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年9月~12月,在温州山下河(S)和九山外河(J)先后采集底泥样品5次.将热带爪蟾胚胎(NF10—NF11)暴露于1〖DK〗∶4底泥提取液(第1—4次)和间隙水(第5次)中48 h,观测其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山下河S1样点连续5次的底泥样品均导致胚胎全部死亡,表现出很强的毒性.暴露于山下河底泥提取液的胚胎体长均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而暴露于九山外河底泥提取液的胚胎体长仅第3次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暴露于山下河底泥提取液的胚胎畸形率均高于暴露于九山外河底泥提取液的,尤其在第4次检测中,暴露于S2-S4底泥提取液的胚胎畸形率均高达100%,而九山外河最高仅为70%(J2)和40%(J1).热带爪蟾胚胎直接暴露于所有采样点的山下河底泥间隙水均全部死亡.由此可见,山下河的整体毒性高于九山外河,底泥间隙水毒性高于底泥提取液.本研究表明,温州市典型的黑臭河道底泥对爪蟾胚胎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同时,运用爪蟾胚胎可以有效地检测底泥的毒性效应,而且对不同河流和采样点的毒性评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2.
有机锡的外暴露能引起脊椎动物胚胎的独特畸形,但通过母体传递引起的内暴露毒性还缺乏研究.本文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研究了三苯基锡(TPT)、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和抑制剂T0070907(C_(12)H_8ClN_3O_3)对热带爪蟾胚胎的发育毒性.将3种化合物注入S1一S2期的胚胎后,胚胎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其中5 ng TPT,80 ng Rosi和10 ng T0070907注射组存活率分别为46.9%、42.7%和54.2%.胚胎的体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5 ng TPT,80 ng Rosi和20 ng T0070907注射组与对照相比体长分别减少了27%、22%和57%.3种化合物还引起了多样的畸形效应,尤其是头部变小及眼睛畸形.说明PPARγ在热带爪蟾早期胚胎的发育特别是头、眼发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TPT与相近剂量T0070907引起的畸形非常相似,说明TPT的致畸机制可能与PPARγ存在某种关系.另一方面,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检测了注射TPT后S20及S25期胚胎的头、眼部标志基因的空间表达,结果表明bf1、en2、krox20及pax6的表达信号均随TPT剂量增大而逐渐变弱且区域变小,定量PCR进一步验证了TPT能在神经胚及早期尾牙期之前影响胚胎头、眼标志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TPT的内暴露对脊椎动物胚胎具有较强的致畸效应和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 ng·L-1氯化三丁基锡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第1天、第2天、第3天和3d全暴露实验.结果表明,第3天和3d全暴露组胚胎的存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0%和20%,第2天、第3天和3d全暴露组的体长分别减少了30%、20%和39%.暴露组胚胎畸形率均在90%以上,畸形类型主...  相似文献   

4.
用三丁基锡( TBT)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NF51阶段蝌蚪进行48 h和96 h暴露.结果显示,50 ng·L-1和200 ng·L-1 TBTCl暴露对胚胎的存活率没有影响.50 ng·L-1TBTCl暴露组TRβ和DI 3 mRNA在蝌蚪尾巴中的表达比对照组增加了1~2.3倍.200 ...  相似文献   

5.
以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龙泓涧和北里湖的水体及底泥的可能毒性.结果发现,绝大部分水样和底泥提取液对3种实验对象均未产生明显毒性效应.部分水体和底泥反而呈现出一定的正效应,表现为增强青海弧菌的发光强度,促进热带爪蟾胚胎发育.极个别水样对青海弧菌和秀丽线虫显示毒性,引起爪蟾胚胎轻微致畸效应,可能与污染物排放等偶然因素有关.结果表明,龙泓涧和北里湖的水体及底泥呈现较低的生态风险,西湖水体具有相对高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三丁基锡对非洲爪蟾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幼龄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暴露于低浓度三丁基锡(25 ng&;#8226;L-1TBTCl)中2个月,运用组织学切片的方法观测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TBT暴露1个月能引起爪蟾甲状腺滤泡胶质减少甚至空泡化,暴露2个月后,甲状腺滤泡的变形率也显著增加,相对甲状腺横截面积和滤泡面积仅为平行对照的35.3%和45.6%,而滤泡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空白组和暴露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滤泡上皮增厚或肥大等现象.由此可见,甲状腺萎缩是由于滤泡面积减小而不是滤泡数目减少所引起的;滤泡中胶质的减少和变形等与常见的滤泡上皮代偿性增生或肥大无关.所用低浓度的TBT能对爪蟾甲状腺组织结构造成严重损伤,TBT可以被认定为一种环境甲状腺激素干扰物.  相似文献   

7.
将NF51阶段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蝌蚪暴露于Cd2+浓度为0.01,0.1和1mg.L-1的溶液中21d,观测Cd2+对爪蟾的生长、变态和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影响.1mg.L-1Cd2+暴露组爪蟾蝌蚪与对照组相比,7d后,平均体重减少了0.39倍,体长和后肢长分别减少了0.17倍和0.27倍,发育阶段稍有延缓;21d后,1mg.L-1Cd2+暴露组爪蟾蝌蚪后肢长减小了0.11倍,延缓了1个发育阶段.其余各浓度组在7d和21d暴露后,体重、体长、后肢长和发育阶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1d后,Cd2+各浓度组甲状腺组织结构出现滤泡数目减少、胶质减少甚至空泡化等现象,1mg.L-1Cd2+暴露组甲状腺滤泡之间还出现溶通现象.结果表明CdCl2具有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并可能是由于该化合物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组织引起.由此可见,爪蟾变态实验可以有效检测重金属盐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8.
邻苯二甲酸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8 h单一毒性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4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单独作用时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DBPDEHPDEPDMP;在4种PAE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混合暴露正交试验中,DBP和DEHP存在交互作用,对其致死毒性和发育毒性影响最大;DBP虽然对斑马鱼胚胎的致死毒性和发育毒性影响不明显,但DBP可导致胚胎发育的严重畸形。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除草剂唑草酮对鱼类和两栖类生物的环境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模拟试验系统内,利用斑马鱼和非洲爪蟾蝌蚪测试了95%唑草酮原药的急性毒性,并评价其毒性等级。结果显示,95%唑草酮原药对斑马鱼、非洲爪蟾的急性毒性96 h-LC50分别为4.40 mg/L、7.14 mg/L,毒性等级均为中等。95%唑草酮原药对两种试验生物均具有中等毒性,表明唑草酮暴露后可能引起造成鱼类和两栖类生物的毒性危害,在两栖类生物丰富或自然保护区域应避免使用。产品于使用后应注意加强田水管理,避免溢入水体;同时应避免器具、外包装直接接触水体,以减轻鱼类和两栖类生物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模式生物——爪蟾研究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模式生物相比,模式生物——爪蟾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适合建立多种人类疾病模型进行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等相关研究;还可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及药物开发等研究;另外在发育生物学和基因功能研究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爪蟾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在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中综述了爪蟾作为模式生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 C-18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层析方法分离、 纯化刺五加根茎乙酸乙酯层中的降糖活性成分, 得到10个化合物,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无畸变极化转换技术(DEPT)、 质谱(MS)等方法分析各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并与相关文献比较, 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 对其进行活性测试. 结果表明: 化合物1~5为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化合物6~8为松脂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化合物9,10为木脂素类化合物; 化合物1,5,7,8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抑制活性, 化合物2,4,9对蛋白磷酸酶(PP1)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化合物9,10对牛痘H1相关磷酸酶(VHR)的抑制活性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12.
贵州草海冬季鸟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12月~2011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根据植被特征划分出农田、蔬菜地、草甸、浅水区、深水区和树林6个鸟类群落,共记录到鸟类88 种,隶属13目33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有1种和6种.鸟类群落总体密度(D)、α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C)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2.14只·hm-2、2.98、0.91和0.67;6个鸟类群落的物种数、D、H '、C和J值分别为:27~35种、3.93~33.76只·hm-2、1.61~2.78、0.41~0.91、0.48~0.79.β多样性分析表明:Jaccard相似性系数(Cj)最高的是浅水区—深水区,为0.667,最低的是深水区—树林,为0.016;Bray-Curtis指数(CN)最高的是树林—蔬菜地,为0.006 8,最低的是浅水区—深水区,为0.001 4.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导致草海鸟类栖息地丧失、人为干扰影响鸟类多样性、提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盐酸环丙沙星在不同模拟水体中的降解与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模拟水体中,溶液质量浓度、pH对盐酸环丙沙星(CPFX)在水和底泥中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其在模拟水体中降解和残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5、10 mg·L-1三个CPFX溶液质量浓度中,光降解度最高的溶液质量浓度为1 mg·L-1,自然光照下,72 h后盐酸环丙沙星在有底泥和无底泥的水体中残留率分别为19 %和20 %,光降解率与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在pH分别为3、5、9、11条件下,pH=9的微碱性环境下最易光降解,而当pH=3时其光稳定性最佳,48 h后水体残留率分别为22.6 %和95.7 %。盐酸环丙沙星进入模拟水生态系统后,水体中CPFX质量浓度迅速下降,45 d后检测不到它的存在;底泥中CPFX质量分数迅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45 d后底泥中仍有一定残留量,达到93.86 μg·kg-1。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气传花粉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花粉采样.共设6个采样点,采用Cour风标式花粉收集器,对气传花粉的含量、种类和飘散规律进行了监测.共鉴定气传花粉5324164粒,隶属32科27属种.其中普陀区监测点气传花粉总数最高,其次分别是松江区、闸北区、浦东新区、徐汇区和宝山区.松江区花粉种数最多,为48种;徐汇最少,为37种.主要气传花粉为葎草、悬铃木属、松科、杉科、禾本科、榆属、蒿属和柳属等.春季3~4月和秋季9月为气传花粉散布高峰.最后,讨论了植被分布对本次监测的影响,不同域区气传花粉种类及散布规律比较,采样方法的影响,气传花粉与过敏捷性病病的联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REGγ,p53,NOTCH1和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应用Realtime-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EGγ,p53,NOTCH1和BRAF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REGγ与p53,NOTCH1,BRAF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REGγ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且其阳性率为87.5%(35/40).REGγ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5 1<0.05),与患者性别无显著性相关(P=0.742>0.05);REGγ表达与p53,NOTCH1和BRAF表达呈正相关(P=0.023 3<0.05).REGγ阳性表达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p53、NOTCH1和BRAF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未来气候变暖的方法,研究崇明东滩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快速生长期光合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并探究其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增温使芦苇的净光合速(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分别降低了11.9%、22.5%和21.7%,但是对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没有明显影响;此外,非线性拟合芦苇叶片光合响应曲线的结果显示,两种处理下芦苇的光合响应曲线均表现为先迅速增加后渐平缓的趋势,OTC内芦苇的光合响应曲线始终位于对照的下方;同时,增温显著地降低了芦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饱和点(LSP),分别降低了12.1%和22.0%;而芦苇的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却显著增加,分别为16.5%和14.9%,但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无明显影响.增温条件下,芦苇的叶氮含量(Nmass)显著减少,比叶重(LMA)显著增加,但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未产生显著的变化.另外,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LMA与Pmax、PNUE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与Nmass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Nmass与PNUE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Pmax显著正相关,其中Nmass与Pmax的相关性则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总之,模拟增温效应对芦苇的光合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集了华东师范大学在校学生皮肤表面的细菌样品,通过Baird Parker培养基选择性分离葡萄球菌属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染色体DNA的提取,并扩增16S rRNA基因;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类型及菌株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最后利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葡萄球菌菌株对10种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了共31株葡萄球菌菌株,然后对各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将其分为6个不同的葡萄球菌种.通过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显示,31株菌中对10种抗生素检测没有完全敏感的菌株,其中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和恩诺沙星3种抗生素抗菌效果都比较低,抗性率分别为91%,91%和72%;阿米卡星的抗葡萄球菌效果最好,在31株菌株中只有3株菌株对阿米卡星具有抗性.上述结果显示,不管是维族人群还是汉族人群,皮肤表面都存在大量葡萄球菌,而维族人群中存在的数量高于汉族人群,但在菌株类型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存在于健康人体表面的葡萄球菌对常见10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抗性,阿米卡星对葡萄球菌的敏感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步行虫(鞘翅目:步甲科)作为强劲的捕食者,对农业害虫和森林害虫的生态学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伊朗中部伊斯法罕地区的有益步行虫,共收集确定了42个种与亚种,来自7个亚科Broscinae、Carabinae、Cicindelinae、Harpalinae、Nebriinae和Pterostichinae.这其中有6种是伊朗区系的新记录种,分别是〖WTBX〗Cephalota 〖WTBZ〗(〖WTBX〗Taenidia〖WTBZ〗) 〖WTBX〗circumdata cappadocica 〖WTBZ〗Franzen,〖WTBX〗Lophyridia concolor concolor 〖WTBZ〗Dejean,〖WTBX〗Lophyridia littoralis mandli 〖WTBZ〗Mandl,〖WTBX〗Ophonus 〖WTBZ〗(s.str.) 〖WTBX〗cribricollis 〖WTBZ〗(Dejean),〖WTBX〗Pachycarus 〖WTBZ〗(〖WTBX〗Paramystropterus〖WTBZ〗)〖WTBX〗 bravipennis 〖WTBZ〗Chaudoir和 〖WTBX〗Cymindis 〖WTBZ〗(s.str.) 〖WTBX〗scapularis 〖WTBZ〗Scha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