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对近代以前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的分布变化及其背景和影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文章认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过岭交通的变迁也可分为两个阶段。唐以前的过岭交通以越城岭路和萌渚岭路为主,广西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唐以后大庾岭路和闽粤交通迅速崛起,广东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广西  相似文献   

2.
壮族土司制度起源于汉、唐时期的羁縻制度。壮族土司制度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发展到明朝中期已经日益腐朽没落,改土归流政策势在必行。清初的改土归流对壮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研究清政府对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及其对壮族人民的影响,有利于对壮族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有更好地认识,还可以以史为鉴,为当代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3.
唐通事是江户时代在日本长崎的中日贸易中从事翻译等职务的地方行政人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上,唐通事作为华侨社会事务管理者、中日经贸促进者、友好使者、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为海丝之路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尽管其历史作用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未能充分发挥,但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所积累、沉淀下的文化情感网络是不可忽视的,它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奋斗史的缩影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军 《科技资讯》2009,(36):159-159
经济贸易类专业难教难学,相信很多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有同感。怎样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理解呢?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摸索着使用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外汇收入结汇的监管,根据重庆贸易收入结汇统计数据的特点,分别建立了灰色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研究子地方中观层次贸易外汇收入结汇预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了重庆贸易收入的变动情况,并从短期和中期2个方面对贸易收入进行有效地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和银行外汇结汇监管的相关建议和组合2个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唐人性爱生活开放,但中唐文人并不仅仅为性欲而性爱,他们有他们的女性审美标准,《任氏传》中的任氏是其理想的性爱伙伴。任氏是唐传奇中最美、最忠于爱情的女子,他作为唐传奇女性人物画廊中的代表性人物,寄寓了作者及其中唐文人的女性审美理想。中唐世风转交,文人观念转化,对性爱伙伴力求美与对爱的贤贞,这一现象,揭示了中唐世风向内敛、保守倾向的转变,同时又反映了这个时期文人的女性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7.
武德年间的储位之争中,不仅李世民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文学馆,而且李建成、李元吉也建有文学馆;贞观后期李承乾和李泰的储位之争中,李泰由于太宗的宠爱而设立的文学馆,成为他扩大声誉、储备夺嫡力量的载体。唐初文学馆的建立,使太子诸王之间的竞争由政治扩展到文化层面。随着唐中期太子诸王权力的削弱,王府文学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罗岗(以下简称罗):去年你在美国策划、组织了一次当代中国版画展,版画展的中文标题是《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据我所知,这是新世纪以来在美国举行的一次最大的中国当代版画展,你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策划这次展览的?我相信不仅仅是简单地出自艺术的兴趣吧?@@唐小兵(以下简称唐):其实跟我对版画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整个过程,从最开始有想法,到选定作品,联系好美术馆并跟其合作,到后期的编写图录、剪辑录像、制定展览方案,直到最后的布展,一共花了三年多时间.没有兴趣的话,很可能就搞不下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设计”主导-主体”型教学模式,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跨国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内容包括:变革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主体意识;更新教学方式,推行双语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魏惠王曾经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这是战国中期魏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自汉、唐以来,对魏国徙都大梁的时间,学术界一直争论很大,悬而未定。此文认为准确时间应在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5年)。  相似文献   

11.
南岛路航线的开辟是遣唐使航海线路变更的一种新尝试,其开辟的原因与日本国内引进大陆先进律令制度的需求、国内对外气运的高涨、东亚政局变动等国内外情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自唐中叶以来,商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两宋的发展程度则更进一步,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文章试图对商品经济作用下的宋代社会风气作些探讨,从而使人们对宋代社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浅论宋代商业的兴盛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唐中叶以来 ,商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 ,两宋的发展程度则更进一步 ,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文章试图对商品经济作用下的宋代社会风气作些探讨 ,从而使人们对宋代社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海外贸易政策3方面探讨了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唐宋以后在这条古道上贸易的代表性商品是茶和马,故称之为茶马古道。这条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它把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紧紧地系在了一起,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团结和友谊,巩固了祖国西南边疆,文章试图从多角度去把握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发展历程,挖掘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所具有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晚唐时代是一个政局混乱的时期,但随着文学的发展,晚唐的“列锦”辞格仍有发展,与初唐、盛唐、中唐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由《全唐诗》中的晚唐诗歌予以全面考察,列锦辞格在晚唐的运用已是相当普遍,对晚唐诗歌在意境营构、韵律美的创造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过,晚唐诗歌中的列锦辞格运用虽然普遍,但也有一些类似列锦而实非列锦的辞例,这是需要予以厘清的。  相似文献   

17.
唐代道教成为国家宗教,泰山作为道教的名山洞府自然深受影响.唐代岱岳观双束碑题刻等史料记录了唐代五帝一后频繁行道于泰山的事项,表明泰山与唐代政治宗教的密切关系,也酝酿着泰山官方祭祀的重大变化.开元十九年是泰山祭祀史上的一道分水岭.此前,道教仅止于行道于泰山,此后,道教借助皇帝之力,并最终设计出了自己的东岳祭祀系统,与传统泰山祭祀系统相互影响融合,对后世的泰山祭祀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钧瓷在唐代花瓷的基础上产生,北宋时期其工艺逐步成熟,金元时期钧窑系形成。经历了明代的衰落后,钧瓷在清代由仿制而逐渐复苏,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并再铸辉煌。钧瓷的兴衰除了其自身特殊的工艺因素外,也受时代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干预及经济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两汉、唐朝都曾对云南进行了长期治理,但两汉的治理力度明显强于唐朝。设郡县、派驻大批官吏和军队、强化对地方首领的控制,使两汉在云南的统治不断深入,东汉永昌郡的设立,使云南全境完全纳入了中央王朝版图。到东汉结束时,已经有效管理云南330年,并使后来的蜀汉、西晋仍能有效管理云南。而唐朝更多地依靠和扶持地方势力管理云南,导致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政府难以有效应对,南诏的崛起最终结束了唐朝对云南的控制,历时130余年的治理最终以失败收场。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