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关键。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存续断层、文化发展滞后、文化传承无力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以文化强村战略为核心,坚持文化强村战略、经济强村战略、人才强村战略以及生态强村战略的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文化健康顺利发展,为新时代乡村建设铸造灵魂。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后,就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也是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基于“人才是第一资源”论述了乡村振兴关键在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前提、关键与支撑。分析了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现状、问题和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矛盾。基于乡村人才振兴必要性、乡村人才现状和供需矛盾,提出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8项对策措施。提出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立足长远、久久为功、开门纳谏、西学东渐、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努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人才兴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从桐城市"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存在的问题及短板、主要举措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高质量推进桐城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乡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乡村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运用问卷法及访谈法,选取江西省上饶市各县域30余所幼儿园、386名乡村幼儿教师开展调查研究,考察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要促进乡村幼儿教师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应当采取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建立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和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增加乡村幼儿园财政性教育经费,健全教师激励制度,完善教师编制、聘任制度,落实区域教育反梯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童蒙教育作为朱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对于培养乡村儿童的道德品质、知识素养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童蒙教育思想在当代乡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普及和传承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法和措施,可以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推动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在乡村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与传承,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热爱乡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是乡村教师的正确价值观;爱教、求真、向善、致美是乡村教师的必备品质;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是乡村教师的关键能力。发展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在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重构具有适切性的乡村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课程重心是构建乡土教育情怀的教育信念类课程。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已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它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推动乡村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厚植人力资本,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消除教育壁垒,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扩充教育场景,促进乡村教学质量提升等。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通过建设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培养数字化教育人才等路径,重构数字化乡村教育生态,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在稳步推进。部分农村地区虽然经济上脱贫,但文化教育发展滞后,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不相符。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艺术教育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艺术教育。要转变农村地区艺术教育观念,统筹城乡艺术教育发展,发挥农村艺术教育后发优势,探索构建艺术教育帮扶长效机制,创新帮扶形式,突出重点,提升帮扶效率,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点的乡村艺术教育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面临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忽视生态发展、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城乡二元结构阻碍生态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普法执法两手抓、构建城乡共同体,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通过分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从提炼乡村文化内核、丰富文旅表现、创新主题形象营销三个层面提出融合策略,并以凉泉乡旅游发展规划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存在问题,运用融合策略解决问题。为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着重从国家政策理论层面并结合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以法治功能与法治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乡村振兴与法治乡村之间的关系、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力争探索出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大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乡村文化秩序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合理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布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发展。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从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着手研究乡村振兴,围绕新时期农民群众的“三求”“六盼”,充分发挥好文化先行的优势,提出建设性路径,以此夯实中国乡村文化的根基,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目前,农村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道德问题。对此,应立足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生态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理念手段较为滞后,农业生产污染亟需解决,农村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仍需加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以新时代“两山”理论为指导,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绿化工程,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乡村生态振兴的时代红利,共建美丽清洁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丁力  杨晶 《甘肃科技》2022,(14):1-3+7
乡村旅游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措施之一,也是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对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提供了方向。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文章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在研究崆峒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崆峒区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祝平 《创新科技》2019,19(10):80-8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兴农,就是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充分利用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统筹乡村生态化治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优化现代化治理体制、补齐乡村民生短板。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机械化生产得到有效推广、水利土木工程得到更新、农产品商品化不断发展、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农业智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机械化推广缓慢、产业化发展保守、发展模式较落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融入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方政策碎片化、科技应用固有导向偏差、现代科技推广资金短缺、科技推广文化薄弱、科技推广人才奇缺等。因此,新时代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换效能;加强战略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推广;加强综合教育,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骨干;加强智能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智能化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时代发展之需,更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6月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根据我们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因此,"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是当前我们的重点任务,更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立足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局,由于地域封闭、发展缓慢及观念落后等原因,西藏的农牧区经济整体上还处于落后状态,急需我们脱贫攻坚。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发展提出的城乡关系思想,是正确认识城乡关系发展的科学理论,更是助推西藏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对西藏农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力,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乡村语文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欠缺,这是制约其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专业发展和职业成就感获得的重要因素。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培养方式,加强乡村语文老师专业基础,提高文化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建构乡村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核心素养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