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文以美国《数学评论》光盘(1993?2005/05)和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1993?2005)为
数据源,利用美国《数学评论》所采用的《数学主题分类表》,对1993?2004 年国际数学研究论文和中
国数学论文的产出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中国数学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做了
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该报告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英国及其主要合作伙伴国的国际合作格局做了全面的分析。所选
择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与印度;数据覆盖领域有临床、医药
卫生、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物质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数据时间分为1996-2000年与2001-2005
年两个时间段。结果显示:国际论文数量增长显著;英国国际合作论文份额的增长比G7 国家更加快速; 德
国和美国是英国最大的国际合作伙伴;英国国际合作论文的平均影响力显著高于其科研论文的总体影响力;
中国与英国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了与其他欧洲各国的合作论文数。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
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
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
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
论文,但是,真正对科学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真正在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领衔
科学家也为数不多。为了观察世界各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程度,我们以世界1%的高被
引论文为数据基础,设计了科学贡献指数(简称为hc指数。h指代highly cited papers, c指代cited times)。用
hc指数分别对国家和中国科研机构进行了统计,用以测度和映射国家层面上和中国机构层面上的科学贡
献力。统计方法见本期《科学观察》封三。
科学鉴赏力是科学研究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重大科学发现或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就
必须具备科学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应该说好的科研选题离重大科学发
现或取得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仅一步之遥。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而成的热点论文(由汤姆森科技发布)
是全世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由科学共同体的共识性所形成的必然结果,是“无形学院”的有形标
志。热点论文之所以“热”,是因为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论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体现
了国际同行的科学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其中也蕴藏着各种科学发现的机会。为此,我们用科学家关注
世界热点论文(引证热点论文的论文)以及他们的论文又被国际同行所关注(论文被引频次)的继承与被继
承关系,设计了科学鉴赏能力指数(简称为ch指数。c指代citing hot papers, h指代hot papers),用ch指数分
别对国家和中国科研机构进行了统计,用以测度和映射国家层面上和中国机构层面上的科学鉴赏能力以
及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再创新能力。
科学贡献指数(hc指数)和科学鉴赏力指数(ch指数)将观察的焦点聚集在为世界科学家所共同关注的
科学研究成果,其统计结果反映了国家与科研机构在世界主流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状态。
本期给出的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动植物学四个领域的hc指数和ch指数
是根据汤姆森科技2007年12月发布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统计而成。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科技领先者的竞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欧洲委员会最近的研究表明,欧洲
在世界科技产出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并宣布欧洲上世纪末处于科学产出的领先地位。为了对全球发
展态势进行监测,该研究对1991 — 2005 年共15 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科技产出活动和影响模式的分
析采用的是一套文献计量指标和技术计量指标,这套指标包括:(1)出版物产出指标,如占世界总量的份
额和基于主题的出版物分布概况;(2)引文指标,如基于期刊和基于主题的归一化平均引用率;(3)国际合
作论文及其影响;(4)专利指标以及专利与论文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国家层面的文
献计量学特征的演变、“科学权重”以及科学技术关联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科学技术指标这面镜
子所反映的“三极对垒”模式在21 世纪将不会长久,中国正在挑战一流科学经济强国的地位,并且其成
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的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5.
“热点论文”在科学界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词。顾名思义,热点论文即为众人所关注的论文。这种关注度
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可以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量化和测试。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公司(Thomson Scientific)利
用SCI 数据,每两个月发布一次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医学领域的热点论文(见《科学观察》各期)。根据
特约撰稿人对热点论文的分析,热点论文的确能够反映世界科学前沿性研究的动态。这里,我们以2002-2006
年中国科学家的SCI论文为数据基础,分9个领域统计了自发表以来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以展现颇具显示度
的中国科技成果。《科学观察》编辑部根据统计结果,特约请入围科学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了言简意赅的介
绍(见统计数据后的一组论文)。本期的热点论文涉及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学、医学等4 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用文献计量数据解读中国和印度的科技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SCI/SSCI数据库,对通信联系人中至少含有一位印度/中国人的科技论文进行了文献
计量学和计算语言学分析。依据对印度和中国科技文献单独分析的结果,深入地探讨了两国在科技领域
的差异。借助不同的分析技术,包括影响因子分析、相关性图解以及文档聚类(传统聚类和模糊聚类),
多角度地分析了中国和印度科技文献的基本学科结构体系(主要作者、研究单位等)与主要学科结构(学
科重点以及学科重点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中国科技文献评估,第二部分阐述了印度科技文
献评估,第三部分则为印度和中国科研成果的多角度比较。  相似文献   

7.
“热点论文”在科学界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词。顾名思义,热点论文即为众人所关注的论文。这种关注
度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可以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量化和测试。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Reuters)利
用SCI 数据,每两个月发布一次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医学领域的热点论文(见《科学观察》各期)。根据
特约撰稿人对热点论文的分析,热点论文的确能够反映世界科学前沿性研究的动态。这里,我们以2003 -
2007 年中国科学家的SCI 论文为数据基础,分9 个领域统计了自发表以来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以展现颇具
显示度的中国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8.
高能物理学界的全球性合作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该领域发表的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是由不同
国家的科学家们合作撰写完成的。在这种合作情况下,要准确界定每个国家在高能物理科学研究中的贡
献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分析了2005年在高能物理领域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的合作科学论文,首次利用比例
分摊(pro rata)方法正确估计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机构对高能物理科学论文所做的贡献;分析结果获得了
一些对高能物理学界的跨地域合作模式的有趣认识,并进一步分析了高能物理论文发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美科技产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科技文献为分析基础,从数量与质量方面比较了中美之间科技发展的差距。数量比较选择了
SCI、INSPEC、Ei Compendex三大数据库,而质量比较则是应用了SCI中的引文分析。根据作者以前对中国
科技产出的评估,该文选择了30个技术研究领域,全面考察了中国在物质科学、环境、工程和生命科学重点
发展方向上论文数量情况。
SCI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内,虽然中国在论文数量方面增幅很大,但美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2002-2007)。到2007年,INSPEC数据表明,在大多数技术领域内,中国的科技论文数量赶上或超过了美国;
但在生物医学和部分环境科学领域,美国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领先优势。Ei Compendex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
于大多数技术领域,到2007年中国的科技论文产量更大;而与日益增长的科研经费恰恰相反,美国发表论文的
数量似乎在2005年就已经到达了顶峰。如果不考虑生物医学领域,中国显然已经成为美国的强劲竞争对手。
为了对质量进行比较,该文对论文和引文数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但仅限于纳米技术领域(1998-2003
年)。结果表明,虽然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在质量方面明显地领先中国(以及其他主要纳米技术研究国家),但
依然不能改表中国的论文质量持续提升的事实。中国目前已经达到可以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澳大利亚的
论文质量相提并论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张薇  董瑜  袁建霞  张静 《科学观察》2008,3(4):32-39
以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Thomson数据分析工具(TDA)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战略情报
研究分析平台,对全世界1988-2007年发表的转基因作物SCI论文进行了数量和关键词分析,从文献计量学
的角度揭示了20年来国际转基因作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前沿热点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与教学逐渐兴起。作为人才培养高研究的重要阵地,大学也逐渐开始发展跨学科融合专业。囿于学科差异、科研与教学体制以及教师的知识能力,跨学科融合专业的开设与运营还存在很多障碍。本文从跨学科融合专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阻碍跨学科融合专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以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为例探讨了跨学科融合专业的建设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交叉学科文献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交叉学科的特性,探讨了类分交叉学科所面临的困难及类分交叉学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今信息的快速传播直接孕育了跨学科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情报学也在不断地对自己的跨学科领域进行拓展。从情报学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出发,介绍了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状况,讨论了情报学中的跨学科研究,以近10年《情报学报》跨学科论文发表的学科类别数据分析为依据,以曼哈顿工程中的体现的情报跨学科应用为案例,分析了跨学科研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跨学科教育的视角,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以及体育专业学生对跨学科教育的认识,总结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因素。旨在推进跨学科教育在体育学科的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整体较差,跨学科学习意识淡薄,跨学科教育师资匮乏,跨学科教育研究平台缺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关于海洋科学跨学科的优先领域遴选实践,在简要介绍NRC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NRC的跨学科优先领域遴选过程,探讨了其对中国跨学科优先领域遴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经历了从单科语言教学到结合专业学习,从纯语言文学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从学校定位出发,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可以通过理顺语言学习与多学科通识教育来创新翻译课程体系,通过翻译教学的非文学性转向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整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环境的不断成熟,各种学科间的壁垒逐渐被新的发展范式慢慢地消解了,学科之间,不仅仅在人文与科学这两个大的阵营之间,而且在各个对立的学科之问,也有了鲜为人知的交叉和渗透。跨学科组织的构建中学术共同体之间科研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会议、刊物、论文和项目等四个视角,用"点"与"面"结合方法,评述了国外交叉科学研究新进展,提出了中国交叉科学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源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一书,以资源权威化执政机制为研究路径,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资源进行了盘点.该书在写作上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熟练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二是着眼历史,史料翔实;三是关注现实,勇于创新.该书是运用跨学科方法探讨执政党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