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色苷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在天然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花色苷类物质的种类、成分、抗氧化活性、抗衰老能力及药理学研究进行综述,并重点对其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玫瑰茄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份,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抗茵活性测试.结果:通过GC-Ms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且抑茵实验表明8种菌株为敏感菌株.结论:该研究为玫瑰茄的进一步应用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玫瑰花特征香气组分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为卷烟加香工艺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利用95%乙醇对玫瑰花进行渗漉提取,以卷烟感官质量评价为导向,采用大孔树脂和凝胶色谱等技术制备玫瑰花特征香气组分,并应用于烟丝加香,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相对香气活力值(ROAV)分析关键香气成分.大孔树脂30%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明显的玫瑰香气特征,且能较好地改善卷烟香气、协调风格;玫瑰主要香韵组分中含有香叶基丙酮、苯乙醇、5-羟甲基糠醛等清甜香及花香特征香气成分.玫瑰辅香包括β-紫罗兰酮、棕榈酸等木香、酯香香韵特征成分.玫瑰花的特征香气是以清甜香和花香为主,同时辅以木香和酯香;玫瑰特征风味组分应用到烟丝加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使卷烟的抽吸口感得到明显改善,并凸显卷烟的清甜香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甘薯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甘薯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对甘薯功能性成分的种类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甘薯的深加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枳壳”为关键词,在医院收集到使用频次较高的数味药物,并对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进行分析,研究枳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相关数据,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枳壳为关键词,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挖掘枳壳潜在活性成分,预测相关作用靶点,进行相关通路的分析。结果:枳壳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两者的数据在四气、五味、归经的雷达图高度一致。接着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枳壳活性成分5个,相关作用靶点40个;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疾病靶点5 358个;利用韦恩图筛选出枳壳的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得到29个相交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条目50个;KEGG通路分析得到56条相关通路。结论:枳壳中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与关键靶点相结合,从而起到了改善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且分析中枳壳具有多成分与多靶点及多通路的特点,可为未来枳壳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临床性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常年大麦种植面积22~23万hm2,居全国之首.为了在云南省选择合适的大麦麦苗和籽粒两用型品种,以南方大麦区域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Ⅰ)、五叶一心(Ⅱ)与对照不割苗(CK)等不同时期进行刈割处理,研究不同割苗时期对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影响以及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割苗期籽粒黄酮含量为CKⅡⅠ;籽粒抗性淀粉为ⅠCKⅡ;-氨基丁酸、生物碱差异不显著,-氨基丁酸为CKⅠⅡ,生物碱为Ⅱ Ⅰ CK;选择三叶一心刈割(割苗Ⅰ),籽粒功能性成分较高.②割苗Ⅱ比割苗Ⅰ平均生物碱、总黄酮显著升高;麦苗-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Ⅱ <Ⅰ;五叶一心刈割(割苗Ⅱ)麦苗功能性成分较高.③不同割苗期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大麦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二棱和多棱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④相关分析显示籽粒-氨基丁酸与麦苗-氨基丁酸、麦苗总黄酮之间,籽粒总黄酮与籽粒-氨基丁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与产量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⑤初步筛选出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桑叶所含的功能性成分丰富,且对多种丧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本文对桑叶的主要成分及药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桑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葡萄(Vitis vinifera L.)籽蛋白是葡萄籽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开发成膳食蛋白或功能性蛋白的潜力.在确定葡萄籽各主要成分和金属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双向电泳结合质谱鉴定手段,确定了葡萄籽蛋白的主要成分为11s球蛋白;通过氨基酸组成检测及与大豆分离蛋白的比较,明确了葡萄籽蛋白的营养价值;最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葡萄籽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将为葡萄籽蛋白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复方植物甾醇片是根据血脂偏高者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专门设计的一款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由功能性原料植物甾醇、红曲及其它辅料组成.根据主要功效成分的性质和剂型特点,对复方植物甾醇片的小试工艺、中试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湿法制粒、干燥后选粒、与润滑剂等辅料混合,经压片、包衣、包装而成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已掀起了一股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生产热潮,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功能性食品将是21世纪的主要食品。 除营养(一次功能)、感觉(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三次功能)的食品,称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应符合:由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或成分构成,并以通常的形态与方法摄取;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据此,那些添加非食品原料或成分的强化剂及中草药而生产的强化食品与疗效食品均不是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玫瑰、月季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采用75%乙醇超声提取玫瑰、月季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AlCl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为2.2%.野生及种植玫瑰、月季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94%、0.80%和2.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为玫瑰、月季等观赏植物的药用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药食两用植物降血脂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药食两用中药中降血脂功能性成分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目前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黄酮类化合物从其多种生物学作用、提取方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为该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并说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少,具多种用途的天然植物成分。  相似文献   

17.
大豆乳清是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乳清蛋白、低聚糖和异黄酮等功能性成分。目前我国企业一般将其作为废水进行处理,不仅浪费了有用资源,而且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因此,对大豆乳清进行资源化处理,回收其中的功能性物质成为近年来我国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作用的功能性成分,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功能性食品开发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食品的发展过程看,过去人们追求的是食品的营养性(即一次功能)和嗜好性(即二次功能),到了1981年~1987年间,日本文部省大力推行并实施以研究功能性食品为主题的所谓“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这一全国性的大型系统工程,首次提出了“功能性食品”这一概念,即食品除具有营养和感觉这两方面的功能外,某些食品成分能参与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等功能),或增强、或拮抗、或协同,或代用.这些成分包括在食品中存在的和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继发产生的,这些能调节机体生理活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功能,就称为食品的调节功能(即三次功能),含有这些功能的食品就称为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食品,功能性食品不同于药品,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由通常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成分构成,通常的形态与方法摄取.2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3.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有关“功能性”食品这一新概念,虽尚未得到全世界的确认,但它强调食品的三次功能这一点,已为全世界所共识.在文部省的这一研究工程推动下,日本的食品业界与包括农、医、工等相关产业通力合作,已掀起了研究、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热潮,而且10余年来经久不衰,引起世界瞩目.下面仅从日本专利(日  相似文献   

20.
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由于它不需要固体分离介质,因而具有传统的液-固色谱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本文在简介CCC分离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就其在食品功能成分研究、功能性色素和香精香料分离、食品分析用标准样品制备、及食品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就CCC应用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