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语国家和中国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在风格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英汉两种语言则分属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结构上各有其特点。因此,对其相异之处进行对比,是学习英汉互译的关键。本文以《名利场》及其汉译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语法意义,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英汉互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2.
构词对比是英汉对比的一个分支,对比可以发现不同民族在语言上的认知差异,从而促进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完善语言理论。简要回顾英汉对比的历史,并立足于范畴化的基本层次理论,以英汉关于笑的不同表达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英汉对等词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构词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组织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文章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语法的特点对比,阐述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特别是汉译英过程中这种分析对比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一种以呼喊功能为主的文本。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二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广告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定使用形式,必然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差异。通过搜集中英文广告文本,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感知英汉在语音、构词、词汇运用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个重要的特征,翻译正是建立在语篇而不是字、词上,因此翻译也需要具备这两种特征。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角度对朱纯深和杨宪益夫妇翻译的《荷塘月色》进行对比研究,从这两方面对译文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因属于不同语言体系,而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6.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主述位组成适当的语篇推进模式,反映语篇内部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主位推进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认为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切换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衔接理论一直是语言学、翻译学研究的重点,法律语言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法律语言要求语言衔接用词准确。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英汉平行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对比分析英汉衔接方式的差异,为法律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辞格的双关由来已久,历来广受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有关英汉双关语的独立和对比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角度涉及哲学、美学、传统的文艺理论、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翻译等领域,但对于英汉双关语的分类对比研究却分析不足,故这一研究视角值得尝试。通过对比发现:英汉语中既有大量共同类型的双关语,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双关语。共性是由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相似和所在的语境相似所决定的,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英汉语属于两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及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概念化方式。英汉双关语的分类对比研究既有利于外语教学和翻译,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母语和英语进行对比。本文仅对英语和汉语主谓语关系的成因、差别和语序等三个方面,从传统语法、语义学、句法概念等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论述。对比研究英汉语言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学习和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是在译入语中找出与原语对等的表达法的过程,确定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法是否对等,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英汉对比及其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并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几个方面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修辞格是各种语言的共核现象,各种语言之间不存在有无修辞的差别,只有分类、命名、语意内涵与所指的不同.当然,英汉语言修辞格的差别也不例外.两种语言虽然语系不同,但同属于分析语言,英汉语言修辞格在很多方面又具有相似和相同的特征。英汉语言中明喻暗喻的异同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文化在文化生长土壤、民族心理、宗教、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中必然会造成用词、语用和语义等方面的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在宗教、等级观念以及礼仪方面的差异,便于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加深彼此间的文化了解。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英、汉语隐喻的结构也存在差别。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此作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英、汉语隐喻的理解,促进隐喻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张淑贤 《科技信息》2008,(33):288-289
通过汉语的紧缩句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汉语句子在语言运用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主语和表语同语反复的同语是许多语言中的共有现象,但不同语言中的同语在结构和表意功能方面都存在差异。英汉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语和表语的词性、同语的结构模式、系动词的变异和同语表达的灵活性等方面。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理解和使用英汉同语。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词汇,语法结构和语用层面上的概念差别分别体现了英汉语言在文化和认知上的丰富纬度。因此,英语学习应该是一个概念重组的过程。只有超越英语语言系统本身,将其和语言使用背景下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并最终将英语语言民族的认知系统和我们自己的认知系统同时纳入我们的头脑,才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及其他原因,每种语言与其他语言在表达手段上总是有着巨大差别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本文就作者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英汉表达手段的五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