品,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中,欧·亨利不仅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着读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欧·亨利的作品,就难以全面了解美国当代文学;而不熟悉《四百万》,也就难以了  相似文献   

12.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的作品在中国有广泛的读者,也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目光。人们较多地注意到他的小说的社会编年史性质,他的典型化手法,他的新人形象及女性系列,而对构成其作品思想、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大自然的描写和探讨,似乎还谈得不多。本文不揣鄙陋,拟从这一角度“切入”,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萨特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小说创作不算很多,只包括一部长篇、一部短篇集和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共100来万字。可是他的小说家地位却很高。《厌恶》被誉为当代小说的扛鼎之作,对后现代主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与《局外人》一起,是受到最多评论,读者最多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像萨特评论福楼拜那样,处于“当今一切文学问题的十字路口之中”。存在主义文学风靡世界,萨特的小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萨特在评论福克纳的小说时说:“随着时间推移,优秀的小说完全像自然现象一样,人们忘了它们有一个作者,人们就像对石头或树木一样接受它们,因为它们在那里…  相似文献   

14.
谢意和歉意     
李志辉先生两次给编辑部写信,将他在阅读《世界知识》时在杂志上发现的错误错情等问题列举出来。李先生的来信在编辑部引起强烈反响。编辑们认真传阅了李先生的来信,并就李先生指出的问题进行了对照检查。李先生认真负责地为杂志纠错,这既使我们感动,也让我们警醒。近期以来,还  相似文献   

15.
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  相似文献   

16.
如何防止读者对书刊破坏行为的发生王林军在图书馆工作中,读者违章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读者违章,表现在许多方面,有损坏书刊、逾期不还、不遵守借阅和管理规则等等,其中影响较坏,后果严重的是窃书、撕页、开“天窗”以及在书刊上乱批乱划等破坏行为.笔者在图书馆借阅...  相似文献   

17.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根据当时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的状况,对欧美重要作家作品予以简要介绍,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起到引路作用。他以西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为榜样,反对僵死的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旧文学。他以外国批评家的理论来解决新文学运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小说、诗歌,而且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对人性进行解剖方面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作品是令人惊颤的。戈尔丁对人性恶的揭示源于他对二战的反思 ,《平琪尔·马丁》这部小说是戈尔丁剖析人性恶的力作。通过该小说 ,戈尔丁展示了小说主人公马丁以自我为中心 ,贪婪自私的本能和心理。小说一方面逼真地描述了马丁在孤礁上顽强求生的过程 ,一方面用一系列倒叙为读者提供背景资料 ,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戈尔丁对人性的见解既有精辟之处 ,又有片面性 ,但对我们深刻认识人性 ,深刻认识人自身仍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评价,一直争议颇多,其中争议较大的是他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问题。有人认定他是日本“唯美派作家”,甚至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有人则只认为他是有个人特色的“新感觉派作家”,或是思想艺术倾向都“相当复杂”的“著名小说家”,并不认为他应当属于唯美主义作家之列。那么究竞该如何认识川端创作的总体倾向呢?他的创作同唯美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上述基本问题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20.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根据当时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的状况,对欧美重要作家作品予以简要介绍,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起到引路作用。他以西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为榜样,反对僵死的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旧文学。他以外国批评家的理论来解决新文学运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小说、诗歌,而且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