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目前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如主体、内容、场域、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协同困境,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效果。因此,高校要找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聚合点,不断优化教师培养、资源整合、场域合作和育人效果等路径,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精准思政是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旨在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课程育人的精准性、全面性、导向性。当前学者对精准思政建设的研究集中在精准思政的内涵特点、理论来源以及与智能算法的结合,认为精准思政是实现高校精准育人的重要工程,增强思政课针对性的现实选择,坚持“三全育人”的动力支持。精准思政建设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精准思政的建设仍存在精准思维培育困难、理论和现实存在矛盾、研究缺乏持续性等问题。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开展全面实践论证,推进研究的可持续性,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精准思政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价值内涵和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宝库,通过文化自信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新认识与新探索。文化自信与大思政教育具有方向一致性、素材同源性和价值契合性。文化自信视域下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基于对历史规律、实践探索和社会需求的深刻把握,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三全育人"多元需求和期待的优势合力,是提升"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底气来源。在加强对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建构下,该文提出文化自信视角下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阐释“互联网+红色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其中包括:掌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需求,建立“互联网+红色文化”的育人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目前,“互联网+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育碎片化现象严重、教育形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引导、网络运营水平不佳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推进党团云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种专属传播媒介、科学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和打造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等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如何在高职理工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为例,探索出“修订教学文件,明确思政目标”“遵循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设课程资源,打造思政载体”“重塑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创新评价体系,评价育人效果”五个方面开展高职理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高校“微思政”借助“微载体”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聚合效应和精准靶向。微博、微信、抖音等微载体具有强大的图文、音像、视频编辑功能,可以有效促进师生双向平等互动,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但也容易产生信息重复、圈子固化等负面问题。依据SWOT模型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的基本原则,从系统化入手综合研判微载体的整体态势,科学制定发展策略,发挥微思政工作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团的兴起与繁荣 ,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实现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分析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可能性、必要性 ,并提出新时期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课程育人方面协同一致,在各自领域发挥主渠道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共搭平台、相向同行。高校思政教育要与高校相关行政、教辅、后勤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合作育人模式,创新育人机制,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在育人范围、育人主体和育人方法方面协同创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9.
刘轩 《甘肃科技》2022,(5):58-60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医学教育与医术传承过程中医德教育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必然要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深入挖掘中医教学中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内容,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传统医德、当代品德有效融合,推动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更好实现育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着重对中医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内容进行分析,继而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实现课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个核心点,完善课程思政推进机制这个着力点,强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这个根本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这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开辟了新领域,实现了社团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根据“90后”新一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探索高职院校社团的文化培育、育人功能的定义及实现途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关键团体,是组织育人工作机制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关键途径.具有拓展教育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等功能价值.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高校大学社团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与管理,完善社团内部建设、发挥教师指导功能,打造社团特色活动、建设优良的社团文化,创新活动形式、健...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核心环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打造思政教育新课堂、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等,而目前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方面面临着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充分、思政教师队伍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性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较薄弱等问题,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从用活用好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培训等多措并举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以及转变观念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通过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并不断强化实践育人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建立高校管理团队、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来实现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是以一体化视域统筹推进学生的思政教育。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关节点,按照思政课的特点,遵循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规律,找准“种好责任田”“阶梯式递进”“立德树人”等出发点和着力点,把握好同一课程在不同学段育人目标达成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深入和层层递进,强化政治认同和提升政治素养,培育学生知行合一观,实现思政课的高质量教学。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赋予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和新动能等育人路径,同时需面对新的冲击与挑战。应对新形势,首先从“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出发,剖析“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然后从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话语权构建和针对泛娱乐化、碎片化的应对举措以及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等多维角度入手,提出切实助推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解决思路和路径,以达到预期的最佳育人效果,促成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数智化时代的来临,加速了思政教育创新的步伐,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高校思政教育应主动做好数智化转型,坚持育人理念守正不动摇,通过加快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数智化的思想引领体系,健全数智化场景应用,完善数智化思政服务体系,打造数智化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高校社团的兴起与繁荣,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实现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分析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并提出新时期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一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提升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落实“文化润疆”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新疆高校必须把握“文化”向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特征和“思政教育”向度的文化实践特征,着力提升新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性、学理性、实效性和亲和力、阐释力、导向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文化生态构建及文化整合,以“文化”为抓手提升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微博等新媒体在研究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研究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高校中的文化育人功能仍然开发不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无法满足当下研究生的育人需求。文中结合当代研究生使用微博的特点和微博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以德育内容为本、优化网络环境和建设精英网络思政队伍的管理对策,以便高校育人工作者使用微博开展更加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