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正>试验表明:水蒸气用量的变化对活性炭的亚甲蓝脱色力的影响特别显著;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有显著影响;所有这些条件对活性炭的得率都有特别显著的影响。市售阔叶材木炭制取脱色力较高的活性炭(0.15%亚甲蓝溶液170ml/g)的最佳条件为:水蒸气用量1:1.31——干炭(g):水(ml);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4h;活性炭得率为15.1%。从市售阔叶材木炭制取得率较高(达44.2%)的亚甲蓝脱色力为110ml/g的活性炭可用水蒸气(1:0.87)在850℃活化2h。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简述了活性炭对亚甲蓝的吸附等温线和脱色力的测定的意义、现状和问题。氯化锌法制得的四种粉状活性炭对亚甲蓝的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等温线都具有弗伦德里胥方程所显示的特性。用自然对数式表达,在直角坐标纸上,它们是一组大致平行的直线。这就为改变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单点吸附法测定亚甲蓝脱色力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证明,氯化锌法制得的活性炭对亚甲蓝的脱色力,仅作一次测定,就能近似地加以确定。这为高速测定大批炭样对亚甲蓝的脱色力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对阐叶材木炭用水蒸汽活化时,温度、时间和木炭颗粒度的变化对得到的活性炭的吸附力和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活化的最佳条件是在900℃下活化4小时,木炭的颗粒度为10—15mm。制得的粉状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3.5ml,得率为30.3%。  相似文献   

4.
<正>以软阔叶材(美洲黑杨,简称63杨)为原料进行干馏试验,以确定干馏的工艺条件。干馏炭进一步用水蒸汽活化,同时对干馏炭活化时的温度,时间和水蒸汽用量的变化对活性炭的吸附力和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软阔叶材可以作为制取活性炭的原料,干馏的最终温度约为480℃左右,得率31.4%;活化的最佳条件是:900℃、4h、水蒸汽用量180ml/120g木炭;制得的粉状炭的亚甲蓝脱色力为14.8ml,得率为36.2%。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叶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鲜大叶黄杨叶为原料,有95%酒精为溶剂提取叶绿素,再通过化学法制得叶绿素铜钠盐。工艺试验证明:选用5%NaOH溶液进行皂化,再用10%CuSO4溶液进行铜代;最后用丙酮溶解,5%NaOH乙醇溶液成盐,制得叶绿素铜钠盐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微波-活性炭催化法处理结晶紫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结晶紫溶液为处理对象,研究在活性炭存在和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微波辐射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处理过程的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微波具有加速结晶紫裂解和被氧化速度的作用,如在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或通入空气,均能提高结晶紫的去除速率;(2)增加微波辐射电压、处理时间和活性炭用量(固液比)均能提高微波—吸附催化法处理结晶紫溶液的脱色率.不同的溶液浓度,脱色率也不同,浓度越高,脱色率越大;(3)微波辐射—活性炭催化法对结晶紫废水的处理有很好的可行性,在1:10的固液比下,微波辐射30min,可达到99.6%的脱色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功能化高分子磁性载体对孔雀绿溶液的脱色的效果,实验表明:在pH=7,温度为45℃时,0.2g功能化高分子磁性载体经过8h对孔雀绿溶液的脱色处理,脱色率可达97%,接近活性炭的脱色效果;而且功能化高分子磁性载体在外加磁场下易于分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粉末脱色材料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是一种很有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染料废水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对南瓜粗多糖液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向东  王国政  赖凤英  陈健 《河南科学》2004,22(6):780-782
介绍了用活性炭对南瓜粗多糖液进行脱色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30min,活性炭用量为1%。  相似文献   

9.
刘扬  马建军 《甘肃科技》2013,29(9):33-34,13
分别用煅烧、超临界水、超临界甲醇、超临界H2O2溶液及超临界KOH溶液处理活性炭,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镍基催化剂。用Beohm滴定法、BET、SEM-EDS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用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载体所制催化剂液相催化对硝基苯酚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的超临界流体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从而提高镍在其表面的分散程度。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超临界KOH溶液处理的活性炭作载体所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使用活性炭对蔗糖热聚合产物进行脱色处理。通过比较等温吸附曲线,确定颗粒状活性炭对蔗糖热聚合产物的脱色效果优于粉末状活性炭。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当蔗糖热聚合产物溶液浓度为400g/L时,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质量分数2%,温度为80℃,脱色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97.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U(VI)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对U(VI)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农业废弃物柚子皮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微波为热源,制备了柚皮基活性炭,将制得的最优活性炭进行U(VI)吸附实验,并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方程,探讨了其吸附U(VI)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活化浓度为30%、活化剂浸渍时间为24 h、微波功率为700 W、辐照时间为90 s的条件下,柚皮基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最高,达到769.9 mg/g;在U(VI)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溶液pH为7、活性炭投加量为0.6 g/L、吸附时间为24 h时可以达到吸附平衡,U(VI)的饱和吸附容量为8.25 mg/g,吸附率为99.01%;其吸附U(VI)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U(VI)前后自身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柚皮基活性炭对U(VI)的吸附是一种以化学吸附为主、活性炭表面的羰基、CC、羟基和羧酸等官能团与U(VI)水解后的离子作用并存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用稻壳发电后的剩余物稻壳灰联产纳米二氧化硅和高档活性炭,使稻壳的利用率大于90%.采用氢氧化钠为稻壳灰的硅碳分离处理剂,分离后的滤液采用改良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作为成核剂,在滤液中形成微小晶种,然后再加入硫酸进行沉淀.所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均匀,粒径为20 nm左右.废液制备出长度40~150μm,直径为0.5~1μm的硫酸钙晶须.分离后滤渣在高温下用氢氧化钠进行活化,得到比表面积1140 m2/g,碘吸附值为1072 mg/g的活性炭产品,洗液可以循环到稻壳灰硅碳分离步骤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膨胀石墨对染料溶液和油类的吸附效果,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膨胀石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膨胀石墨(180 mL/g)吸附染料溶液的平衡吸附量比活性炭大,吸附速度比活性炭快,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速度是活性炭吸附速度的7.5倍;膨胀石墨对食用油、机油、柴油的吸油率分别为30.52%、17.37%和9.20%,活性炭对三种油品的吸油率分别为0.62%、0.45%和0.10%,膨胀石墨吸附食用油的吸油率是活性炭的49倍.研究证明,膨胀石墨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活化法制备土霉素菌渣活性炭(菌渣炭),并用于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经过组分测定可以看出土霉素菌渣含有较高的挥发分,灰分含量较低;元素分析中C、O元素的含量较高,表明土霉素菌渣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BET测得菌渣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都较大,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出菌渣炭具有较多的微孔和中孔,有利于对Cr(VI)定的吸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在初始Cr(VI)浓度为2mg/L时菌渣炭对Cr(VI)的最佳吸附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分别为4、0.5g/L、 50min, Cr(VI)的最高去除率为96.2%。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渣炭对Cr(VI)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菌渣炭的饱和吸附量为17.93 mg/g,对Cr(VI)的吸附速率与吸附剂上未被占据的吸附位点的平方成正比。用1mol/L的HCl对菌渣炭进行洗脱再生,经过4次循环实验Cr(VI)的去除率为77.1%,剩余溶液中Cr(VI)浓度为0.459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0.5 mg/L,菌渣炭的饱和吸附量为2.018 mg/g,表明菌渣炭的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运用磷酸浸渍硼酸催化法制备木屑活性炭,并进行了其对水中酸性红的平衡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木屑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屑比为1:1,硼酸投加量为3%,活化温度为400℃,该条件下所制备的生物活性炭对酸性红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42.40mg/g.相对于Freundlich方程,该活性炭对酸性红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方程拟合的更好.当吸附时间达到2h时活性炭吸附达到平衡,吸附过程能较好的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对木炭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是生产木炭的树木生长非常缓慢,砍树烧炭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国家不得不禁止使用木材烧炭.为了缓解木炭需求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矛盾,已经找到了一种完全能替代木炭的再生材料,就是用竹子烧制的竹炭.此次实验就以竹子为原料,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测定和计算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来研究竹制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对Ru(Ⅲ)离子及其配合物的吸附规律、特征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特制木质颗粒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气体活化法的活化机理多孔碳石墨材料成孔理论相结合,研究木质颗粒活性炭的成孔理论与工艺,它的最大特点是:在配料中加入成孔剂且采用煅烧活化,不外加活化剂。按本法制得的木质颗粒活性炭具有很了的质量指标,以软阔叶树枝丫材木炭粉-I为原料,其粒炭得率为47.6%。粒度为2.05mm,强度96%,碘吸附值1345.1mg/g,苯吸附值50%,亚蓝吸附值300mg/g,灰份5%,其制造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