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抗生素的不舍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医院所有细菌中耐药菌的分离率明显增加,交叉感染越来越严重,抗生素对多重耐药菌(对三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效果不理想,而中药在抗细菌耐药性方面有突出作用.在努力研发抗耐药性细菌的新的抗生素的同时,应加大对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中药的开发力度.对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外界因素(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2.
伴随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发展快速有效的耐药菌灭活方法对遏制耐药菌的传播至关重要。基于此,首先制备了一种富有叠氮基团的金属有机骨架(UiO MOF)。其次,通过在其中组装客体分子吲哚菁绿(ICG)和全氟己烷(PFH),外层修饰细菌靶向适配体(aptamer),构建了复合型MOF纳米材料(UiO/ICG/PFH@aptamer,缩写为UIP@Apt)。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NIR)照射下,UIP@Apt可用于耐药菌的光热和自供氧光动力协同灭活,体外杀菌率达96.5%,并可有效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该方法简单有效,长期副作用小且不产生显著耐药性,可为耐药菌的灭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了解武威市凉州区近五年血培养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应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2014年-2018年武威市凉州医院、凉州三院住院患者中463份血培养阳性检测结果。分离革兰阴性菌268株(57.88%),革兰阳性菌195株(42.12%),居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86株,40.17%),表皮葡萄球菌(99株,21.38%),肺炎克雷伯菌(37株,7.9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26.88%、肺炎克雷伯菌8.11%,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5.7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阳性球菌,非发酵菌(16株,3.46%),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一株。武威市凉州区血流感染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为阳性球菌,非发酵菌分离较少,临床医生应慎重对待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重视耐药趋势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细菌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而耐药菌的出现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加剧了细菌感染治疗的难度.高效低毒、不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材料(或抗生素)成为迫切需求.阳离子聚合物是结构中含有阳离子基团的一类聚合物材料,特殊的离子结构赋予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阳离子聚合物中的阳离子结构可以与细菌电负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由于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了铜绿假单胞菌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而且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耐药.而从分子水平对其耐药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来源于不同临床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携带第1类耐药整合子的特征及基因盒的种类.方法 使用常规方法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运用法国梅里埃VITEK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应用纸片扩散法对15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应用PCR法扩增第1类整合子;对PCR产物纯化、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来源于不同临床标本的64株肺炎克雷伯菌100%耐药,32株(50%)表现多重耐药,9株耐4种抗生素,耐药谱为氨苄西林-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20株(31.2%)为第1类整合子阳性株,其中17株整合子大小为1.0 kb,2株为1.6 kb,1株含有1.0 kb和1.6 kb两个整合子;PCR产物测序显示1.0 kb整合子携带pse-1-aadA1基因盒,1.6 kb整合子插入了pse-1-aadA2,pse-1-aacA1基因盒,双重整合子株插入了pse-1-aadA1和pse-1-aacA1基因盒.结论 第1类整合子存在于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且与多重耐药性相关,主要决定着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状况,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所分离的190株肠杆菌,分析其菌种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细菌分离、培养按常规方法,菌种鉴定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19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菌种来源于口痰76株(40%)、尿液42株(22.1%)、消化道分泌物26株(13.7%)、其它46株(24.2%).分离菌种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03株(54.2%)、克雷伯菌属37株(19.5%)、肠杆菌属15株(7.9%)、其它35株(18.4%).耐药性分析提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棒酸、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氨苄西林,棒酸、哌拉西林/舒巴坦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2%、11.1%、11.3%、13.4%、14.3%;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为78.9%.结论: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较严重,而头孢他啶,棒酸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该院细菌性肺炎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94.85%)、氨苄西林(1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92.65%)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1.45%,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都较为敏感。结论该院细菌性肺炎中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收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2019年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分离细菌110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110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稍高,在11.6%-16.1%。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在10%以下,未发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普遍较低,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沈志华  潘子强  姚继枝 《科技资讯》2012,(16):249-250,256
本实验对江和河道水源中链霉素耐药细菌的分离及鉴定,判断水体的链霉素污染情况。实验先通过含链霉素及不含链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培养、计数、筛选有耐药性的细菌,再采用连续梯度稀释法纯化、16S rDNA扩增法进行分子鉴定,完成对耐药菌初步鉴定。实验结论对预防和减缓水源耐药性细菌问题,为以后耐药性机制的研究及寻找新型抗生素积累菌种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采用英国Ari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阳性标本703份,检出率为35.42%,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较高.革兰阴性杆菌498株,占70.8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05株,占29.16%,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药物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45.00%~50.00%范围内;耐药率最低的是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性分别为18.42%、21.79%、21.79%、23.1%、25.79%;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外,对青霉素类、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等多药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68.37%,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5.06%.结论:细菌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祖琦 《科技信息》2000,(2):54-55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为一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多种,其中主要是细菌产生了β-内酰胺,该酶使抗生素水解而灭活。为了解决细菌产酶耐药问题,人们相继开发了克拉维酸、舒巴坦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tazobactam)为一新的酶抑制剂,可使哌拉西林耐药菌株转变为敏感菌株,从而显著提高哌拉西林的抗菌活  相似文献   

13.
84株支原体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支原体对抗茵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从慢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分泌物中检出解脲支原体(UU)56株,人型支原体(MH)28株,对强力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壮观霉素等十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UU对司帕沙星的耐药性最高为64.3%,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低为35.7%,56株UU有九种耐药类型,最高型为九耐占5.3%,最多的耐药型为六耐占21.4%;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耐药性最高分别为89.3%、67.8%,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性最低占17.8%。28株MH有六种耐药类型,最高耐药型为八耐占14.3%,最多的耐药型为三耐占28.6%。结论:支原体耐药性和耐药类型多样化,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进行支原体药敏试验,有目的地选择治疗药物和规范治疗方案是减少支原体耐药性和耐药类型多样化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血流感染的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收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2019年的血培养分离菌株,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分离细菌2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0株,占28.6%,革兰阴性菌200株,占71.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3.0%和78.6%,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酒泉市血流感染的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趋势不容忽视,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向临床通报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2012~2014年间某综合医院心脏中心感染性病原菌的构成及细菌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以痰液和尿液为主要标本来源,分离出177株病原菌,其中140株革兰氏阴性菌(79.1%),37株革兰氏阳性菌(20.9%).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16.9%)、铜绿假单胞菌(15.3%)、肺炎克雷伯菌(14.1%)和鲍曼不动杆菌(12.4%).主要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4%).MRSA检出率为72.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美洛培南的敏感性高;不动杆菌属对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内的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大多数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2012~2014年我院心脏中心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优势,病原菌主要来自呼吸道细菌耐药性仍然形势严峻,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6.
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158名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资料,对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共培养出致病菌17种158株,其中格兰阳性菌10种73株(46.21%),革兰阴性菌7种85株(53.79%)。格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76%)、肺炎链球菌(6.96%)、表皮葡萄球菌(5.70%),该组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格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是大肠埃希菌(9.49%)、铜绿假单胞菌(8.86%)、阴沟肠杆菌(8.86%),该组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的病原菌,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1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API鉴定和ATB药敏板条及纸片扩散法对2011年临床分离1 127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 12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6.8%,革兰阳性菌占23.2%。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45.7%(395/865)、肺炎克雷伯菌10.6%(92/865)和铜绿假单胞菌9.0%(78/865);革兰阳性菌中前3位为屎肠球菌27.1%(71/262)、金黄色葡萄球菌24.8%(65/262)和表皮葡萄球菌16.0%(42/26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9.2%(15/78)和32.8%(23/70);MRSA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NS的32.3%(21/65)和83.3%(40/48)。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量量热法研究细菌对头孢曲松钠和钩藤碱的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瑞典Thenml Metric AB公司制造的新型微量量热仪(3114/3236 TAM Air)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钩藤碱对大肠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计算出细菌代谢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小抑菌浓度,在亚抑菌浓度下培养耐药菌,测出在亚抑菌浓度作用下的每一代耐药菌生长代谢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计算出每一代耐药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传代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了细菌对中西药耐药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载体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法及微孔稀释法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使用CAS琼脂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细菌铁载体与其耐药性的关系.CAS琼脂法分析表明,临床分离的70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产铁载体(100%),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表明肺炎克雷伯菌中铁载体产量不同.根据统计学取中位数的方法能够将细菌分为铁载体高产组和低产组两组,喹诺酮类耐药株中铁载体产量高于敏感株(P〈0.01);铁载体高产组对环丙沙星(CIP)和左氧氟沙星(LEV)的耐药率高于低产组(P〈0.01);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与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正相关性(P〈0.01).研究表明细菌铁载体参与了细菌耐药,干预了抗生素的杀菌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结果及分布情况,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目标性监测MRSA、VRE、MDR-AB、MDR-PA和产ESBLs细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分离出病原菌12 257株,多重耐药菌株1 656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3.51%(1 656/12 257)。标本类型以尿液、痰液、分泌物和血液为主。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布科室以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检出率最高。结论:结果显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ESBLs细菌仍是主要多重耐药菌,MDR-AB感染率呈升高趋势,MRSA感染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