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1,P<0.05;F=7.546,P<0.01),年级变量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行为(心理)耐受性维度上差异显著(F=2.941,P<0.05;F=3.082,P<0.05);(2)UCLA得分与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63,0.206,0.311,0.242,0.195;均P<0.05);(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F=7.791,P<0.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考察孤独感在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羞怯量表、UCLA孤独量表得分第三版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在贵州省8所高校抽取的1 1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羞怯量表得分、孤独感量表与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r=0.27,r=0.29,均P<0.001),羞怯量表得分和孤独感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r=0.49,均P<0.001);羞怯和孤独感均可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均P<0.001),孤独感在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成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自尊、逆境信念对降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作用。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自尊评定量表和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对抽取的427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和634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大学生自尊得分、逆境信念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0.25,P值均小于0.01);自尊得分、逆境信念得分均负向预测农村贫困经历大学生孤独感得分(β值分别为为-0.42、-0.13,P值均小于0.01),两个因素累积解释22.20%的总变异;中介效应值为ab=-0.078,[95%置信区间为(-0.121~-0.004)],置信区间不包括0,中介效应的效果量R2med=0.073,表明自尊在农村贫困大学生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文版早期逆境量表、黑暗三联征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及社会逆境感知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中文版早期逆境量表的单因素模型拟合良好(x2/df=1.24,GFI=0.97,CFI=0.96, TLI=0.97, IFI=0.97, RMSEA=0.03);中文版早期逆境量表得分与黑暗三联征量表和社会逆境感知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 P<0.01; r=0.58, P<0.01),与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61,P<0.01),其组合信度为0.79,平均方差抽取量为0.54;信度检验发现,中文版早期逆境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92;重测信度为0.8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共情、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以及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OSSA)对选取的4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IABSU均分为(2.08±0.52)分,IRI-C均分为(2.13±0.47)分,OSSA均分为(3.05±0.55)分.IABSU得分与IRI-C得分、OSSA得分均呈正相关(r=0.25,0.59;均P0.05),IRI-C得分与OSSA得分也呈正相关(r=0.27,P0.01),男生在IABSU以及网络分享、网络提醒、网络指导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网络利他行为与共情、网络社会支持的得分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3)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网络社会支持在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为60%);4)网络社会支持在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中具有正向缓冲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共情与网络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共情能够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促进网络利他行为而且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网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聋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机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同伴关系问卷以及儿童孤独感量表对重庆市6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31名聋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聋生在人际信任、同伴关系以及孤独感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住校与非住校聋生在人际信任和孤独感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住校聋生的同伴关系得分显著高于非住校聋生;人际信任与同伴关系和孤独感均呈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了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即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会因为聋生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在男性聋生群体中,同伴关系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效应,而在女性聋生群体中,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不成立。结论:人际信任通过同伴关系的中介和性别的调节对聋生的孤独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安徽省3市以年级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502名留守儿童,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问卷和儿童孤独感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留守儿童自尊与孤独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P值<0.001);留守儿童孤独感与性虐待早期预防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值为-0.37,P值<0.001);留守儿童自尊与性虐待早期预防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值为-0.29,P值<0.01),控制孤独感检验发现自尊对性虐待早期预防的直接效应不显著(LLCI=-0.039 8,ULCI=0.134 3);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显著(LLCI=-0.188 3,ULCI=-0.110 2)。结论:留守儿童孤独感在自尊与性虐待早期预防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94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基本心理需要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1),与社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1),大学新生社会幸福感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在中介模型中,大学新...  相似文献   

9.
采用初中生人际自立量表(ISSS-MSS)中的人际开放维度、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和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SAS-YB)对2所农村中学的留守初中生331人进行施测,探讨亲社会倾向在留守初中生人际开放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积极适应得分与人际开放得分、PTM的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消极适应得分与人际开放得分、PTM的匿名倾向、利他倾向、依从倾向、情绪性倾向和紧急倾向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亲社会倾向在人际开放与积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亲社会倾向在人际开放与消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人际开放既可直接预测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也可通过亲社会倾向的中介作用预测积极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感知压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方便抽取182例CHF患者,使用问卷调查患者的睡眠质量、感知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结果 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的感知压力负向影响自我管理能力(r=-0.388,P<0.01);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88,P<0.01);而自我管理能力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495,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感知压力对CHF患者的睡眠质量总效应为0.444,直接效应为-0.394,占总效应的88.74%,自我管理能力在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存在中介作用,总间接效应(0.050)占总效应(0.444)的11.26%.结论 自我管理能力在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帮助CHF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CHF患者的感知压力,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的现状、家庭功能和希望感对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希望感在家庭功能和孤独感之间的作用,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希望感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龙岩市48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城市老年人孤独感得分(47.56±8.13)分,孤独感检出率为35.7%,家庭功能和希望感均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P<0.001),希望感在家庭功能和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1%。优化老年人的家庭功能,提升老年人希望感水平能有效缓解老年人孤独感。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专业认同对特殊教育师范生学校社区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大学生社区感指数量表”对417名特殊教育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专业认同、生活满意度与学校社区感两两显著正相关(r=0.55, 0.47, 0.56;p<0.01);(2)专业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校社区感(β=0.46,p<0.001);(3)生活满意度在专业认同和学校社区感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β=0.23, Bootstrap95%CI:0.16~0.31),间接效应比为51.11%;(4)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受到心理适应的调节(β=0.10,t=3.06,p<0.01),并且生活满意度对心理适应良好学生的学校社区感有更强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2, Bootstrap95%CI:0.15~0.32).结论表明,以专业认同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社区意识,逐渐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可以提升其学校社区感,在构建和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学校社区感时需注意对不同心理适应水平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显性自恋量表、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IABSU),对2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利他总体水平不高,男大学生网络利他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网络利他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自尊、显性自恋、网络人际信任、网络利他行为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显性自恋在大学生自尊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网络人际信任在大学生显性自恋对网络利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显性自恋和网络人际信任在大学生自尊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自尊和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WCQ)、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以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作为被试群体进行测量.结果:智能手机成瘾量表总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量表得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在社交回避及苦恼和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并受到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即自尊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具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论: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智能手机成瘾具有调节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对孤独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南昌大学360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被试孤独感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②被试孤独感得分在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③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④朋友支持和社交自尊对孤独感有显著预测力,其解释量为27.5%。结论: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大学生人际容纳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83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心理安全感相关显著(R=0.492,P0.01),大学生人际容纳对心理安全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F=27.944,P0.05).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人际容纳对心理安全感有不同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对488名有留守经历和581名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羞怯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社会支持在羞怯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羞怯体验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显著低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留守/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羞怯、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均相关显著(r=-0.21~0.52,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羞怯正向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其孤独感,但是自尊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羞怯不但正向预测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还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其孤独感,多重中介模型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知觉、自我控制与心理疲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压力知觉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心理疲劳量表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知觉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397,t=6.842,P<0.01);压力知觉与自我控制交互项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012,t=-3.123,P<0.0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压力知觉可以正向预测心理疲劳,且自我控制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疲劳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可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措施降低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刍思维量表(RRS)、孤独感量表(UCLA)、社交焦虑量表(IA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504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述情障碍均呈正相关;述情障碍与孤独感、社交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反刍思维和述情障碍的直接路径效应显著,孤独感在反刍思维和述情障碍之间中介效应显著;社交焦虑在反刍思维和述情障碍之间中介效应显著,其Bootstrap 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34, 0.89)、(0.14, 0.46)、(0.04, 0.22);多重中介模型存在性别间的跨组等值性(Δeffect=0.17,Z=1.05,P0.05)。结论:大学生反刍思维既可以直接预测述情障碍,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述情障碍,且多重中介模型在性别间具有测量等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