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它们均对应近2 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的过程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它们均对应近2 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7月17日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近20年夏季最强的一次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气候成因、天气形势和动力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与历史同期个例和春季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强沙尘暴天气是在河西走廊地区长时间极端干旱的气候背景下,新疆冷空气分裂东移南下,配合当地极有利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引发的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后给出了夏季沙尘暴天气的短期预报指标,为夏季沙尘暴预测、预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影响河西走廊春季沙尘暴的物理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1955年~2000年甘肃省河西走廊14个测站的春季沙尘暴日数,从气象学角度分析了河西走廊春季沙尘暴的物理因素,研究表明:上年春季赤道东太平洋和西风漂流区海温,上年(3~10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是预测河西走廊春季沙尘暴的信号,初步制作了沙尘暴形成的概念模型和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的消长变化直接制约相关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和演变趋势.绿洲是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土资源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绿洲的发展方向.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河西走廊绿洲水土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供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揭示河西走廊管道穿河段冲刷深度模型中各参数及参数间相互作用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而为模型参数取值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利用基于方差分解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Sobol′方法,对模型中各参数的一阶系数、总阶系数及其差值进行计算,然后定量分析了各参数及参数间相互作用对预测结果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平均水深是影响河西走廊管道穿河段冲刷深度模型预测结果的重要参数;最大水深、过水净宽、设计流量和单宽流量集中系数依次是影响模型预测结果的较重要参数;参数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模型预测结果的主要方式;在河西走廊管道穿河实际工程中应重视平均水深、最大水深、过水净宽、设计流量、单宽流量集中系数5个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河西走廊"国保"单位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该区域文物旅游的潜力,以数理统计法、不平衡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西走廊58处"国保"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保"单位主要以带状分布的形式集中于地势平坦的走廊中部地区,空间集聚程度高,共30处"国保"单位分布于河西走廊重要流域水系5km的缓冲区内,占总数的51.72%,交通(主要公路、铁路)沿线5km的缓冲区内分布有"国保"单位29处,占总体数目的50%,"国保"单位在自驾游、短途旅游和本地旅游方面存在较大旅游潜力。甘州区、凉州区、瓜州县、嘉峪关市4地是"国保"单位的主要集聚中心,古建筑类主要集中于甘州区,古墓葬类主要集中于凉州区,古遗址类主要集中于瓜州县,石窟寺及石刻类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居多。河西走廊"国保"单位空间分布表现为文脉随水脉而动的特征,具有典型的地理实体依赖性,"国保"单位旅游潜力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及旅游资源方面。旨在为该区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河西走廊6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7年逐月气温资料的时空特性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20世纪60年代气温较低,变化平缓,20世纪70年代略有上升,1986年进入明显升温阶段,20世纪90年代增温幅度扩大,气温急剧上升。空间分布由西向东,从北向南增温幅度逐步增大,升温线性倾向为IPCC第五次报告的2倍,且有持续升温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表结构与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表结构通过影响人口与产业分布,进而影响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在地表结构作用下,我国河西走廊干旱区城镇体系呈现“小市镇、多中心”的基本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采取野外调查和TM卫片解译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相关地学知识,以2004年和2014年沙漠化土地普查资料做本底,对翁牛特旗土地沙漠化动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翁牛特旗沙漠化面积减少了23.22万hm2,2004年的沙漠化面积是2014年的1.5倍.流动和半固定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呈现出逆转趋势,固定沙漠化土地面积在扩大,且沙漠化土地类型结构由以流动沙地为主,转变为以固定沙地为主;该旗沙漠化土地在空间上的变化以三大典型沙化区为主,其他沙漠化土地也均向良性发展;2004年该旗的沙漠化程度指数为0.429,到2014年时下降到0.256,变化速率为-1.73%.流动、半固定及固定沙漠化土地的动态度分别为-0.69%,-0.49%及0.37%,沙漠化表现为整体逆转,局部发展的态势;通过大力实施"以路治沙"战略,启动与实施了一系列国家治沙工程项目与旗内治沙工程,该旗沙漠化土地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这也是十年来沙漠化明显逆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所谓“洞庭湖方八百里”的说法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湖水面积的变动。作者估算:汉晋南朝时期的湖面积约为6,000平方公里,唐宋时期缩小为3,300平方公里,元明时期扩大到5,600平方公里左右,清代中期,缩小为不足4,000平方公里,清末又扩大达5,40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上半叶基本变动于4,000至5,000平方公里之间。湖面积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湖底淤垫与湖泊水位抬升之间关系的演化,以及围湖垦殖活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市旧城改造建筑工地新出土了一批瓷器 (残件 ) ,品种大致有青瓷、青白瓷和青花瓷三类 ,以青瓷为主。这些瓷器的年代 ,约从晚唐五代至明清 ,时间跨度较大。从其特征具体分析 ,这些瓷器当分属厦门杏林窑、漳州平和窑、漳浦窑和华安窑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竹马戏是漳州古老的地方戏曲,导源于唐宋的竹马灯舞蹈,这一历史悠久的“戏曲活化石”前后流行800余年。竹马戏在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营养成分中丰富自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明清时期竹马戏由闽南移民传入台湾.成为台湾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粤东闽语与魏晋南北朝时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东闽语--潮汕方言中,保留了一些与魏晋南北朝时语相同的语音特点和词语.这说明在潮汕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历史沉积层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要的层次.本文讨论了这些语音特点并考释了这些词语.  相似文献   

15.
唐初陈元光开漳活动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实践成果完成了儒学在漳州传播的奠基性工作,而宋代朱熹治漳则有力促进了儒学在漳州的进一步弘扬与发展,此为儒学在漳州传播的两个重要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气韵生动”是南朝谢赫提出的关于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理想.魏晋南北朝乐舞艺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审美理想.从许多具体的乐舞作品来看,魏晋南北朝乐舞艺术既有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鲜明优美的节奏韵律感,又充满着艺术家内在气质与外在造型表现浑然一体的气象,并倾向于柔美灵动,任情适性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7.
金元时期,全真道在济源广为传播.从相关史料来看,金大定时期,王重阳及弟子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在洛阳一带传播全真道教,其间有可能到过济源;判定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到过济源的证据尚不确凿;唯有泰和年间,全真道士王志祐在王屋山传道有确切文字记载.有元一代,全真道达到鼎盛.高道张志谨、周颐真、卫志隐、宋德方、单志静、解志通、秦志安、李志全等在济源广收弟子,修建道观,传播道教,影响深远;全真掌教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祈志诚、张志仙、完颜德明等都曾到过济源.元代全真道立观度人,在济源新建、重修了大批道观,如阳台宫、紫微宫、龙翔宫、太清宫、洞云观、长生观、太山庙、香山湛母祠等,成为传播全真道的主要基地.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的独特个性与其混迹城市的浪子生活,使他比同时代人更早感受到时代变化的气息,并将其诉诸他的全部文学创作,在晚唐五代具有转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明代晚期,生员弃巾蔚然成风。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科举入仕道路的壅塞。将大量士人拒之门外;二、受阳明心学影响。晚明士人普遍以“狂”自居。不屑走科举仕进之路;三、明清易代,为尽士节而弃巾。生员弃巾后,又面临着生存方式和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他们或教书。或学艺、或经商,或为僧,但成为山人的最为普遍。反映了晚明士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包世臣是晚清著名的经世思想家、学者,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有其一定地位,他的人口思想反映了晚清经世思想家们对清末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的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